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5 (1700-1725).djvu/25

此页尚未校对

《因話錄》:元和十五年,淮南裨將譚可則因防邊為吐 蕃所掠。初到蕃中,蕃人未知憲宗棄天下,日夜懼王 師復河、湟,不安寢食。可則既至,械繫之,置地牢中,絕 其飲食。考問累至,可則具告以大行昇遐,蕃人尚未 之信。其傍有知書者,可則因略記遺詔示之,乃信焉。 蕃法刻木為印,每有急事,則使人馳馬至贊府牙帳, 日行數百里。使者上馬如飛,號為「馬使。」報得可則審 憲皇崩問之狀。先是,每得華人,其無所能者,便充所 在役使,輒黥其面麤;有文藝者,則涅其臂,以候贊普 之命。得華人補為吏者,則呼為舍人,可則以曉文字, 將以為知。《漢書》舍人可則不願其舊。舍人有姓崔者, 本華人,可則嘗於靈武相識,其人大為蕃帥所信,為 言之,得免。可則前後數逃歸,輒為候者所得,蕃帥雖 不殺,以皮鞭榜之,凡數百,竟得脫。凡在蕃六年,及歸, 詣闕自陳,敕付神策軍前馳使,未及進用,為軍中沙 汰,因配在浙東,止得散將而已,竟無官。開成四年,余 於越州遇之,見其步履不快,云「於蕃中走時,凍」損足, 視其臂,一字尚存,譯云「天子家臣可」則亦細言河湟 可復之狀。聽其語,猶微染戎音。

《宋史宋琪傳》:「端拱初,以舊相進位吏部尚書。淳化二 年,上書言邊事曰:臣頃任延州節度判官,經涉五年, 雖未嘗躬造夷落,然常令蕃落將和斷公事,歲無虛 月。蕃部之事,熟於聞聽,大約党項、吐蕃風俗相類。其 帳族有生戶、熟戶,接連漢界入州城者,謂之熟戶;居 深山僻遠,橫過寇略者,謂之生戶。其俗多有世讎,不」 相來往。遇有戰鬥,則同惡相濟,傳箭相率,其從如流, 雖各有鞍甲,而無魁首統攝,並皆散漫山川,居常不 以為患。党項界東自河西銀、夏,西至靈、鹽,南距鄜延, 北連豐、會。厥土多荒隙,是前漢呼韓邪所處河南之 地,幅貟千里。從銀夏至青、白兩池,地唯沙磧,俗謂平 夏。拓拔蓋蕃姓也。自鄜、延以北,多土山柏林,謂之「南 山野利」,蓋羌族之號也。從延州入平夏有三路:一東 北自豐林縣葦子驛至延州縣,接綏州入夏州界;一 正北從金明縣入蕃界,至盧關四五百里,方入平夏 州南界;一西北歷萬安鎮,經永安城,出洪門至宥州 四五百里,是夏州西境。我師如入夏州之境,宜先招 致接界熟戶,使為鄉「道,其強壯有馬者,令去官軍二 十五里,踏白先行。緣此三路,土山柏林,溪谷相接,而 復隘陿,不得成列。躡此鄉道,可使步卒多持弓弩鎗 鋸隨之,以三二千人登山偵邏。俟見坦途寧靜,可傳 號勾馬,遵路而行,我皆嚴備,保無虞也。」長興四年,夏 州李仁福死,有男彝超,擅稱留後。當時詔延州安從 進與「李彝超換鎮。彝超據夏州,固不奉詔,朝廷命邠 州藥彥稠總兵五萬,送從進赴任。時頓兵城下,議與 攻取,軍儲不繼,遽命班師,而振旅之時,不能嚴整,失 戈棄甲,遂為邊人之利。臣又聞党項號為小蕃,非是 勍敵,若得出山布陣,止勞一戰,便可盪除。深入則饋 運艱難,窮追則窟穴幽隱。莫若緣邊州鎮,分屯重兵, 俟某入界侵漁,方可隨時掩擊,非唯養勇,亦足安邊。 凡烏合之徒,勢不能久,利於速鬥以騁兵鋒,莫若持 重守疆,以挫其銳。彼無城守,眾乏餱糧,威賞不行,部 族分散。然後密令覘其保聚之處,預於麟、府、鄜、延、寧、 慶、靈武等州約期會兵,四面齊進,絕其奔走之路,合 勢擊之,可以剪除無噍類」矣。仍先告語諸軍擊賊,所 獲生口資畜,許為己有,彼為利誘,則人百其勇也。靈 武路自通建軍入青岡峽五百里,皆蕃部熟戶,向來 使人商旅經由,並在部族安泊,所求賂遺無幾,謂之 「打當」,亦如漢界逆旅之家宿食之直也。此時大軍或 須入其境,則鄉導踏白,當如夏州之法。況彼靈州便 是吾土,芻粟儲蓄,率皆有備,緣路五七程,不煩供饋, 止令逐都兵騎,裹糧輕齎,便可足用。諺所謂「磨鎌殺 馬劫」,一時之力也。旬浹之餘,固無闕乏矣。又臣曾受 任四川數年,經歷江山,備見形勢要害,利州最是咽 喉之地。西過枯柏江,去劍門百里;東南去閬州,水陸 二百餘里。西北通白水、青川,是龍州入川大路。「鄧艾 於此破蜀,至今廟貌存焉。其外三泉、西縣、興鳳等州, 並為要衝,請選有武略重臣鎮守之。」奏入,上密寫其 奏,令繼隆擇利而行。

《東軒筆錄》:「唃廝囉,唐吐蕃贊普之後,據邈川之宗哥 城,盡有河、湟之地。祥符中,用蕃僧立遵之策,將眾十 萬穿古渭州入寇。時曹瑋以引進使知秦州,領騎卒 六千守伏羌城,聞賊已過畢利城,瑋率諸將渡渭逆 之,遂合戰於三都谷。賊軍雖眾,然器甲殊少,在後者 所持皆白棓毛連,以備劫虜而已。瑋知其勢弱不足」 畏,欲以氣陵之,自引白騎穿賊陣出其後。升高指揮, 軍中鼓譟夾擊,賊大潰,斬首三千級。明日,視林薄間, 中傷及投崖死者萬計。瑋之威名,由是大震,唃氏自 此衰弱矣。

《聞見前錄》:吐蕃在唐最盛,至本朝始衰。今河、奉、邈川、 青唐、洮、岷以至階、利、文、政、綿州、威、茂、黎、移州夷人,皆 其遺種也。獨唃囉一族最盛,雖西夏亦畏之。朝廷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