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5 (1700-1725).djvu/116

此页尚未校对

騎常侍魏「知古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子詹事崔湜為 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中書侍郎陸象先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韋安石為尚書左僕射、東都留守,侍 中李日知為戶部尚書,兵部尚書郭元振為吏部尚 書,侍中兼檢校左臺御史大夫竇懷貞為左臺御史 大夫,兵部侍郎兼左庶子張說為尚書左丞,罷知政 事。十一月戊寅,改太史監為太史局,依舊隸祕書省。 改王師為傅。

三年春正月辛未朔,親謁太廟。癸酉,上始釋慘服,御 正殿受朝賀。甲戌,并、汾、絳三州地震,壞人廬舍。辛巳, 南郊。戊子,躬耕籍田。己丑,大赦天下,改元為太極,內 外官四品已下加一階,三品已上加爵一級。《孔宣父 祠廟》本州取側近三十戶以供灑掃。天下大酺五日。 特賜老人九十已上緋衫、牙笏,八十已上綠衫、木笏。 乙未,戶部尚書岑羲,左臺御史大夫竇懷貞並同中 書門下三品。二月丁酉,祕書增少監一員,光祿、大理、 鴻臚、太府、衛尉、宗正各增置少卿一員,少府監將監 增置少監一員,國子監增置司業一員,左右臺各增 置中丞一員。雍洛二州、并益荊揚四大都督府各增 置司馬一員,仍分為左右司馬。丁亥,皇太子釋奠於 國學。追贈顏回為太子太師,曾參為太子太保。每年 春秋釋奠,以四科弟子曾參從祀,列於七十二賢之 上。辛酉,廢右御史臺官員。己巳,頒《新格式》於天下。夏 四月辛丑,制曰:「朕聞措刑由於用刑,去殺存乎必殺。 明罰峻典,自古而然,立制齊人,於是乎在。自我朝建 國,僅將百年,天下和」平,其來已久。往承隋季,守法頗 專,比襲時安,持綱日緩。況朕薄德,甚莫逮先,惟人難 理,遠不如昔。粵從守位,三載于茲,庶務煩勞,不損晷 景。嘗謂自我作則,感而成化。痛乎迷俗忘返,不威罔 懲,將至純風,先歸重典。比者贓賄不息,渝濫公行,放 心未寧,禁犯無懼。此焉蹔革,期於承平,遂割小慈,以 崇大「體。自今已後,造偽頭首者斬,仍沒一房資財。同 用廕者並停。奪非頭首者絞。其仍前造偽人,限十日 內首,使盡官典。」主司枉法受贓,一匹以上,先決杖一 百。其緣贓及惡狀被解及與替者,非選時不得輒入 京城。縱家貫在京,不得輒至朝堂,妄有披訴。如有此 色,並決杖,仍加貶斥。其先在京城者,限三「日內勒還。 上下官寮輒緣私情相囑者,其受囑人宜封狀奏聞。 成器已下,朕自決罰。其餘王公已下,並解見任官,三 五年間,不須齒錄。其進狀人別加褒賞。御史宜令分 察諸司。」五月戊寅,親祀北郊。辛未,大赦天下,改元為 延和。桓彥範、敬暉、崔元暐、張柬之、袁恕己等特還其 子孫實封二百戶。天下大酺五日。六月癸丑,戶部尚 書岑羲為侍中。乙卯,追尊則天皇后曰「『天后聖帝。」庚 申,幽州都督孫儉率左驍衛將軍李揩洛、左威衛將 軍周以悌等將兵三萬,與奚首領李大輔戰於硎山, 為賊所敗,儉沒於陣。壬戌,魏知古為戶部尚書,仍依 舊同中書門下三品。秋七月庚午,竇懷貞為尚書右 僕射、平章軍國重事。己卯,上觀樂於安福門,以燭繼 晝,經日乃止。八月庚子,帝傳位於皇太子,自稱太上 皇帝,五日一度受朝於太極殿,自稱曰「朕』;五品已上 除授及大刑獄,並自決之,其處分事稱《誥令》。」皇帝每 日受朝於武德殿,自稱曰「子」;三品已下除授及重罪 並令決之,其處分事稱《制敕》。甲辰,大赦天下,改元為 「先天。」八月戊申,皇帝子許昌王嗣直改封郯王,真定 王嗣謙為郢王。己酉,以宋王成器為司空,依舊遙領 揚州大都督。庚戌,竇懷貞為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 下三品,仍兼御史大夫;劉幽求為尚書右僕射,依舊 同中書門下三品。魏知古為侍中,崔湜為中書令,並 監修國史。丁巳,立皇帝子妃王氏為皇后。癸亥,劉幽 求配流封州。九月丁卯朔,日有蝕之。甲申,封皇帝子 嗣昇為陝王。冬十月庚子,皇帝親謁太廟,禮畢,御延 喜門,大赦天下。壬寅,祔昭成皇后、肅明皇后神主於 儀坤廟。癸卯,皇帝幸新豐之溫湯,校獵於渭川。十二 月丁未,誥禁人屠殺雞犬。戊午,改箕州為儀州。 二年春正月,敕江北「諸州團練兵馬,皆令本州刺史 押掌。」乙亥,吏部尚書兼太子右諭德、酇國公蕭至忠 為中書令。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門觀燈,出內人連 袂踏歌,縱百寮觀之,一夜方罷。二月丙申,改隆州為 閬州,始州為劍州。分冀州置深州。初,有僧婆陁請夜 開門然燈百千炬,三日三夜。皇帝御延喜門觀燈縱 樂,凡三日夜。左拾遺嚴挺之上疏諫之,乃止。三月辛 卯,皇后祀先蠶。癸巳,制、敕、表狀、書、奏、牋牒年月等數 作「一十、三十、四十」字。夏六月丙辰,兵部尚書、朔方道 行軍大總管郭元振加同中書門下三品。秋七月甲 子,太平公主與僕射竇懷貞、侍中岑羲、中書令蕭至 忠、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等謀逆,事覺,皇帝率兵誅 之,窮其黨與。太子少保薛稷、左散騎常侍賈膺福、右 羽林將軍李慈、李欽、中書舍人李猷、中書令崔湜、尚 書左丞盧藏用、太史令傅孝忠、僧惠範等,皆誅之。兵 部尚書郭元振從。上御承天門樓,大赦天下,自大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