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之欽州,迤西歷廣西之左江,至雲南之臨安元江為界。欽以東,海道與之對境,欽之西乃南寧府界。南寧之東南,思明府所屬上思州、忠州、上下石西諸州,太平府所屬龍英、太平、安平、上下凍諸州,皆與之接境。而龍州乃其所必由之路,而憑祥縣則其要害也。鎮安府所屬有歸順及下雷峒,亦與接境。二峒迤西,則雲南界矣。臨安之阿迷州、左能寨等九長官司,皆其近界,元江有水路通之,而蒙自縣則其所必由之路也。其道路,在廣西則由太平府歷龍州及憑祥縣,抵其諒山府,至其所稱東都者,可七日程;在廣東則自欽州西南一日至其永安州,由玉山等處至其東都,可五日程;在雲南則由臨安府經蒙自縣河底之「蓮花灘」 ,至其東都可四五日程,此中國與交南邊境之大略也。
圖書編
《內夷總論》
按:四夷之見於《經》者,始于三苗。今自巴蜀以東,歷湖 南、北桂嶺、雲、貴數千里溪峒山箐之中,曰犵、曰狑、曰 獠、曰猺、曰獞之類凡十數種,皆蠻也。其間最輕捷者 曰貓,即三苗之後也,依山以居,其性習不常,無有倫 紀禮義。國初,于湖北、川東立宣慰司者五:曰永順、曰 保靖、曰貴州、曰思川、曰播州。又有宣撫司、安撫司及 招討司長官司之設外此所謂軍民府及軍民指揮 使司者,又兼設土官以轄其夷人,隨其地而設其官, 因其俗而為之治,善者授以職,惡者分其勢,是蓋得 有虞分北之義,大禹丕敘之意也。
《制馭內夷總論》
「明興,平定四海,凡夷獠蠻僰猺獞之地,西起巴蜀牂 牁,東抵襄、楚,北包絡湖嶺,東折而南,南盡海上,又東 跨百粵三江。大者兼據連城,細者保恃深箐。雖稍奉 約束,要在羈縻而已。然兵力稍健,乍叛乍歸,苟循率 過濫,拊懷失策,雄圖自縮,狡窟益深。況地廣官高,擅 利習兵,生齒益繁,財貨益充。詐以謀成,罪以功解,種 憂釀禍,蔑玩中土,未可謂無虞也。」嗟乎!《夏典》要荒,《周 官》「蕃鎮」,大抵因民順俗。橫海伏波,逾湟絕嶺,輿地漸 開,化理終塞。乃知天德無私,王道有量,闢國陋於綏 人,曲防窘于曠度。苟四夷自獲飽暖,中華不患荼毒, 吾又何求焉。惟夫吏好蓄積,政多懈弛,或遠嫌自潔, 或求勝喜功,於是侵警日聞,師徒數「起,網漏綱頹,夷 夏並困。茲欲收總長策,用圖久安,必畫正疆理,則鄰 族靡爭;預陳嫡庶,則宗支自定。世及之際,以時覈聞; 錢穀之輸,一切報罷。而又飭武事於節帥,修文德於 廟堂,猾亂之憂,斯其鮮矣。」
南方諸國總部紀事
《元史歸暘傳》:順江酋長樂孫求內附,請立宣撫司及 置郡縣一十三處。暘曰:「古人有言:『鞭雖長,不及馬腹』。 使郡縣果設有事,不救則孤來附之意,救之則罷中 國而事外夷,所謂獲虛名而受實禍也。」與左丞呂思 誠抗辨甚力,丞相太平笑曰:「歸都事善,戇如此,何相 抗乃爾耶?然其策果將焉出?」暘曰:「其酋長可授宣撫, 勿責其貢賦,使者賜以金帛,遣歸足矣。」卒從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