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1 (1700-1725).djvu/27

此页尚未校对

耿曄率二千餘人追擊不利,又戰於沙南,斬首五百 級,烏桓遂圍曄於鹽池城。於是發積射士二千人度 遼營,千人配上郡屯,以討烏桓,烏桓乃退。」

永和六年五月匈奴中郎將張耽大破烏桓於天山按後漢書順帝本紀云云按烏桓傳永和五年烏

桓大人阿堅羌渠等與南匈奴左部句龍吾斯反畔, 中郎將張耽擊破斬之,餘眾悉降。按《南匈奴傳》:「張 耽性勇銳而善撫士卒,軍中皆為用命。遂繩索相懸, 上通天山,大破烏桓,悉斬其渠帥,還得漢民,獲其畜 生財物。」

桓帝永壽 年朔方烏桓與休著屠各並畔中郎將張奐擊平之

按《後漢書。桓帝本紀》,不載。按《烏桓傳》云云。按《張 奐傳》,「奐遷使匈奴中郎將。時休屠各及朔方烏桓並 同反叛,燒度遼將軍門,引屯赤阬,煙火相望,兵眾大 恐,各欲亡去。奐安坐帷中,與弟子講誦自若,軍士稍 安。乃潛誘烏桓,陰與和通。遂使斬屠各渠帥,襲破其 眾,諸胡悉降。」

延熹九年夏六月南匈奴及烏桓鮮卑寇邊秋七月遣使匈奴中郎將張奐擊南匈奴鮮卑烏桓冬十二月南匈奴烏桓率眾詣張奐降

按《後漢書。桓帝本紀》云云。按《烏桓傳》,「九年夏,烏桓 復與鮮卑及南匈奴。鮮卑寇緣邊九郡俱反,張奐討 之,皆出塞去。」

靈帝中平四年漁陽人張純以烏桓叛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四年夏六月,漁陽人張純 與同郡張舉舉兵叛,攻殺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 守楊終護、烏桓校尉公綦稠等,舉兵自稱天子,寇幽、 冀二州。」按《烏桓傳》,「靈帝初,烏桓大人上谷有難樓 者九千餘落,遼西有丘力居者,眾五千餘落,皆自稱 王。又,遼東蘇僕延眾千餘落,自稱峭王。右北平烏延 眾」八百餘落,自稱「汗魯王」,並勇健而多計策。中平四 年,前中山太守張純畔,入丘力居眾中,自號「彌天安 定王」,遂為諸郡烏桓元帥,寇掠青、徐、幽、冀四州。 中平五年秋九月,遣中郎將孟益、騎都尉公孫瓚等 討純,大敗之。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五年「秋九月,遣中郎將孟 益率騎都尉公孫瓚討漁陽賊張純等。冬十一月,公 孫瓚與張純戰於石門,大破之。」按注:「時烏桓反叛, 與賊張純等攻薊中,故瓚追擊之。」石門,山名,在今營 州西南。

中平六年春三月。幽州牧劉虞。購斬漁陽賊張純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云云。按《烏桓傳》。五年。以劉虞 為幽州牧。虞購募斬純首。北州乃定。按紀作六年傳作五年今從紀 以傳附之

獻帝建安十年夏四月三郡烏丸攻鮮于輔于獷平秋八月曹操渡潞河救獷平烏丸奔走出塞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不載按《魏志武帝本紀》云云。 建安十二年。秋八月。曹操大破烏桓於柳城。斬其蹋 頓。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云云。按《烏桓傳》,「獻帝初平中, 丘力居死,子樓班年少,從子蹋頓有武略,代立,總攝 三郡,眾皆從其號令。建安初,冀州牧袁紹與前將軍 公孫瓚相持不決,蹋頓遣使詣紹求和親,遂遣兵助 擊瓚,破之。紹矯制賜蹋頓、難樓、蘇僕延、烏桓,烏延等 皆以單于印綬。後難樓、蘇僕延率其部眾奉樓班為 單」于,蹋頓為王,然蹋頓猶秉計策。廣陽人閻柔,少沒 烏桓、鮮卑中,為其種人所歸信,柔乃因鮮卑眾,殺烏 桓校尉邢舉而代之。袁紹因寵慰柔,以安北邊。及紹 子尚敗,奔蹋頓。時幽、冀吏人奔烏桓者十萬餘戶,尚 欲憑其兵力,復圖中國。會曹操平河北,閻柔率鮮卑、 烏桓歸附,操即以柔為校尉。建安十二年,曹操自征 烏桓,大破蹋頓於柳城,斬之,首虜二十餘萬人,袁尚 與樓班、烏延等皆走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康並斬送 之,其餘眾萬餘落,悉徙居中國云。

按《魏志武帝本紀》:「建安十一年,三郡烏丸承天下亂, 破幽州,略有漢民,合十萬戶。袁紹皆立其酋豪為單 于,以家人子為己女,妻焉。遼西單于蹋頓尢彊為紹 所厚,故尚兄弟歸之,數入塞為害。公將征之,鑿渠自 滹沱入泒水,名平虜渠;又從泃河口鑿入潞河,名泉 州渠,以通海。十二年春二月,將北征三郡烏丸,諸將」 皆曰:「袁尚亡虜耳,夷狄貪而無親,豈能為尚用?今深 入征之,劉備必說劉表以襲許,萬一為變,事不可悔。」 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備勸公行。夏五月,至無終。秋 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疇請為鄉導。公從之,引軍 出盧龍塞。塞外道絕不通,乃塹山堙谷五百餘里,經 白檀,歷平岡,涉鮮卑庭,東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虜乃 知之。」尚熙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 抵之等將數萬騎逆軍。八月,登白狼山,卒與虜遇,眾 甚盛。公車重在後,被甲者少,左右皆懼。公登高望虜 陣不整,乃縱兵擊之,使張遼為先鋒。虜眾大崩,斬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