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4 (1700-1725).djvu/9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河源軍經略大使。乃嚴烽邏,開屯田,虜謀稍折。

開耀元年五月黑齒常之及吐蕃戰於良非川敗之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按吐蕃本傳初劍南度茂

州之西,築安戎城以迮其鄙。俄為生羌導,虜取之以 守,因并西洱河諸蠻,盡臣羊同、党項諸羌。其地東與 松、茂、嶲接,南極婆羅門,西取四鎮,北抵突厥,幅貟餘 萬里,漢、魏諸戎所無也。開耀元年,文成公主薨,遣使 者弔祠,又歸我陳行焉之喪。初,行焉使虜諭欽陵,欲 拜已,臨以兵,不為屈,留之十年。及是喪還,贈睦州刺 史。贊婆復入《良非川》,常之擊走之。

永淳元年九月吐蕃寇柘州驍衛郎將李孝逸敗之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中宗嗣聖四年即太后垂拱三年十二月韋待價為安息道行軍大總管安西大都護閻溫古副之以擊吐蕃按唐書武后本紀云云

嗣聖六年。即太后永昌元年五月,韋待價及吐蕃戰於寅識 迦河,敗績。

按《唐書武后本紀》云云,按《吐蕃本傳》,「武后時與蠻 夷同朝賀。永昌元年,詔文昌右相韋待價為安息道 大總管,安西大都護閻溫古副之,以討吐蕃兵逗留, 坐死徙。」

嗣聖八年。即太后天授二年五月,以岑長倩為「《武威道》行軍 大總管」,以擊吐蕃。

按《唐書武后本紀》云云。按《吐蕃本傳》:「明年復詔文 昌右相岑長倩為武威道行軍大總管討之,兵半道 罷。」

嗣聖九年。即太后長壽元年十月丙戌,武威道行軍總管王 孝傑敗吐蕃,克四鎮。

按《唐書·武后本紀》云云,按《吐蕃本傳》。又「明年,大首 領曷蘇率貴川部與党項種三十萬降,后以右玉鈐 衛將軍張元遇為安撫使,率兵二萬迎之,次大度水, 吐蕃禽曷蘇去。而它酋昝插又率羌蠻八千自來,元 遇即其部置葉州,用昝插為刺史,刻石大度山以紀 功。」是歲又詔右鷹揚衛將軍王孝傑為武威道行軍 總管,率西州都督唐休璟、左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 節擊吐蕃,大破其眾,復取四鎮,更置安西都護府於 龜茲,以兵鎮守。議者請廢四鎮勿有也,右史崔融獻 議曰:「戎狄為中國患尚矣,五帝、三王所不臣。漢以百 萬眾困平城,其後武帝赫然發憤,甘心四夷,張騫始 通西域,列四郡,据兩關,斷匈奴右臂,稍稍度河、湟,築 令居,以絕南羌。於是障候亭燧,出長城數千里,傾府 庫,殫士馬行人使者歲月不絕,至作皮幣,算緡法,稅 舟車,榷酒酤,夫豈不懷為長久計然也?匈奴於是孤 特遠竄」,遂開西域,置使者領護。光武中興,皆復內屬, 至於延光,三絕三通。太宗文皇帝踐漢舊跡,並南山, 抵蔥嶺,剖裂府鎮,煙火相望,吐蕃不敢內侮。高宗時, 有司無狀,棄四鎮不能有,而吐蕃遂張,入焉耆之西, 「長鼓右驅,踰高昌,歷車師,鈔常樂,絕莫賀延磧,以臨 燉煌。今孝傑一舉而取四鎮,還先帝舊封,若又棄之, 是自毀成功而破完策也。夫四鎮無守,胡兵必臨西 域,西域震則威憺南羌,南羌連衡,河西必危。且莫賀 延磧袤二千里,無水草,若北接虜、唐兵不可度而北, 則伊西、北廷、安西諸蕃悉亡。」議乃格。於是首領勃論 贊與突厥偽可汗阿史那俀子南侵,與孝傑戰冷泉, 敗走。碎葉鎮守使韓思忠破泥孰沒斯城。

嗣聖十一年。即太后延載元年二月,武威道大總管王孝傑 及《吐蕃》戰於冷泉,敗之。

按:《唐書武后本紀》云云。

嗣聖十二年。即太后證聖元年七月吐蕃寇臨洮王孝傑為 肅邊道行軍太總管以擊之。

按《唐書武后本紀》云云。按《吐蕃本傳》:「證聖元年,欽 陵贊婆攻臨洮,孝傑以肅邊道大總管戰素羅汗山, 虜敗還。」

嗣聖十三年。即太后萬歲通天元年以婁師德等擊吐蕃 按《唐書武后本紀》,萬歲通天元年二月「甲寅,婁師德 為肅邊道行軍副總管,以擊吐蕃。三月壬寅,王孝傑、 婁師德及吐蕃戰於素羅汗山,敗績。九月丁巳,吐蕃 寇涼州,都督許欽明死之。」按《吐蕃本傳》,吐蕃又攻 涼州,殺都督,遣使者請和,約罷四鎮兵,求分十姓地。 武后詔通泉尉郭元振往使,道與欽陵遇,元振曰:「東 贊事朝廷,誓好無窮,今猥自絕,歲擾邊,父通之,子絕 之,孝乎?父事之,子叛之,忠乎?」欽陵曰:「然。然天子許和, 得罷二國戍,使十姓、突厥四鎮各建君長,俾其國自 守,若何?」元振曰:「唐以十姓四鎮撫西土,為列國主,道 非有它。且諸部與吐蕃異,久為唐編人矣。」欽陵曰:「使 者意我規削諸部,為唐邊患邪?我若貪土地財賦,彼 青海、湟川近矣,今舍不爭,何哉?突厥諸部,磧漠廣莽, 去中國遠甚,安有爭地萬里外邪?且四夷唐皆臣并 之,雖海外地際,靡不磨滅,吐蕃適獨在者,徒以兄弟 小心得相保耳。十姓五咄陸近安西,於吐蕃遠侯斤, 距我裁一磧,騎士騰突,不易旬至,是以為憂也。」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