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敞豁,登覽曠然。下有長江,江外有大野,野有栗林, 蒼翠極目,江流屈曲,蜿蜒而長,隱見長林間,虹明繡 錯,殆非人境,其勝覽為嶺南第一。東有望湖堂,西有 臨鏡軒,皆極灑落,萬波息。笛,新羅神文王時,東海中 有小山浮水隨波往來,王異之,泛海入其山,上有一 竿」竹,命作笛,吹此笛則兵退病愈,旱雨雨晴,風定波 平,號「萬波息笛。」歷代寶之。至孝昭王,加號「萬萬波。」波 息笛今亡。
井田, 在平壤府外城內。箕子區畫井田,遺跡宛然。
高麗國
朝鮮部藝文一
《東夷序論》後漢·書
論曰:昔箕子違衰殷之運,避地朝鮮。始其國俗,未有 聞也,及施八條之約,使人知禁,遂乃邑無淫盜,門不 夜扃,回頑薄之俗就寬略之法,行數百千年。故東夷 通以柔謹為風,異乎三方者也。苟政之所暢,則道義 存焉。仲尼懷憤,以為九夷可居,或疑其陋。子曰:「君子 居之,何陋之有?」亦徒有以焉耳。其後遂通接商賈,漸 交上國,而燕人、衛滿擾雜其風,於是從而澆異焉。《老 子》曰:「法令滋章,盜賊多有。」若箕子之省簡文條而用 信義。其得聖賢作法之原矣。
《高麗傳論》隋·書
史臣曰:「廣谷大川異制,人生其間,異俗嗜欲不同,言 語不通。聖人因時設教,所以達其志而通其俗也。九 夷所居,與中夏懸隔,然天性柔順,無獷暴之風,雖綿 邈山海,而易以道御。夏、殷之代,時或來王。暨箕子避 地朝鮮,始有八條之禁,疏而不漏,簡而可久,化之所 感,千載不絕。今遼東諸國,或衣服參冠冕之容,或飲」 食有俎豆之器。好尚經術,愛樂文史,遊學於京都者, 往來繼路,或亡沒不歸。非先哲之遺風,其孰能致於 斯也?故孔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誠 哉斯言!其俗之可採者,豈徒楛矢之貢而已乎?自高 祖撫有周餘,惠此中國。開皇之末,方事遼左,天時不 利,師遂無功。二代承基,志包宇宙,頻踐三韓之域,屢 發千鈞之弩。小國懼亡,敢同困獸,兵連不戢,四海騷 然,遂以土崩,喪身滅國。《兵志》有之曰:「務廣德者昌,務 廣地者亡。」然遼東之地不列於郡縣久矣,諸國朝正 奉貢,無闕於歲時。二代震而矜之,以為人莫若己,不 能懷以文德,遽動干戈,內恃富強,外思廣地,以驕取 怨,以怒興師,若此而不亡,自古未之聞也。然則《四夷》 之戒,安可不深念哉。
《諫太宗親征高麗疏》唐·褚遂良
臣聞有國家者,譬諸其身。兩京等於腹心,四境方乎 手足,他方絕域,若此身外。臣近於坐下,伏奉口敕,布 誥臣下,云自欲伐遼,臣數夜思量,不達其理。高麗王 為陛下之所立,莫離支輒殺其主。陛下討逆收地,斯 實承機。關東賴陛下德澤,久無戰征,但命二三勇將, 發四五萬人,飛石輕梯,取如迴掌。大聖有作,必履恆 規,貴能克平兇亂,駕御才傑。惟陛下弘兩儀之道,扇 三五之風,提厲人物,皆思效命。昔侯君集、李靖所謂 「庸夫,猶能掃萬里之高昌,平千里之突厥」,皆是陛下 發縱指示爾,聲歸聖明。臣旁求史籍,詳乎近代,為人 之主,無自伐遼者,人臣往征,則有之矣。漢朝有荀彘、 楊僕,魏世則毋丘儉、王頎、司馬懿,猶「為人臣;慕容真 僭號之子,皆為其王,長驅高麗,虜其人民,削平城壘。 陛下立功同于天地,美化苞于古昔,自當超邁于百 王,豈止俯同于六子。昔翦平寇逆,大有爪牙,年齒未 衰,猶堪任用,匪惟陛下之所使,亦何行而不克。方今 太子新立,年實幼小,自餘藩屏,陛下所知。今一旦棄 金湯之全,渡遼海之」外,臣忽三思,煩愁並集。大魚依 于巨海,神龍據于川泉,此謂人君不可離而遠也。且 如長遼之左,或遇霖霪,水潦騰波,平地數尺。夫元菟 濱海,途深難測,非萬乘所宜行踐。東京太原渭中之 地,東撝可以為聲勢,西指足以摧延陀,其於西京,逕 路非遠,為其節度,以設軍謨,繫莫離支頸,獻皇家之 廟,此實處安全之上計,社稷之根本。特乞天慈,一垂 省納。
《諫高宗將伐高麗疏》李君求
臣聞《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 危。」兵者凶器,戰者危事。故聖主明王重行之也。憂人 力之盡,恐府庫之殫,懼社稷之危,生中國之患。故古 人云:「務廣德者昌,務廣地者亡。」昔秦始皇好戰不已, 至於失國,是不愛其內而務其外故也。漢武遠討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