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3 (1700-1725).djvu/35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

 第五十一卷目錄

 焉耆部彙考阿耆尼

  漢武帝一則 新莽天鳳一則

  後漢明帝永平一則 和帝永元一則 順帝永建一則 獻帝延康一則

  三國總一則 魏明帝太和一則 少帝正始一則

  晉武帝泰始一則 太康一則 穆帝永和一則

  北魏太武帝太延三則 太平真君一則

  北周武帝保定一則

  隋煬帝大業一則

  唐太宗貞觀七則 高宗一則 中宗二則 元宗先天一則 開元二則 天寶二則

  圖一則

 龜茲部彙考一丘茲 屈茲 屈支 別失八里 亦力把力

  漢武帝一則 宣帝地節一則 元康一則

  後漢明帝永平二則 和帝永元一則

  三國總一則 魏文帝黃初一則

  晉武帝太康一則 孝武帝太元一則

  梁武帝天監一則 普通一則

  北魏太武帝太延二則 太平真君二則 孝文帝延興一則 太和三則 宣武帝永

  平一則 孝明帝神龜一則 正光一則

  北周武帝保定一則

  隋煬帝大業一則

  唐高祖武德一則 太宗貞觀四則 高宗顯慶二則 龍朔一則 咸亨一則 上元一

  則 中宗嗣聖一則 景龍一則 元宗開元三則 天寰二則

  宋真宗咸平一則 大中祥符二則 天禧二則 仁宗天聖三則 景祐一則 神宗熙

  寧二則 哲宗紹聖一則

  明太祖洪武二則 成祖永樂十二則 宣宗宣德三則 英宗正統四則 景帝景泰一

  則 英宗天順一則 憲宗成化一則

 龜茲部彙考二

  明一統志亦力把力山川考

  圖一則

 龜茲部外編

邊裔典第五十一卷

焉耆部彙考阿耆尼

武帝   年始通使於焉耆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按《西域傳》:「焉耆國,王治員 渠城,去長安七千三百里。戶四千,口三萬二千一百, 勝兵六千人。擊胡侯、郤胡侯、輔國侯、左右將、左右都 尉、擊胡左右君、擊車師君、歸義車師君各一人,擊胡 都尉、擊胡君各二人,譯長三人。西南至都護治所四 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與烏孫接。近海水,多魚。」

新莽天鳳三年焉耆殺都護但欽遣五威將王駿等討之敗績

按《西域傳》,「王莽欺詐單于,和親遂絕,匈奴大擊北邊, 而西域亦瓦解。焉耆國近匈奴,先叛,殺都護但欽,莽 不能討。天鳳三年,乃遣五威將王駿、西域都護李崇 將戊己校尉出西域諸國,皆郊迎送兵穀。焉耆詐降, 而聚兵自備。駿等將莎車、龜茲兵七千餘人,分為數 部入焉耆。焉耆伏兵要遮駿及姑墨、尉犁、危須國兵」 為反間,還共襲擊駿等,皆殺之。唯戊己校尉郭欽別 將兵後至焉耆,焉耆兵未還,欽擊殺其老弱,引兵還。 莽封欽為「剼胡子」,李崇收餘士還保龜茲。數年,莽死, 崇遂沒,西域因絕。

後漢

明帝永平十八年夏六月焉耆龜茲攻西域都護陳睦悉沒其眾

按《後漢書明帝本紀》云云。按《西域傳》,「焉耆國王居 南河城,北去長史所居八百里,東去洛陽八千二百 里。戶萬五千,口五萬二千,勝兵二萬餘人。」其國四面 有大山,與龜茲相連,道險阨易守。有海水曲入四山 之內,周匝其城三十餘里。永平末,焉耆與龜茲共攻 沒都護陳睦,副校尉郭恂,殺吏士二千餘人。

和帝永元六年七月西域都護班超大破焉耆尉犁斬其王自是西域降服納質者五十餘國

按《後漢書和帝本紀》云云。按《班超傳》,班超居龜茲 他乾城,徐幹屯疏勒,西域唯焉耆、危須、尉犁以前沒 都護,懷二心,其餘悉定。六年秋,超遂發龜茲、鄯善等 八國兵,合七萬人,及吏士賈客千四百人,討焉耆。兵 到尉犁界而遣曉說焉耆、尉犁、危須曰:「都護來者,欲 鎮撫三國,即欲改過向善,宜遣大人來迎,當賞賜王 侯以下,事畢即還。今賜王綵五百匹。」焉耆王廣遣其 左將北鞬支奉牛酒迎超。超詰鞬支曰:「汝雖匈奴侍 于,而今秉國之權。都護自來,王不以時迎,皆汝罪也。」 或謂超:可便殺之。超曰:「非汝所及。此人權重于王,今 未入其國而殺之,遂令自疑。設備守險,豈得到其城 下哉!」于是賜而遣之。廣乃與大人迎超於尉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