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3 (1700-1725).djvu/31

此页尚未校对

起,雅州邊羌,自有國以來,未嘗一日為盜。今且無罪 受戮,其怨必甚。怨甚懼誅,必蜂駭西山。西山盜起,則」 蜀之邊邑不得不連兵備守。兵久不解,則蜀之禍構 矣。昔後漢末,西京喪敗,蓋由此諸羌,此一事也。且臣 聞吐蕃桀黠之虜,君長相信而多奸謀,自敢抗天誅 爾。來向二十餘載,大戰則大勝,小戰則小勝,未嘗敗 一隊,亡一矢。國家「往以薛仁貴、郭待封為虣武之將, 屠十萬眾於大非之川,一甲不歸;又以李敬元、劉審 禮為廊廟之宰,辱十八萬眾於青海之澤,身為囚虜。」 是時精兵勇士,勢如雷電,然竟不能擒一戎,馘一醜, 至今而關隴為空。今乃欲以李處一為將,驅顦顇之 兵,將襲吐蕃,臣竊憂之,而為此虜所笑,此二事也。且 夫事有求利而得害者,則蜀昔時不通中國,秦惠王 欲帝天下而併諸侯,以為不兼賨,不取蜀,勢未可舉, 乃用張儀計,飾美女,譎金牛,因間以啖蜀侯。蜀侯果 貪其利,使五丁力士鑿山通谷,棧褒斜,置道於秦。自 是險阻不關,山谷不閉。張儀躡踵乘便,縱兵大破之, 蜀侯誅,賨邑滅。至今蜀為中州。是貪利而亡。此三事 也。臣聞吐蕃、羯虜,愛蜀之珍富,欲盜之久有日矣。然 其勢不能舉者,徒以山川阻絕,障隘不通,此其所以 頓餓狼之喙而不竊食也。今國家乃亂邊羌,開隘道, 使其收奔亡之種為鄉導以攻邊,是以借寇兵而為 賊除道,舉全蜀以遺之。此四事也。臣竊睹蜀之西南 一都會,國家之寶庫,天下珍貨聚出其中,又人富粟 多,順江而下,可以兼濟中國。今執事者乃「圖僥倖之 利,悉以委身西羌。得西羌地不足以稼穡,財不足以 富國,徒殺無辜之眾,以傷陛下之仁,糜費隨之,無益 聖德,又恐僥倖之利,未可圖哉!此五事也。夫蜀之所 寶,恃險者也;人之所安,無役者也。今國家乃開其險, 役其人。險開則便寇,人役則傷財,臣恐未見羌戎,已 有奸盜在其中矣。往來益州長史李崇真,將圖此奸 利,傳檄稱吐蕃欲寇松州,遂使國家盛軍以待之,轉 餉以備之。未二三年,巴蜀二十餘州,騷然大弊,竟不 見吐蕃之面,而崇真贓錢已計巨萬矣。蜀人殘破,幾 不堪命。此之近事,猶在人口,陛下所親知。愚臣意者 不有奸臣欲圖此利,復以生羌為計者哉?」此六事也。 且蜀人尫劣,不習兵戰,一虜持矛,百人不敢當。又山 川阻曠,去中夏精兵處遠。今國家若擊西羌,掩吐蕃, 遂能破滅其國,奴虜其人,使其君長係首北闕,計亦 可矣。若不到如此,臣方見蜀之邊陲不守,而為羌夷 所橫暴。昔辛有見被髮而祭伊川者,以為不出百年, 此其為戎乎?臣恐不及百年,而蜀為戎,此七事也。且 國家近者廢安北,拔單于,棄龜玆,放疏勒,天下翕然, 謂之盛德。所以者何?蓋以陛下務在仁,不在廣;務在 養,不在殺。將以此息邊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 事者也。今乃徇貪夫之議,謀動干戈,將誅無罪之戎, 而遺全蜀之患,將何以令天下乎?此愚臣所不甚悟 者也。況當今山東饑,關、隴弊,歷歲枯旱,人有流亡。誠 是聖人寧靜思和,天人之時,不可動甲兵,興大役,以 自生亂。臣又流聞西軍失守,北軍不利,邊人忙動,情 有不安,今復驅此兵,投之不測。臣聞自古國亡家敗, 未有不由黷兵。今小人議夷狄之利,非帝王之至德 也,況弊中夏哉!臣聞「古之善為天下者,計大而不計 小,務德而不務刑,圖其安則思其危,謀其利則慮其 害,然後長享福祿。」伏願陛下熟計之。

《破党羌德音》

門下:「冒法干紀,豈限於華夷;伐罪弔人,固資於典訓。 朕端拱御㝢,六年於茲,兢兢業業,不敢荒怠。常恐一 物失所,群心靡寧,旰食宵衣,思底於道。屬者以党羌 恣為侵畔,尢苦農商,朕為人父母,豈無憫惻。雖傷財 害物,非朕躬之願;而禁暴定功,實《武經》之要。」是以爰 興師旅,龔行天討。而兇渠稔惡,稽曠歲時,師宿既勤, 物力將屈。賴宗社儲祉,中外葉心,大搜妖巢,盪定關 隴,誠殫財而凋力,亦暫費而永寧。今則軍功已成,制 置將就,息戈解甲,固在及時,縱捨緩刑,所宜布澤。南 山党項,為惡多年,化諭不悛,頗為邊患。近興兵士,經 歲討除,拒官軍者悉就誅擒,懼法令者皆從逃竄。大 開湯網,已施去殺之仁,遠並堯年,寧「限可封之屋。」今 聞殘寇無所依歸,皆是王人,豈忘惻憫。其南山党項 已出山者,或聞逼於饑乏,猶行劫奪,平夏不容,無處 居住。今委李福且先遣蕃官安存招誘,令就夏銀界 內指一空閒田地居住。所有從前掛涉惡跡者,今一 切不問。唯再犯疆界,劫入山林,或不從指揮,即召募 平夏、党項精銳者討「逐議不容稔。如能革心向化,願 同平夏,即須投誠獻款,跡效分明,撫馭之間,便同赤 子。如有屈事,即任於本鎮投狀論理,仍各令本鎮遣 了事軍將安存。」平夏党項,素聞為善,自旬月已來,發 使撫安,尢見忠順,一如指揮,便不猖狂,各守生業,自 茲必永戴恩信,長被華風。或聞從前帥臣,多懷貪剋, 部落「好馬,悉被誅求,無故殺傷,致令怨恨。從今已後, 必當精選清廉將帥,撫馭羌戎,明下詔條,漸令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