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3 (1700-1725).djvu/10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遂賜三佛齊國王遐至、葛古羅國主司馬佶芒、柯蘭

國主讚怛羅、西天王子謨馱仙書以遣之。」

雍熙二年冬十月以天竺僧天息災施護法天並為朝請大夫

按:《宋史太宗本紀》云云。

雍熙四年。衛州僧辭澣自西域還。奉北印度王書來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天竺傳》。「雍熙中衛州僧 辭澣自西域還。與胡僧密坦羅。奉北印度王及金剛 坐王那爛陀書來。」又有婆羅門僧永世與波斯外道 阿里煙同至京師。「永世自云本國名利得。國王姓牙 羅五得。名呵喏伱縛。衣黃衣。戴金冠。以七寶為飾。出 乘」象,或有輿以音樂,螺鈸前導。多遊佛寺,博施貧乏。 其妃曰摩訶伱,衣大紬縷金紅衣。歲一出,多所振施, 人有冤抑,侯王及妃出遊,即迎隨伸訴。署國相四人, 庶務並委裁制。五穀、六畜、果實,與中國無異。市易用 銅錢,有文漫圓徑,如中國之制,但實其中心,不穿貫 耳。其國東行,經六月至大食國,又二月至西州,又三 月至夏州。《阿里煙》自云:「本國王號黑衣,姓張名哩沒, 用錦綵為衣,每遊獵三二日一還國,署大臣九人治 國事,無錢貨,以雜物貿易。」其國東行,經六月,至婆羅 門。

至道二年秋八月有天竺僧隨舶至海岸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天竺傳》,「至道二年八月, 有天竺僧隨舶至海岸,持帝鍾、鈴、杵、銅鈴各一、佛像 一軀、貝葉梵書一夾與之」,語不能曉。

仁宗天聖二年秋天竺有僧來獻梵經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天竺傳》。「天聖二年秋九 月。西印度僧愛賢智信護等來獻梵經。各賜紫方袍 束帛。」

天聖五年,僧法吉祥等獻梵書。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天竺傳》。「天聖五年二月。 僧法吉祥等五人。以梵書來獻。賜紫方袍。」

景祐三年僧善稱等進梵經佛骨佛像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天竺傳》。「景祐三年正月。 僧善稱等九人。貢梵經佛骨及銅牙菩薩像。賜以束 帛。」

成祖永樂六年榜葛剌國王靄牙思丁遣使入貢

按《明外史榜葛剌傳》:「榜葛剌即漢身毒國,東漢曰天 竺。其後中天竺貢于梁,南天竺貢于魏。唐亦分五天 竺,又名五印度。宋仍名天竺,榜葛剌,則東印度也。自 蘇門答剌順風二十晝夜可至。永樂六年,其王靄牙 思丁遣使來朝,貢方物,宴賚有差。」

按《明會典》:「榜葛剌國,西天有五印度國。」榜葛剌即東 印度。永樂六年,國王靄牙思丁來朝貢,賜國王紵絲、 紗羅各四匹,絹八匹,王妃紵絲、紗羅各三匹,絹六匹。 下程一次,每五人羊、鵝雞各一隻,酒十瓶,米五斗,麪 十斤,果子四色,蔬菜廚料。榜葛剌國貢物:馬、馬鞍、金 銀事件,戧金琉璃器皿、青花白瓷、撒哈剌者抹黑答 立布、洗白苾布、兜羅錦、鶴頂、犀角、翠毛、鶯哥、糖霜、乳 香、熟香、烏香、麻藤香、烏爹泥、紫膠藤、竭、烏木、蘇木、胡 椒、麤黃。

按《明?一統志》:「榜葛剌國,本古忻都州府。西天有五印 度國,此東印度也,其國最大。本朝永樂六年,國王靄 牙思丁遣使朝貢。」

按《島夷志》:歲以耕殖為業,野無曠土,田疇極美,一歲 三收。原防菅茅之地,墾闢種植不倦,無再勞之役。氣 候常熱,男女以細布纏頭,衣長衫,官稅十取其二。民 安物泰,國富俗厚。國鑄銀錢,名「唐加」,每錢重二錢八 分,以權小錢。土產高伱布、兜羅錦、翠羽、金繡巾、琉璃。 永樂七年,榜葛剌遣使入貢。

按《明外史榜葛剌傳》:「永樂七年,其使凡再至,㩦從者 二百三十餘人。帝方招徠絕域,頒賜甚厚,自是比年 入貢。」

永樂十年,宴榜葛剌貢使于鎮江,復遣官致祭其國 王之喪。

按《明外史榜葛剌傳》:「永樂十年,貢使將至,遣官宴之 于鎮江。既將事,使者告其王之喪,遣官往其國致祭, 封嗣子賽弗丁為王。」

永樂十二年,榜葛剌遣使來謝,及貢麒麟、名馬 按《明外史榜葛剌傳》:「永樂十二年,嗣王遣使奉表來 謝,貢麒麟,又名馬、方物。禮官請表賀,帝勿許。」

永樂十三年遣使榜葛剌,其王、王、妃、大臣皆有賜 按《明外史榜葛剌傳》:「永樂十三年,遣侯顯齎詔使其 國王與妃、大臣皆有賜。」

英宗正統三年榜葛剌貢麒麟百官表賀

按:《明外史榜葛剌傳》云云。

正統四年,榜葛剌入貢。

按《明外史榜葛剌傳》:「正統四年入貢,自是不復至。其 國地大物阜,城池街市,聚貨通商,繁華類中國。四時 氣候常如夏,土沃,一歲二稔,不待耔耘。俗淳龐,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