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6 (1700-1725).djvu/3

此页尚未校对

曰《蘇堤春曉》」、「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麯院荷風、兩峰插 雲、雷峰夕照、《南屏晚鐘》《三潭印月》、平湖秋月、斷橋殘 雪。」

按《錢塘縣志》:「西湖之中,其自南而北,橫截于湖中者, 為蘇公堤。宋元祐間,郡守蘇軾所築也。西曰裏湖,東 曰外湖。南渡後,堤橋成市,歌舞叢錯,走馬遊船,達旦 不息,歲久弗治。湖水囓堤,堤漸廉削。郡守楊孟瑛濬 湖,增益蘇堤,高二丈,闊五丈三尺,虹梁橫亙,頓復舊 規。嘉靖中,縣令王鉞夾堤植桃柳,後為兵燹所伐。萬」 曆初年,運使朱柄如重植之。第一橋曰跨虹,第二橋 曰東浦,第三橋曰壓堤,第四橋曰望山,第五橋曰銷 瀾,第六橋曰映波,裏湖西岸為楊公堤,孟瑛闢湖時 所增築也。第一橋曰環碧,第二橋曰流金,第三橋曰 臥龍,第四橋曰隱秀,第五橋曰景行,第六橋曰濬源, 以配外六橋焉。自北新路第二橋入靈竺路者趙公 堤,宋淳祐中京尹趙與𥲅所築也。自斷橋至孤山為 白公堤。堤內傍山者亦名裏湖,歲久堤圮,窪不受足。 萬曆中,太監孫隆修築,纍石砌梁,雜植花木,又名為 「十錦塘。」堤中重建望湖亭,并建錦帶橋、垂露亭,為一 湖之勝。湖心平壤如砥,即舊時湖心寺基。寺有三塔, 弘治中廢,建亭于上,名「湖心亭」,即北塔基。其中塔、南 塔久廢為草灘,東西延袤三百八十步,南北延袤九 百步。郡縉紳以此本放生處,碑記巍然,而古蹟湮沒, 乃請于水利道王道顯,申呈撫院,牒行錢塘查復,濬 取葑泥,繞潭築埂,環插水柳,為湖中之湖,專為放生 之所。又於舊寺基重建德生堂,擇僧守之,禁絕漁人 越界捉捕。

按《西湖志湖隄勝蹟》:西湖自斷橋西徑為十錦塘,中 為錦帶橋。至望湖亭,為孤山四賢堂、范公祠、敬一書 院、林處士墓、放鶴亭、瑪瑙坡、俞公祠、歲寒巖、三賢祠、 二賢祠、關帝祠、陸宣公祠、朱文公祠、盧舍庵、六一泉。 又西為西冷橋。橋之對自南新路屬之北新路者,為 蘇公堤,東曰裏湖,西曰外湖。裏湖西岸者為楊公堤。 登金沙灘,為履泰將軍廟、關帝廟。自北新路第二橋 入靈竺者,為趙公隄。有寺在湖中,名「湖心寺。」有亭名 「湖心亭。」

西湖故明聖湖也。周繞三十里,三面環山,谿谷縷注, 下有淵泉百道,瀦而為湖。漢時金牛見湖中人言明 聖之瑞,遂稱明聖湖,以其界于錢塘也;又稱錢塘湖, 以其輸委于下湖也;又稱上湖,以其負郭而西也,故 又稱西湖。然自六朝以前,史籍莫攷,惟《水經》有「明聖」 之號而已。逮乎中唐,而經理漸著。代宗時,李泌刺史 杭州,憫市民苦江水之鹵惡也,開六井,鑿陰竇,引湖 水以灌之,民賴其利。長慶初,白樂天重修六井,甃函 筧,以蓄洩湖水,溉沿河之田。其《自序》云:「每減湖水一 寸,可溉田十五餘頃。每一復時,可溉五十餘頃。此州 春多雨,夏秋多旱,若隄防如法,蓄洩及時,即瀕湖千 餘頃,無凶年矣。」吳越王時,湖葑蔓合,乃置撩兵千人, 以芟草濬泉,又引湖水為池,曰「湧金」,以入運河,而城 郭內外,增建佛廬者以百數。蓋其時偏安一隅,財力 殷阜,故興作自由。宋初,湖漸淤壅。景德四年,郡守王 濟增置斗門以防潰溢,而僧民規占者已去其半。天 禧中,王欽若奏以西湖為放生池,禁民採捕,自是湖 葑益塞。慶曆初,郡守鄭戩復開濬之。嘉祐間,沈文通 守郡,作南并于美俗坊,亦湖水之餘派也。元祐五年, 蘇軾守郡,上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也。自 唐以來,代有濬治,國初廢置,遂成膏腴。熙寧中,臣通 判杭州,葑合纔十二三,到今十六七年,又塞其半,更 二十年,則無西湖矣。臣愚以為西湖有不可廢者五, 自故相王欽若奏以西湖為放生池,每歲四月八日, 郡人數萬集湖上,所活羽毛鱗介以百萬數,為陛下 祈福。若任其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枯轍之鮒,臣子 視之亦何心哉?」此西湖不可廢者一也。杭州故海地, 水泉鹹苦,民居零落。自李泌引湖水作六井,然後民 足取汲,而生聚日繁。今湖狹水慳,六井漸壞。若二十 年後,盡為葑田,則舉城復食鹹苦,民將耗散。此西湖 不可廢者二也。白居易《開湖記》云:「蓄洩及時,可溉田 千頃。」今縱不及此數,而下湖數十里,菱茭禾麥,仰賴 不貲。此西湖不可廢者三也。西湖深廣,則運河取藉 于湖水。若湖水不足,則必取藉于江潮。潮之所經,泥 沙渾濁,一石五斗,不出三「歲,輒調兵夫十餘萬開濬, 而舟行市中蓋十餘里,吏卒騷擾,泥水狼藉,為居民 大患。此西湖不可廢者四也。天下官酒之盛,未有如 杭州者也。歲課二十餘萬緡,水泉之用,仰給于湖。若 湖水不足,則當勞人遠負山泉,歲不下二十萬工。此 西湖不可廢者五也。今湖上葑田二十五萬餘丈,度 用夫二十餘萬工。近者蒙恩免上供額斛五十餘萬 石,出糶常平亦數十萬石。臣謹以聖意斟酌其間,增 價召入中米,減價出賣,以濟飢民,而增減折耗之餘, 尚得錢米一萬餘石貫。」以此募民開湖,可得十萬工。 自四月二十八日開工,蓋梅雨時行,則葑根浮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