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3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通三歲及《毗婆沙》者多矣。」從此東南行五百餘里,濟

從多河,踰大沙嶺,至斫句迦國。

貞觀十年二月。疏勒國遣使來朝。

按:《唐書》本紀、列傳俱不載。按《冊府元龜》云云。

貞觀十三年,疏勒貢方物。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西域傳》:十三年,與朱俱 波甘棠貢方物。太宗謂房元齡等曰:「曩之一天下,克 勝四夷,惟秦皇、漢武耳。朕提三尺劍定四海,遠夷率 服,不減二君者。然彼末路不自保,公等宜相輔弼,毋 進諛言,置朕於危亡也。」

按杜氏《通典》,「唐貞觀中朝貢。今其國王姓裴,并有漢 時莎車、捐毒、休循三國之地,侍子常在京師。」

高宗儀鳳 年吐蕃攻疏勒破之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西域傳》:「儀鳳時,吐蕃破 其國。」

元宗開元十六年遣使冊疏勒君安定為王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西域傳》:「開元十六年,遣 大理正喬夢松攝鴻臚小卿,冊其君安定為疏勒王。」

天寶十二載疏勒遣使賀正又遣使來朝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西域傳》:「天寶十二載,首 領裴國良來朝,授折衝都尉,賜紫袍金魚。」

按《冊府元龜》:「天寶十二載正月,疏勒首領攝耀建州 司馬來賀正。」

疏勒部藝文

《言疏勒等凋敝疏》
唐·狄仁傑

臣聞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域之外,故東距滄海,西 隔流沙,北橫大漠,南阻五嶺,此天所以限四夷而隔 中外也。自典籍所紀,聲教所及,三代不能致者,國家 盡兼之矣,此則今日之四境,已逾於夏殷者也。《詩》人 「矜薄伐于太原,美化行于江、漢」,是則前代之遠裔,而 國家之域中。至前漢時,匈奴無歲不犯邊,殺略吏人。 後漢則西羌侵軼漢中,東寇三輔,入河東上黨,幾至 洛陽。由此言之,則陛下今日之土字過于漢朝遠矣。 若其用武荒外,邀功絕域,竭府庫之實,以爭磽确不 毛之地,得其人不足以增賦,獲其土不可以耕織,苟 求冠帶遠夷之稱,不務固本安人之術,此秦皇、漢武 之所行,非五帝、三皇之事業也。若使「越荒外以為限, 窮絕域以騁欲,非但不愛人力,亦所以失天下之心 也。」昔始皇窮兵極武,以求廣地,男子不得耕于野,女 子不得蠶於室,長城之下,死者如亂麻,於是天下潰 叛。漢武追高皇之宿憤,藉四帝之儲實,於是定朝鮮, 討西域,平南越,擊匈奴,府庫空虛,盜賊蜂起,百姓嫁 妻賣子,流離於道路者萬計。末年覺悟,息兵罷役,封 丞相為富人侯,故能為天所祐也。昔人有言曰:「與覆 車同軌未嘗安。」此言雖小,可以喻大。近者國頻歲出 師,所費滋廣,西戍四鎮,東戍安東,調發日加,百姓虛 弊。聞乎西域,勢等石田,費用不支,有損無益,轉輸靡 絕,杼柚殆空。越磧踰海,分兵防守,行役既久,怨曠益 多。昔詩人云:「王事靡盬,不能藝黍稷。豈不懷歸?畏彼 罪苦。念彼蒸人,涕零如雨。」此則前代怨思之詞也。上 不是恤,則政不行而邪氣作;邪氣作則蟲螟生而水 旱起。若此,雖禱祀百神,不能調陰陽矣。方今關東饑 饉,蜀漢逃亡,江淮已南,徵求不息。人不復業,則相率 為盜。本根一搖,憂患不淺。其所以然者,皆「為遠戍方 外,以竭中國,爭蠻貊不毛之地,乖子育蒼生之道也。 昔漢元納賈捐之之謀而罷朱崖郡,宣帝用魏相之 策而棄車師之田,豈不欲慕尚虛名,並憚勞人力也! 近貞觀年中,剋平九姓,冊李思摩為可汗,使統諸郡。 蓋以四夷叛則伐之,降則撫之,得推亡固存之義,無 遠戍勞人之役。此則近日」之盛典,實綏邊之故事。竊 見阿史那斛瑟羅,密山貴種,代雄沙漠,若付之四鎮, 使統諸郡,以為可汗,遣禦寇患,則國家有繼絕之美, 荒外無轉輸之勞。愚臣所見,請捐四鎮以肥中國,罷 安東以實遼西,省財力于遠方,并甲兵于塞上,則𢘆 代之鎮重而邊不斂而實。況撫綏夷狄,蓋防其越逸, 苟無侵侮之患則已矣,何必窮其窟穴與計較長短 哉!且王者外寧,必有內憂,蓋不勤修政故也。伏惟陛 下棄之度外,無以絕域未平為念,但常敕邊兵謹守 備,蓄銳以待敵,待其自致,然後擊之,此李牧所以制 匈奴也。當今所要者,莫若令邊城警守備,遠斥堠,聚 軍實,蓄威武。以逸待勞,則戰士力倍;以主禦客,「則我 得其便,堅壁清野則寇無所得,自然深入必有顛躓 之慮,淺入必無獲虜之益。如此數年,可使二虜不擊 而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