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5 (1700-1725).djvu/47

此页尚未校对

之節,安能不墜者乎?《禮》云:「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而 大夫士之喪父母,乃貴賤異服。然則禮壞樂崩,由來 漸矣。所以晏平仲之斬麤縗,其老謂之非禮;滕文公 之服三年,其臣咸所不欲。蓋由王道既衰,諸侯異政, 將踰越於法度,惡禮制之害己,乃滅去篇籍,自制其 宜,遂至骨肉之恩,輕重從俗,無易之道,隆殺任情,況 孔子沒而微言隱,秦滅學而經籍焚者乎!有漢之興, 雖求儒雅,人皆異說,義非一貫。又「近代亂離,唯務兵 革,其於典禮,時所未遑。夫禮不從天降,不從地出,乃 人心而已者,謂情緣於恩也。故恩厚者其禮隆,情輕 者其禮殺。」聖人以是稱情立文,別親疏貴賤之節。自 臣子道消,上下失序,莫大之恩,逐情而薄;莫重之禮, 與時而殺。此乃服不稱喪,容不稱服,非所謂聖人緣 恩表情,制禮之義「也。然喪與《易》也,寧在於戚,則禮之 本也;禮有其餘,未若於哀,則情之實也。今十一月而 練者,非禮之本,非情之實。由是言之,父存喪母,不宜 有練。但依《禮》十三月而祥,中月而禫,庶以合聖人之 意,達孝子之心。」秋七月丁卯,詔曰:「日往月來,唯天所 以運序;山鎮川流,唯地所以宣氣。運序則寒暑無差, 宣氣則雲雨有作,故能成天地之大德,育萬物而為 功。」況一人君於四海,睹物欲運,獨見致治,不藉群才, 未之有也。是以唐堯欽明,命羲和以居岳;虞舜𠮏德, 升元凱而作相。伊尹鼎俎之媵,為殷之阿衡;呂望漁 釣之夫,為周之尚父。此則鳴鶴在陰,其子必和;風雲 之從龍虎,賢哲之應聖明,君德不回,臣「道以正,故能 通天地之和,順陰陽之序,豈不由元首而有股肱乎!」 自王道衰,人風薄,居上莫能公道以御物,為下必踵 私法以希時,上下相蒙,君臣義失,義失則政乖,政乖 則人困。蓋同德之風難嗣,離德之軌易追,則任者不 休,休者不任,則眾口鑠金,戮辱之禍不測。是以行歌 避代,辭位灌園,卷而可「懷,黜而無慍,放逐江湖之上, 沈赴河海之流,所以自潔而不悔者也。至於閭閻秀 異之士,鄉曲博雅之儒,言足以佐時,行足以勵俗,遺 棄於草野,湮滅而無聞,豈勝道哉?所以覽古而歎息 者也。方今區宇一家,煙火萬里,百姓乂安,四裔賓服, 豈是人功,實乃天意。朕惟夙夜祗懼,將所以上嗣明 靈,是以小心勵己,日慎一日。以黎元在念,憂兆庶未 康,以庶政為懷,慮一物失所。雖求《傅巖》,莫見幽人,徒 想《崆峒》,未聞至道。唯恐《商歌》於長夜,抱關於夷門,遠 跡犬羊之間,屈身僮僕之伍。」其令州縣,搜揚賢哲,皆 取明知今古,通識治亂,究政教之本,達禮樂之源,不 限多少,不得不舉。限以三旬,咸令進路。徵召「將送,必 須以禮。」八月壬申,上柱國、檢校幽州總管、落叢郡公 燕榮以罪伏誅。九月壬戌,置常平官。甲子,以營州總 管韋沖為民部尚書。十二月癸酉,河南諸州水,遣納 言楊達賑恤之。

四年春正月景辰,大赦。甲子,幸仁壽宮。乙丑,詔賞罰 支度,事無巨細,並付皇太子。夏四月乙卯,上不豫。六 月庚申,大赦天下。有星入月中,數日而退,長人見於 雁門。秋七月乙未,日青無光,八日乃復。己亥,以大將 軍段文振為雲州總管。甲辰,上以疾甚,臥於仁壽宮, 與百寮辭訣,並握手戲欷。丁未,崩於大寶殿,時年六 十四。遺詔曰:「嗟乎!自昔晉室播遷,天下喪亂,四海不 一,以至周、齊戰爭相尋,年將三百,故割疆土者非一 所,稱帝王者非一人,書軌不同,生人塗炭。上天降鑒, 爰命於朕,用登大位,豈關人力。故得撥亂反正,偃武 修文,天下大同,聲教遠被。此又是天意欲寧區夏,所 以昧旦臨朝,不敢逸豫,一日萬幾,留」心親覽,晦明寒 暑,不憚劬勞,匪曰「朕日,蓋為百姓故也。王公卿士,每 日闕庭,刺史以下,三時朝集」,何嘗不罄竭心府,誡敕 殷勤。義乃君臣,情兼父子,庶藉百寮智力,萬國歡心, 欲令率土之人,永得安樂。不謂「遘疾彌留,至於大漸。 此乃人生常分,何足言及。但四海百姓,衣食不豐,教 化政刑,猶未盡善。興」言念此,唯以留恨。朕今年踰六 十,不復稱夭,但筋力精神,一時勞竭。如此之事,本非 為身,止欲安養百姓,所以致此。人生子孫,誰不愛念? 既為天下,事須割情。勇及秀等,並懷悖惡,既知無臣 子之心,所以廢黜。古人有言:「知臣莫若於君,知子莫 若於父。」若令勇、秀得志,共治國家,必當戮辱遍於公 卿,酷「毒流於人庶。今惡子孫已為百姓黜屏,好子孫 足堪負荷大業。此雖朕家事,理不容隱。前對文武侍 衛,具已論述。皇太子廣,地居上嗣,仁孝著聞,以其行 業,堪成朕志,但令內外群官,同心戮力,以此共治天 下,朕雖瞑目,何所復恨。但國家事大,不可限以常禮, 既葬公除,行之自昔。今宜遵用,不勞改定。凶禮所須, 纔令周事,務從節儉,不得勞人。諸州總管刺史已下, 宜各率其職,不須奔赴。自古哲王,因人作法,前帝後 帝,沿革隨時。律令格式,或有不便於事者,宜依前敕 修改,務當政要。嗚呼,敬之哉!無墜朕命。」乙卯,發喪。河 間楊柳四株無故黃落,既而花葉復生。八月丁卯,梓 宮至自仁壽宮,景子殯於大興前殿。冬十月己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