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東源。小山數十,環拱如城。其山上有一潭,淵澄可 鑑,不可測。是日申刻,舟過鴉子苫,亦名軋子苫。麗人 謂笠為「軋」,其山形如之,因以得名。是日酉刻,舟過是 苫。酉後風勢極大,舟行如飛。自軋子苫一瞬之間,即 泊馬島,蓋青州境也。泉甘草茂,國中官馬無事則群 牧於此,因以為名。其主峰渾厚,左臂環抱。前行石觜, 入海激水而波,驚湍洶涌,千奇萬怪,不可名狀。故舟 過其下,多不敢近,慮觸暗焦也。有客館曰「安與亭。」知 青州洪若伊遣介紹與譯語橫陳懿同來,如全州禮。 岸次,迓卒旗幟與群山島不異。入夜,然大火炬,煇煌 照空。時風政作惡,舟中搖蕩,幾不可坐。使者扶持以 小舟登岸,相見如群山亭之禮,惟不受酒禮。夜分,還 使舟。九日庚寅,天氣清明,南風茹勁。辰發馬島。巳刻, 過九頭山。其山云有九峰,遠望不甚詳,然而林木蔚 茂,清潤可喜。「唐人島」未詳其名,山與九頭山相近。是 日午刻,舟過島,富「雙女焦」,其山甚大,不異島嶼。前一 山雖有草木,但不甚深密;後一山多水,中斷為門,下 有暗焦,不可通舟。是日巳刻,舟自唐人島繼過此焦, 風勢愈亟,舟行益速。大青嶼以其遠望鬱然如凝黛, 故麗人作此名。是日午刻,舟過和尚島。山勢重疊、林 壑深茂,山中多虎狼,昔嘗有學佛者居之,獸不敢近。 今「葉老寺」,乃其遺跡也;故麗人謂之「和尚島。」是日未 刻,舟過其下。牛心嶼在小洋中,一峰特起,狀如覆盂, 而中稍銳麗,人謂之牛心,它處皆見之,形肖此山而 差小者,亦謂之雞心嶼。是日未正,舟過此嶼,南風小 雨。「聶公嶼」以姓得名,遠視甚銳,逼近如堵,蓋其形匾 縱橫,所見各異。是日未永,舟過其下小青嶼如大青 嶼之形,但其山差小,而周圍多焦石。申初,舟過,雨勢 稍密。是日申正,舟次紫燕島,即廣州也。倚山為館,榜 曰「慶源亭。」亭之側為幕屋數十間,居民草舍亦眾。其 亭之東一嶼多飛燕,故以名之。接伴尹彥植、知廣州, 陳淑遣介紹與譯官卓安持書來迎,兵仗禮儀加厚。 申後雨止,使副與三節登岸到館,其飲食相見如全 州禮。夜漏下二刻,歸舟。十日辛卯,辰刻,西北風,八舟 不動。都轄吳德休、提轄徐兢同上節,復以采舟詣館。 過濟物寺,為元豐使人故左班殿直宋密飯僧。是日 未刻,到急水門。其門不類海島,宛如巫峽江路。山圍 屈曲,前後交錯,兩間即水道也。水勢為山峽所束,驚 濤泊岸,轉石穿崖,喧豗如雷,雖千鈞之弩,追風之馬, 不足喻其湍急也。至此已不可張篷,惟以櫓棹隨潮 而進。申後,抵蛤窟拋泊。其山不甚高大,民居亦眾。山 之脊有龍祠,舟人往還必祀之。海水至此,比之急水 門,變黃白色矣。分水嶺即二山相對,小海自此分流 之地,水色復渾如梅岑時。十一日壬辰,早雨作;午刻, 潮落,雨益甚;國王遣劉文志持光書,使者以禮受之。 酉刻前進,至龍骨拋泊。十二日癸巳,早雨,正隨潮至 禮成港,使副遷入神舟。午刻,使、副率都轄、提轄官奉 詔書于采舟。麗人以兵仗、甲馬、旂幟、儀物共萬計,列 於岸次,觀者如堵牆。采舟及岸,都轄、提轄奉詔書入 於采輿,下節前導,使、副後從,上中節以次隨之,入于 碧瀾亭,奉安詔書訖,分位少堨,次日,遵陸入于王城。 臣竊惟海道難甚矣,以一葉之舟,泛重溟之險,惟恃 宗社之福,當使波神效順以濟,不然,則豈人力所能 至哉!方其在洋也,以風颿為適從,若或暴橫轉至他 國,生死瞬息。又惡三種險:曰癡風、曰黑風、曰海動。癡 風之作,連日怒號不已,四方莫辨。黑風則飄怒不時, 天色晦冥,不分晝夜;海動則徹底沸騰,如烈火煮湯。 洋中「遇此,鮮有免者。且一浪送舟,輒數十餘里,而以 數丈之舟浮波濤間,不啻毫末之在馬體。故涉海者 不以舟之大小為急,而以操心履行為先。若遇危險, 則發於至誠,虔祈哀懇,無不感應者。」比者使事之行, 第二舟至黃水洋中,三柂併折,而臣適在其中,與同 舟之人斷髮哀懇,祥光示現。然福州演嶼神前,亦甚 顯異。故是日舟雖危,猶能易他柂;既易,復傾搖。如是 五晝夜,方達明州定海。北至登岸,舉舟臞顇,幾無人 色;其憂懼可料而知也。若以謂海道非難,則還朝復 命,不應受重賞;以為必死,則自海道而還者良亦。有 人以其年五月二十八日放洋得順風,至六月六日 即達群山島。及回程,以七月十三日甲子發順天館。 十五日丙寅,復登大舟。十六日丁卯,至蛤窟。十七日 戊辰,至紫燕島。二十二日癸酉,過小青嶼、和尚島、大 青嶼、雙女焦、唐人島、九頭山。是日泊馬島,過「軋子苫」, 「望洪州山。」二十四日乙亥,過「橫嶼」,入群山門,泊島下。 至八月八日戊子,凡十四日,風阻不行。申後,東北風 作,乘潮出洋,過《苦苫》,八夜不住。九日己丑早,過竹島。 辰已,望見黑山,忽東南風暴,復遇海動,舟側欲傾,人 大恐懼,即鳴鼓招眾舟復還。十日庚寅,風勢益猛,午 刻,復還群山島。至十六日丙申,又六日矣。申後,風正, 即發洋,夜泊竹島。又二日,風阻不行。至十九日己亥 午後,發竹島,夜過月嶼。二十日庚子早,過黑山,次過 白山,次過五嶼峽界山,北風大作,低篷以殺其勢。二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1 (1700-1725).djvu/19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