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涯。昔宋景發言,星因退舍,魯僖納諫,饑不害人。取 鍳往賢,深惟自勵。載軫在予之責,宜降恤辜之恩,式 表殷憂,冀答昭誡。天下死罪降從流,流已下並釋放。 唯故殺人官典犯贓,主掌錢穀賊盜,不在「此限。諸州 遭水旱處,並蠲租稅。中外修造並停,五坊鷹隼悉解 放。」朕今素服避殿,徹樂減膳。近者內外臣寮,繼貢章 表,欲加徽號。夫道大為帝,朕膺此稱,祗愧已多。矧鍾 星變之時,敢議名揚之美,非懲既往,且儆將來。中外 臣寮,更不得上表奏請。表已在路,並宜速還。在朝群 臣,方岳長吏,宜各上封事,「極言得失,弼違納誨,副我 虛懷。」甲戌,以左僕射李程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壬午, 以楚州刺史嚴譽為桂管觀察使。甲申,以山南東道 節度使殷侑為太子賓客分司。貞興門外鵲巢於古 冢。丁亥,邠寧節度使李用卒。戊子,以河南尹李玨為 戶部侍郎。己丑,以金吾大將軍李直臣為邠寧節度 使。壬辰,桂管觀察使韓佽卒,以兵部侍郎裴潾為河 南尹。夏四月甲午朔。戊戌,詔將仕郎、守尚書工部侍 郎、知制誥、充翰林學士、兼皇太子侍讀、上騎都尉、賜 紫金魚袋陳夷行可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丙子, 以中書舍人敬昕為江西觀察使。戊申,前江西觀察 使羅讓卒。己酉,祕書監張仲方卒。丁卯,宰相李石奏 定《長定選格》。庚申,太原節度使李載義卒。辛酉,詔置 終南山神祠。蓬州復置蓬池二縣。五月癸亥朔。乙丑, 以東都留守裴度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使, 依前守司徒、中書令。丙寅,戶部侍郎李玨判本司事。 以浙西觀察使李德裕檢校戶部尚書,兼揚州大都 督府長史,充淮南節度使。辛未,詔以前淮南節度使 牛僧孺為檢校司空、東都留守,以蘇州刺史盧商為 浙西觀察使。壬申,上幸十六宅,與諸王宴樂,決十六 宅宮市,內官范文喜等三人以供諸王食物不精故 也。六月癸巳朔。丁酉,以成德軍節度使王元逵為駙 馬都尉,尚壽安公主。己亥,以鴻臚卿李逵為天德軍 都防禦使。庚子,吏部奏:「長定選格,請加置南曹郎中 一人,別置印一面,以新置南曹之印為文。」從之。丙午, 河陽亂,逐節度使李泳。戊申,以左金吾衛大將軍李 執方為《河陽三城》、懷州節度使。庚戌,以右金吾衛大 將軍崔珙為京兆尹。魏、博、澤、潞、淄、青、滄、德、兗、海、河南 府等州並奏蝗害稼,鄆州奏蝗得雨,自死。丁亥,以御 史中丞狄兼謨為刑部侍郎,以前京兆尹歸融為祕 書監,以給事中李翊為湖南觀察使。秋七月壬戌朔。 乙亥,以久旱徙市,閉坊門。甲申,以太府卿張賈為兗 海觀察使。詔除河北三鎮外,諸州府不得以試銜奏 官。鄆州奏:「當州先廢天平、平陰兩縣,請復置平陰縣, 以制盜賊。」從之。乙酉,以蝗旱,詔諸司疏決繫囚。己丑, 遣使下諸道巡覆蝗蟲。是日,京畿雨,群臣表賀。外州 李紳奏蝗蟲入境,不食田苗,詔書褒美,仍刻石於相 國寺。八月壬辰朔。丁酉,彗出虛、危之間。振武奏突厥 入寇營田。庚戌,詔「昭儀王氏冊為德妃,昭容楊氏冊 為賢妃。」又詔「敬宗皇帝第二子休復、第三子執中、第 四子言揚、第六子成」美等,宜開列土之封,用申睦族 之典,休復可封梁王,執中可封襄王,言揚可封氾王, 成美可封陳王,皇第二男宗儉可封蔣王。乙丑,房州 刺史盧行簡坐贓杖殺。己巳,以前湖南觀察使盧行 術為陝觀察使。甲申,詔曰:「慶成節朕之生辰,天下錫 宴,庶同歡泰。不欲屠宰,用表好生,非是信尚空門,將 希無妄之福。恐中外臣庶,不諭朕懷,廣置齋筵,大集 僧眾,非獨凋耗物力,兼恐致惑生靈。自今宴會蔬食, 任陳酺醢,永為常例。」又敕:「慶成節宜令京兆尹准上 巳、重陽例,於曲江會文武百寮,延英奉觴,宜權停。」戊 子,以尚書戶部侍郎、判度支王彥威為衛尉卿,分司 東都。冬十月辛卯朔,詔改天后所撰《三教珠英》為《海 內珠英》。戊戌,詔嘉王運、循王遹、通王諶並可光祿大 夫、檢校司空,賜勳上柱國,仍依百官例給料錢;安王 溶、潁王瀍並給料錢。庚子,慶成節,賜群臣宴於曲江, 上幸十六宅,與諸王宴樂。癸卯,宰臣判國子祭酒鄭 覃進石壁《九經》一百六十卷。時上好文,鄭覃以經義 啟導,稍折文章之士,遂奏置《五經》博士,依後漢蔡伯 喈刊碑,列於太學,創立石壁,《九經》諸儒校正訛謬。上 又令翰林勒字官唐元度復校字體,又乖師法。故《石 經》立後數十年,名儒皆不窺之,以為蕪累甚矣。戊申, 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李固言為劍南西川節度使, 依前同門下侍郎、平章事。甲寅,敕「鹽鐵、戶部、度支三 使下監院官,皆郎官、御史為之,使雖更改,院官不得 移替。如顯有曠敗,即具事以聞。」己未,以前西川節度 使楊嗣復為戶部尚書,充諸道鹽鐵轉運使。十一月 辛酉朔。壬戌,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殷侑為忠武軍 節度使。癸亥,狂病人劉德廣突入含元殿,付京兆府 杖殺。乙丑,京師地震。丁丑,興元節度使令狐楚卒。丁 亥,以刑部尚書鄭澣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己丑,契丹 朝貢。十二月庚寅朔。丙申,閣內對左右史裴素等,上 自開成初復故事,「每入閣,左右史執筆立於螭頭之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6 (1700-1725).djvu/117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