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8 (1700-1725).djvu/80

此页尚未校对

化二年設,原係倒馬提調故關參將,嘉靖二十二年 設,則並制龍泉,而龍泉不屬倒馬。蓋往年敵犯紫荊、 倒馬,故龍泉為急。後每犯山西,則故關為重。復設故 關參將,駐劄真定。當二關之中。若警在五臺、繁峙赴 龍泉,警在太原、榆次赴故關。又「西可援廣昌,南可趨 順德諸路。」

寧武三關之中,當內外之要衝,為東西之援應,實陽 方、溫嶺、神池、義井之門戶。外接八角堡,內維岢嵐,一 守備一千戶居之。自偏頭徂鴈門,似落莫套人渡河 而東,焦家坪、娘娘灘、羊圈子等處為衝,其要在偏頭 關。

三受降城,唐所築,禦敵于河外。中城南直朔方,西城 南直靈武,東城南直榆林,三壘相距各四百餘里。 花馬池極要地。成化前,外患在河西,敵據套,而河東 為敵衝,花馬池居其中,都憲徐廷璋、楊一清、王瓊新 舊城效力甚宜。花馬池西至興武營一百二十里,又 西至橫城堡一百四十里,一漫沙漠,寇路拆牆,頗易 入靈韋,掠環慶,犯平固,則清水營、鐵柱泉、小鹽池一 帶為捷徑。又自大壩、廣武渡河而下,至靈韋,亦易 蘭州重地,「行都司八鎮自此出。宋張叔夜以天都山 為守界。我朝守在定火城,今亦棄去,止就河外作金 城關,關外即倚山,較前易守。榆林地乏耕牧,所藉河 套自套失。弘治、正德間,數千里膏腴,盡為」敵有,榆林 由是失所養。榆林無險可據,左右大同、寧夏,勢非所 及,雖設迤左烽燉五十六,迤右烽燉九十二,而軍食 兩艱。諸邊鎮榆林最忠義,每懷「復套」之憤,志以時移, 漸委無事。

固原西北二百里海納都城,控鳴沙州路。東北三百 里葫蘆峽城,控韋靈州路。

宋种世衡城青澗。「成化九年,余子俊城榆林,去清澗 外二百餘里,是為大鎮。東起黃甫川,西至定邊營,長 亙一千二百里,橫絕河套之口,內復塹山湮谷,以為 夾道,地利亦多。」

「大河。三門之上有小河,可通延綏。應運糧草,各貯水 次,泝流發為儹便,且順帶解鹽數十萬,充淮課,國利 亦賴之。」天順間,戶書楊鼎曾疏議不及行。延綏邊,西 抵三山、饒陽界,與固原相接,榆林鎮城,而延綏警備 緩。議處宣府者,補長峪城、鎮遠城之募軍,益浮圖峪、 插箭嶺之防守。留茂山衛京操以益紫荊;築李信屯 界堡,以固兩鎮。

大同地勢平衍無據,且增套警,而腹裏間道直衝京 輔,其鎮西衛、朔州諸路,四衝,保德、岢嵐、河曲及太原、 平陽甚易。議者欲於三岔路口、八柳樹堡嚴戍之。若 三關緊要,己巳之變,徵調七千餘去。又河南、山西歲 運籌掛屯糧逋負給馬罷弊。昔許襄毅裁占役,禁掊 剋,恤調遣,有益邊務。

甘肅鎮自蘭州起,至嘉峪關幾二千里,一線綿延,歲 糜邊費,止欲隔羌、胡戎,以息其爭,其謂「斷匈奴右臂」, 此說未盡,乃是宇宙一體之心,而今無有知者。 北邊自燉煌起,至遼東一萬一千五百餘里,地勢平 易,又界以山,便於水泉,便於望瞭,部曲相保,可為屯 田。

「甘州可屯次涼州,其莊浪、西寧俱可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