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4 (1700-1725).djvu/108

此页尚未校对

畿內死罪至流人減一等,徒刑以下悉免。」庚子,詔「太 原王尒朱榮下將士並汎加二級。」辛丑,上黨王天穆、 齊獻武王大破邢杲於齊州之濟南,杲降,送京師,斬 於都市。元顥攻陷考城,執行臺元暉業、都督丘大千。 五月壬子朔,元顥克梁國。丁巳,以撫軍將軍、前徐州 刺史楊昱為使持節、鎮東將軍、東南道大都督,率眾 鎮滎陽;尚書僕射尒朱世隆鎮虎牢,侍中尒朱世承 鎮崿岅。辛酉,詔「私馬仗從戎,優階授官。」壬戌,又詔募 士一依《征葛榮》。甲子,又詔「職人及民出馬,優階各有 差。」乙丑,內外戒嚴。癸酉,元顥陷滎陽,執楊昱,尒朱世 隆棄虎牢遁還。甲戌,車駕北巡。乙丑,幸河內。丙子,元 顥入洛。丁丑,進封城陽縣開國公元祉為平原王,安 昌縣開國侯元鷙為華山王,並加儀同三司。戊寅,行 臺崔孝芬、大都督刁宣破元顥後軍都督侯暄於梁 國,斬之,擒其卒三千人。以侍中、車騎將軍、尚書右僕 射尒朱世隆為使持節、行臺僕射、本將軍、相州刺史, 鎮鄴城,以便宜從事。又詔「上黨百年以下,九十以上 板三品郡,八十以上四品郡,七十以上五品郡。」太原 王尒朱榮會車駕於長子,即日反斾。上黨王天穆北 渡,會車駕於河內。六月己丑,儀同三司費穆為顥所 害。壬寅,克河內,斬太守元襲、都督宗正珍孫。秋七月 戊辰,都督尒朱兆、賀拔勝從《硤石》夜濟,破顥子冠受 及安豐王延明軍,元顥敗走。庚午,車駕入居華林園, 昇大夏門,大赦天下。以使持節、車騎將軍、都督、潁川 郡開國公尒朱兆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詔「以前 朝勳書多竊冒,宜一切焚棄之;若立效灼然,為時所 知者,別加科賞。蕃客及邊酋翻城降,有勳未敘者,不 在焚斷之限。北來軍士及隨駕文武諸立義加汎五 級;河北執事之官二級,河南立義及迎駕之官并中 途扈從亦二級。」壬申,以柱國大將軍、太原王尒朱榮 為天柱大將軍,加前後部羽葆鼓吹。癸酉,臨潁縣卒 江豐斬元顥,傳首京師。甲戌,以大將軍、上黨王天穆 為太宰、司徒公、城陽王徽為大司馬、太尉公。乙亥,宴 勞天柱大將軍尒朱榮、上黨王天穆及北「來督將,于 都亭出宮人三百繒,錦雜綵數萬匹,班賜有差。又諸 州郡遣使奉表行宮者,並加一大階。」丁丑,獲元顥弟 瑱,斬於都市。詔「受元顥爵賞,階級悉追奪之。」己卯,以 鎮東將軍、南青州刺史元旭為襄城王,平南將軍、南 兗州刺史元暹為汝陽王。閏月辛巳,帝始居宮內。辛 卯,以車騎將軍、兼吏部尚書楊津為司空。巴州刺史 嚴始欣據州南叛,蕭衍遣其將蕭玩、張鴻、江茂達等 率眾赴援。八月庚戌朔,詔「諸有公私債負,一錢以上 巨萬以還,悉皆禁斷,不得徵責。」己未,以侍中、太傅李 延寔為司徒公。丁卯,封瓜州刺史元太榮為東陽王。 甲戌,侍中、太保楊椿致仕。乙亥,詔車騎將軍、右光祿 大夫奚毅「板授天柱大將軍尒朱榮太宰,天穆下勳 及祖父叔伯耆年者,牧守有差。」九月,大都督侯淵討 韓樓於薊,破斬之,幽州平。万俟醜奴攻東秦城,陷之, 殺刺史高子朗。冬十月丁丑,以前司空公、丹陽王蕭 贊為司徒公。十有一月己卯,就德興自營州遣使請 降。丁亥,詔「群官休停在外者,皆令赴闕,程會有差。」丙 午,以大司馬、太尉公、城陽王徽為太保,司徒公、丹陽 王蕭贊為太尉公,開府儀同三司、雍州刺史長孫稚 為司徒公。十有二月辛亥,蕭衍兗州刺史張景邕、荊 州刺史李靈起、雄信將軍蕭進明來降。

三年春正月己丑,益州刺史長孫壽、梁州刺史元儁 等,遣將與征巴州都督元景夏討嚴始欣,斬之。蕭衍 都督蕭玩、何難尉、陳愁敗走,斬玩首,俘獲萬餘人。辛 丑,東徐州城民呂文欣、王赦等殺刺史元太賓,據城 反。以撫軍將軍、都官尚書樊子鵠兼右僕射,為行臺, 督征南將軍、都督賈顯智、征東將軍、徐州刺史嚴思 達以討之。二月甲寅,克之,東徐平。三月,醜奴大行臺 尉遲菩薩寇岐州,大都督賀拔岳、可朱渾道元大破 之。夏四月丁巳,以侍中、太尉公、丹陽王蕭贊為使持 節、都督齊濟兗三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 三司、齊州刺史。丁卯,雍州刺史尒朱天光討醜奴、蕭 寶夤於安定,破擒之,囚送京師。甲戌,以「關中平,大赦 天下。醜奴斬於都市,《寶夤》賜死於駝牛署。」六月戊午, 詔「胡民親屬受爵於朝者,黜附編民。」嚈噠國獻《師子》 一。是月,白馬龍涸胡王慶雲僭稱大位於永洛城,署 置百官。秋七月丙子,天光平永洛城,擒慶雲,坑其城 民一萬七千。癸巳,蕭衍民革虯、卜湯世率堡聚內附。 庚子,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李叔仁坐事除名為民。 九月辛卯,天柱大將軍尒朱榮、上黨王天穆自晉陽 來朝。戊戌,帝殺榮、天穆於明光殿,及榮子儀同三司 菩提。乃昇閶闔門,詔曰:「葢!天道忌盈,人倫嫉惡,疏而 不漏,刑之無捨。是以呂、霍之門,禍譴所伏;梁、董之家, 咎徵斯在。頃孝昌之末,天步孔艱,女主亂政,監國無 主。尒朱榮爰自晉陽,同憂王室,義旗之建,大會盟津, 與世樂推,共成鴻業。論其始圖,非無勞效,但致遠恐 泥,終之實難。」曾未崇朝,豺聲已露,河陰之役,安忍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