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8 (1700-1725).djvu/73

此页尚未校对

舍利城。

達督城, 《寰宇記》:「諸城傍皆有美水豐草,唐時突厥 所居,移徙不常。」

和寧路城, 初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故名。元 太祖始建都於此,前後凡五朝。大德間,立和林等處 行中書省,置和林路總管府。皇慶初,改嶺北等處行 中書省,及改路曰「和寧。」

顧起元北國考

陰山

《漢史》言「匈奴漠南無王庭」,謂陰山之南,黃河之北也。 陰山在山西、陝西之繞,河流南折,橫亙千里,西出賀 蘭,東踰燕、薊,而抵醫無閭,重山連阜,峻嶺懸崖,隔閡 北狄,過此山後,南北數千里,東西數千里,皆是砂礫, 無水草,名為大磧。虜駐此,人畜皆乏食,若不得據陰 山之南,必須踰此石磧而居其北,北即漠北也。漠南 「無王庭」者,石磧之南,陰山前後也。

鴈塞

語云:「鴈門紫塞,地皆在北。」今人稱北為鴈塞,非也。《荊 州記》:「鴈塞北接梁州汶陽郡,其間東西嶺,屬天無際。 鴈飛翥至此,即回翼,惟一處稍下。每鴈飛達,則矯翮 裁度下處而過,故名鴈塞地,在蜀漢間也。」

《慎蒙雜記》

天山

天山伊吾郡有天山,高十五里,廣六十里,冬夏積雪 不消。一名「雪山。」匈奴過之,皆下馬拜。漢遣二師將軍 李廣利將三萬騎出酒泉,擊右賢王於天山,得虜萬 騎而還,即此。

《明會典》

薊鎮

國初,設大寧都司、營州等衛,與遼東、宣府東西並建, 為外邊。又起古北口至山海關,增修關隘,為內邊。永 樂間,移大寧都司於保定,散置營州等衛於順天之 境,以其地處兀良哈降夷,分置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每年朝貢互市,永為藩籬。嘉靖中,虜入古北口,徑薄 京城,薊始為重鎮。增設總督將領,調各鎮兵入衛,修 「築牆臺,春秋防守」,視他邊特嚴云。

「一、城堡臺牆。本鎮見存城堡二百八十五座,空心敵 臺一千二百四十座,潮河川大橋一座,昌平城堡二 十八座,空心敵臺二百五十餘座,守邊墩臺一百六 十九座。」嘉靖三十四年議准,居庸裏口,如橫嶺、鎮邊、 大石嶺、唐兒巷等處,或原無邊牆,或有牆不固者,皆 令修築防守。隆慶二年題准薊、昌二鎮分為十二路, 將邊牆稍加厚,二面皆設垛口,七八十垛間下穿小 門,曲突而上。其緩者計百步,衝者五十步或三十步, 即築一墩臺,視邊牆高一倍,廣十二丈,內容五十人, 共築一千五百座,令邊軍哨守。萬曆元年,題准灤河 以東,居庸以西及松棚諸路,再增臺二百座。又議准 曹家寨將軍臺地,跨山橫築,內城守以七臺。四年題 准、薊昌二鎮、應修邊牆九十餘里。添築墩臺五百座。 一兵馬。薊州原額官軍三萬九千三百三十九員名。 見額三萬一千六百五十八員名。原額馬一萬七百 匹。見額六千三百九十九匹。密雲原額官軍九千六 百五員名。見額三萬三千五百六十九員名。原額馬 二千三十二匹。見額「馬驢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匹頭。」 「永平原額官軍二萬二千三百七員名,見額三萬九 千九百四十員名,原額馬六千八十三匹,見額馬驢 一萬五千八十匹頭。」「昌平:原額官軍一萬四千二百 九十五員名,見額一萬九千三十九員名,原額馬三 千一十五匹,見額馬驢五千六百二十五匹頭。」 一入衛兵,「嘉靖二十九年議徵各鎮精兵入衛,甘肅、 固原、寧夏、宣府、遼東各一枝,延綏、大同各二枝,以後 陸續奏撤。見今入衛延綏二營共三千四百名,大同 一營二千九百名,又標營一枝九百名,宣府一營二 千五百名。又令大寧兩班官軍六萬餘名,免其京操。 春班參將四員,各領五千員名,共二萬,赴薊鎮」防守。 其餘盡數分隸秋班參將部下。於內仍選精壯遊兵 六千員名,責付新添遊擊二員統領。與舊遊擊六員。 除防秋又令興營等衛、梁城等所班軍,原係奏留古 北口一帶擺邊,照舊常川在邊防守,不必掣回分班。 又議准、河間天津等衛每年輪班一千名赴黃花鎮 防禦。武清衛九百八十八名於古北口住守,常川在 彼,不必掣調。又令河間等衛班軍二萬二千九百九 十六名,係腹裏見聽京操之數,悉聽改發薊鎮,不必 更番,聽東關御史選定人數,將精銳二萬一千,定作 秋班七枝,次等一萬,定作春班五枝。每年春班,正月 初旬上班,五月終旬放班;秋班六月初旬上班,十一 月終旬下班。三十一年,奏准通州班軍戍薊鎮者,每 月每軍加糧二斗,仍免其均徭柴炭局料,仍選募土 著壯丁,務足六千之數。又令調發客兵,沿途不許騷 擾,違者聽各撫按將該將領參究。三十三年,奏准保 定標達民兵三枝,調一枝於古北口,二枝於兩關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