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8 (1700-1725).djvu/39

此页尚未校对

吳淞江,宜發船一艐泊於吳家沙以堵截之。賊自東 北而來,必由三沙、劉家河,宜發船一艐泊於營前沙 以堵截之。把總遊兵船隻往來策應,而三丈浦、新塘、 老鸛嘴等處,亦得以」聯絡而并制。則蘇之外防或可 無憂矣。至於風汛時月,吳淞水兵統發勝墩、平望,以 防嘉興突犯之寇。吳縣水兵統發太湖,以防蠡里突 犯之寇。長洲團結水兵統發周莊,以防泖湖突犯之 寇。本府相度緩急,發遣水陸之兵以為應援,則蘇之 內防或可無憂矣。然福山港、劉家河、吳淞江,各該把 總之「官,統領兵船,在洋堵截,似為有備。但賊船之來, 聯艐接艦,乘風駕潮,萬一不能盡行邀擊,或有一二 泊淺閣岸,則水兵束手旁觀,任其焚劫,無可奈何,而 把總官亦且以為非所事事矣。合於常熟縣分撥兵 勇一千名屯駐福山港,五百名屯駐白茆塘,太倉州 分撥勇兵一千名屯駐劉家河、太鎮二衛,原練杆子 軍兵五百名屯駐七丫港,嘉定縣分撥勇兵一千名 屯駐吳淞江,五百名屯駐黃窯港,俱聽各該把總選 官分領,相幾調度。賊在外洋則水兵擊之;賊若登岸 則陸兵堵之。彼此夾攻,遠邇互應,各該州縣量為聲 援。如此則賊亦疑畏而不敢犯矣。至於腹裏,如崑山 縣分撥兵夫三百名屯駐」清洋江,三百名屯駐干墩, 吳江縣分撥兵夫五百名屯駐勝墩,各張聲勢,以助 軍威。各該領兵官聽其調遣,不許退避。萬一賊勢重 大,未易為功,則各枝之兵,又宜聽府州縣掌印官調 回守城,庶事體專一,可以責成兵勢聯絡,不致孤懸 矣。

唐樞曰:「松江有海防道僉事,駐劄上海;蘇州有兵備 道副使,駐劄太倉。則常熟、江陰地方,自福山、白茅、奚 浦諸港進泊頭山,可直趨無錫、武進。此處頗為空缺, 應援不及,故更設一兵備轄。至鎮江一帶,駐劄江陰。 賊入海口,即為遊擊;若深入大江,即從腹裏抵京口 截禦。」

翁大立疏曰:「今海防之要,惟有三策:出海會哨,毋使 入港者得上策;循塘距守,毋使登岸者得中策;出水 列陣,毋使近城者得下策;不得已而至,守城則無策 矣。臣周行海壖,分布信地,視吳淞所乃水陸之要衝, 蘇、松之喉咽也。提兵南向,可以援金山之急;揚帆北 哨,可以扼長江之險。以副總兵統兵鎮之。自吳淞而 北為劉家河,為七丫港;又東為崇明縣;七丫而西為 白泖港,為福山。又折而西北為楊舍,為江陰,為靖江; 又西為孟河,為圌山。此皆舟師可居,利於水戰。臣皆 設有兵船,非統以把總,即統以指揮。而又以圌山遊 兵把總駐劄營前沙,會哨於江北;吳淞遊兵把總駐 劄竹箔沙,會哨於洋山。常鎮參將統水陸兵據總海 之交,鎮守於楊舍,所以備水戰者亦既密矣。但吳淞 而南雖有港汊,每多砂磧,賊可登岸,兵難泊舟,非選 練步兵,循塘拒守,以出中策不可也。今自吳淞所而 南為川沙堡,以把總練兵一枝守之;川沙而南為南 匯所,以把總練兵一枝守之;南匯而西為青村所,以 把總練兵一枝守之」;青村而西為柘林堡,以都司練 兵一枝守之。此皆不遠六十里,聲援易及,首尾相應, 宛然「常山之蛇」之勢也。柘林而西為金山衛,西連乍 浦,東接柘林,頻年皆賊所巢窟。添設遊擊將軍一員, 統領馬步遊兵往來遊徼,則北可以護松江,而西可 以援乍浦。

江北諸郡

唐順之曰:「廟灣勦賊之路,原有兩條:一條從寶應拖 船過壩,水路自清溝喻口進攻,則兵勢既便,而饋餉 亦易;一路從淮安至馬邏,陸路進攻,則兵勢既迂而 饋餉亦難。通州屯下重兵,若有寇則又有客兵屯聚。 計算通州所出糧,彀得兵吃否?恐臨期不免騰貴,則 通州該何路糴買?或是先將軍餉銀上江糴米,從江」 路運至通州積下,若米價騰貴,則銀米兼支與軍家 為便,柴薪亦須預處。江北局面,與江南、浙、福不同,靠 不得水戰,止靠陸戰也。

仇俊卿曰:「海寇之來,每自南而北。度南麂山,則自廣 入閩矣;過流江寨,則出閩入浙東矣;越海門,則又浙 之西矣;踰寶山至吳淞、沙上等處,則又自浙入江南 直隸矣。沙上以南,不暇泛及。」茲以海道之要害切於 江北者言之:狼山當江海之吭,而廖角、掘港皆揚之 東南界也;胊山據淮海之首,鬱洲、嚶游山皆淮之東 北境也。中包泰興之周家橋,鹽城之射陽湖,山陽之 雲梯關、廟灣等處,此皆沿海衝要之區,寇盜可以停 舶出沒之處,乃據守所當先者也。近奉欽依,「東西二 海所,雲梯關、麻洋、掘港俱設把總,惟周家橋、廟灣場 二處亦須添設把總。其狼山、朐山為首尾之勢,責令 參將分布駐劄,堵截海寇。中間舊新」添設官軍兵快, 悉聽參將提調。凡遇聲息,百里之內同日應援,不許 互相推避,致誤軍機,各照律例重擬,庶心力可一,盜 寇可禦。又照臨清向為北虜,添築外城,維揚近為倭 寇,亦議築外城。淮郡西湖嘴正人煙稠密處所,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