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7 (1700-1725).djvu/45

此页尚未校对

偕隱茲山,而以四女妻范。信張、楊尋歿,遺銅坯、鐵鞭 香爐山中。未幾,飛于溪南磐石上,雖洪水推激不去。 後又飛于溪北林木上,鳥雀翔鳴而環繞者萬計。里 人神之,即其地立廟,中奉翁媼,九子侍焉。傍祀范侯。 侯,何之介紹也。或曰即何翁之壻。或曰「范故為尚書, 以貲雄於鄉。九仙初至,范實左右之,已而私啖何氏 丹,面」黧黑欲死,何仙釋之,解以白雞血,乃甦。故今之 禱者,必購白雞云。

曲江部彙考

廣東之曲江

曲江在今廣東韶州府城外,以其抱城曲流,遂以名 焉。其源有二:一本湞水,一本「武水。」湞水源出大庾嶺, 經烏逕入保昌,南流至府城東,與武水合流。武水源 出湖廣莽山,經臨武過宜章,南流入樂昌,至府城西 南,與湞水合流。二水俱經英德縣,又過三水縣,合眾 水而匯于波羅江,達于南海。此《曲江》之大略也。而至 于唐、宋以來名人所詠,則多指陝西西安府之「曲江」 及雲南臨安府之曲江而言,皆非《曲江》之大者也。但 其詩文多有可取,故以其名同而並錄之。

按《明一統志》,「廣東韶州府,曲江一名湘江,以湞水、武 水抱城回曲而流,故名。至英德縣,又名始興江。」 按《廣東通志》,韶州府曲江縣,湞水,即郡城東河,源出 大庾嶺,經烏逕入保昌縣,南流至郡城,與武水合。 虎溪水一名武水,在郡城西,源自湖廣郴州臨武縣, 經宜章南流入樂昌,又流百里,經府治西南,與湞水 合。

按《韶州府志》:曲江縣湞水,即郡城東河,源出大庾嶺, 至郡城西南與武水合。漢征南粵,樓船將軍入湞水 即此。因晉置湘州,遂謂湘江。今濂溪書院地,即古湘 江書院。

武水即郡城西河,古名虎溪,唐改今名。源出湖廣莽 山,經臨武鸕鶿石南流三百里入樂昌縣。西為三瀧, 曰新瀧、腰瀧、垂瀧,皆漢周府君煜所鑿。水石險峻,飛 湍激流,故名曰「瀧。」韓文公貶潮,嘗過此,有《瀧吏詩》,後 因呼新瀧曰「韓瀧。」土人以險處頗多,又增三名,曰金 瀧、梅瀧、白茅瀧。東流六十里經樂昌縣治南,又流八 十里,經府治西南,合湞水。漢熹平間,於此建府君祠, 立碑記功,詞翰奇古,碑今不存。元至正二年,樂昌令 張思智始鑿新瀧西路。明正德間,樂昌主簿宋奎鑿 東路。嘉靖二十年,知府符錫復沿江開鑿,疊石為徑, 幾二十里。萬曆四十八年,樂昌知縣吳運昌又加開 鑿。今府君祠並祀文公。

按《廣州府志》:「番禺縣波羅江,在郡城東南三十里。其 水來自韶之湞水,合湟、武二水至三水境,鬱水微會 之。下石門而東,過瀝澹東衢,分流于西朗,達于蜆江, 由珠江而會于扶胥之口、黃木之灣,是謂波羅江,合 諸水入于南海。」

陝西曲江附

按程大昌《曲江志》:「唐曲江本秦隑州,至漢為宣帝樂 遊廟,亦名樂游苑,亦名樂游原。其地最高,四望寬敞。 隋營京城,宇文愷以其地在京城東南隅,地高不便, 故闕此地,不為居人坊巷,而鑿之為池,以厭勝之。又 會黃渠水自城外南來,可以穿城而入,故隋世遂從 城外包之,入城為芙蓉池,且為芙蓉園也。」劉餗小說 曰:「園本古曲江,文帝惡其名曲,改名芙蓉,為其水盛 而芙蓉富也。」韓愈詩曰:「曲江千頃秋波淨,平鋪紅蕖 蓋明鏡。」長安中,太平公主於原上置亭游賞,後賜寧 申、岐、薛王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 咸即此祓禊,㡩幕雲布,車馬填塞,詞人樂飲歌詩。康 駢《劇談錄》曰:「曲江池本秦時隑州,唐開元中疏鑿為 勝境。南即紫雲樓、芙蓉苑,西即杏園、慈恩寺,花卉環 周,煙水明媚,都人游賞,盛于中和。上巳節即錫宴臣 僚,會于山亭,賜太常教坊樂,池備綵舟,唯宰相三使 北省官、翰林學士登焉。傾動皇州,以為盛觀。」《長安志》 曰:「文宗太和九年,發左右神策軍各一千五百人,淘 曲江,修紫雲樓、綵霞」亭,仍敕諸司,如有力欲創置亭 館者,宜給與閑地,任其營造。先是,鄭注言:秦中有災, 宜以土工厭之,加濬昆明、曲江二池。帝又曾讀杜甫 詩曰:「江頭宮殿鎖千門。」遂思復昇平事,而加修剏焉。 予按此地在都城中,固為空隙,便於游觀,然亦緣黃 渠可引,故游觀者樂之也。於是紫雲樓在其南,杏園、 慈恩寺在其西,皆以此池之故也。漢武帝時,池周回 六里餘,唐周七里,占地三十頃,又加展拓矣。地在城 東南昇道坊龍花寺之南。

按遊城南注江,以水㳅屈曲,故謂之曲江,其深處下 不見底。司馬相如賦曰:「臨曲江之隑州。」蓋其地也。《劇 談》曰:「曲江本秦隑州,唐開元中疏鑿為勝境,江故有 泉,俗謂漢武泉,又引黃渠之水以漲之。泉在江之西, 旱而禱雨有應,今為濱江農家堙塞,然春秋積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