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5 (1700-1725).djvu/67

此页尚未校对

二月,高開道為部將張金樹所殺,以其地降。丁巳,幸 國子學,親臨釋奠。改大總管府為「大都督府。」吳王伏 威薨。三月戊寅,「廢尚書省六司侍郎,增吏部郎中秩 正四品,掌選事。戊戌,趙郡王孝恭大破輔公祏」,擒之, 丹陽平。夏四月庚子,大赦天下,頒行《新律令》。以天下 大定,詔「遭父母喪者聽終制。」五月,造仁智宮於宜州 之宜君縣。李世勣討徐圓朗,平之。六月辛丑,幸仁智 宮。秋七月甲午,至自仁智宮。嶲州地震山崩,江水咽 流。八月戊辰,突厥寇并州,京師戒嚴。壬午,突厥退。乙 未,京師解嚴。冬十月丁卯,幸慶善宮。「癸酉,幸終南山, 謁《老子》廟。十一月戊辰,校獵于高陵。庚午,至自慶善 宮。」

八年春二月己巳,親錄囚徒,多所原宥。夏四月,造太 和宮於終南山。六月甲子,幸太和宮。突厥寇定州,命 皇太子往幽州,秦王往并州,以備突厥。八月,并州道 總管張公謹與突厥戰於太谷,王師敗績,中書令溫 彥博沒於賊。九月,突厥退。冬十月辛巳,幸周氏陂校 獵,因幸龍躍宮。十一月辛卯,幸宜州。庚子,講武於同 官縣。改封「蜀王元軌為吳王,漢王元慶為陳王,加授 秦王」;中書令,齊王元吉侍中,天策上將府司馬宇文 士及權檢校侍中。十二月,辛酉,至自宜州。

九年春正月丙寅,命州縣修城隍備突厥。尚書左僕 射、魏國公裴寂為司空。二月庚申,加齊王元吉為司 徒。戊寅,親祠社稷。三月辛卯,幸昆明池。夏五月辛巳, 以京師寺觀不甚清凈,詔曰:「釋迦闡教,清凈為先。遠 離塵垢,斷除貪慾,所以弘宣勝業,修植善根,開導愚 迷,津梁品庶。是以敷演經教,檢約學徒,調懺身心,捨」 諸染著,衣服飲食,咸資四輩。自覺王遷謝,像法流行, 末代陵遲,漸以虧濫。乃有猥賤之侶,規自尊高;浮惰 之人,苟避徭役,妄為剃度,託號出家,嗜慾無厭,營求 不息。出入閭里,周旋闤闠。驅策田產,聚積貨物。耕織 為生,估販成業。事同編戶,跡等齊人。進違戒律之文, 退無禮典之訓。至乃親行劫掠,躬自「穿窬,造作妖訛, 交通豪猾。每罹憲網,自陷重刑,黷亂真如,傾毀妙法。 譬茲稂莠,有穢嘉苗;類彼淤泥,混夫清水。又伽藍之 地,本曰淨居,栖心之所,理尚幽寂。近代以來,多立寺 舍,不求閒曠之境,唯趨喧雜之方。繕采崎嶇,棟宇殊 拓,錯舛隱匿,誘納姦邪。或有接延鄜邸,鄰近屠酤,埃 塵滿室,羶腥盈道。徒長輕慢之心,有虧崇敬之義。且 老氏垂化,本實沖虛,養志無為,遺情物外,全真守一, 是謂元門。驅馳世務,尤乖宗旨。朕膺期馭宇,興隆教 法,志思利益,情在護持。欲使玉石區分,薰蕕有辨,長 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宜從沙汰。諸僧尼道士 女冠等,有精勤練行守戒律者,並令大寺觀居住,給 衣食,勿令乏短。其不能精進戒行者,有闕,不堪供養 者,並令罷遣,各還桑梓。所司明為條式,務依法教,違 制之事,悉宜停斷。」京城留寺三所,觀二所,其餘天下 諸州各留一所,餘悉罷之。事竟不行。六月庚申,秦王 以皇太子建成與齊王元吉同謀害己,率兵誅之。詔 立秦王為皇太子,總統萬機,大赦天下。八月癸亥,詔 傳位于皇太子,尊帝為太上皇,徙居弘義宮,改名太 安宮。貞觀八年三月甲戌,高祖讌西突厥使者於兩 儀殿,顧謂長孫無忌曰:「當今蠻裔率服,古未嘗有。無 忌上《千萬歲壽》!」高祖大悅,以酒賜太宗。太宗又奉觴 上壽,流涕而言曰:「百姓獲安,四裔咸附,皆奉遵聖旨, 豈臣之力!」於是太宗與文德皇后互進御膳,并上服 御衣物,一同家人常禮。是歲,閱武於城西,高祖親自 臨視,勞將士而還。置酒於未央宮,三品已上咸侍。高 祖命突厥頡利可汗起舞,又遣南越酋長馮智戴詠 詩,既而笑曰:「秦、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太宗奉觴上 壽曰:「臣早蒙慈訓,教以文道,爰從義旗,平定京邑。重 以薛舉武」、周世充建德皆上稟。「算,幸而剋定。三數 年間,混一區宇,天慈崇寵,遂蒙重任。今上天垂祐,時 和歲阜,遠方之人,並為臣妾,此豈臣智力,皆由上稟 聖算。」高祖大悅,群臣皆呼萬歲,極夜方罷。九年五月 庚子,高祖大漸,下詔:「既殯之後,皇帝宜於別所視軍 國大事,其服輕重,悉從漢制,以日易月,園陵制度,務 從儉約。」是日崩於太安宮之垂拱前殿。年七十。群臣 上諡曰「大武皇帝」,廟號高祖。十月庚寅,葬於獻陵。高 宗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號曰「神堯皇帝。」天寶十三 年二月,上尊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