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6 (1700-1725).djvu/5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品;左右金吾上將軍,俸料次於六統軍支給。欲求致

理,必藉兼才,文武遞遷,不全限隔。自今內外文武缺 官,於文武班中量才望相參敘用。仍依故事,於本衛 量置衛兵,所司條件以聞。丁酉,義成軍節度、鄭滑觀 察等使、檢校尚書左僕射、滑州刺史、武威郡王李澄 卒。以東都畿唐、鄧汝等防禦觀察使賈耽檢校尚書 右僕射,兼滑州刺史、義成軍節度、鄭滑等州觀察使。 戊戌,以吏部侍郎崔縱檢校禮部尚書、東都留守、東 都畿唐鄧汝防禦觀察使。己亥,敕「左右衛上將軍、大 將軍並於衙內宿。乙巳,吐蕃寇好畤,京師戒嚴。李晟 部將王佖擊吐蕃於汧陽城,敗其中軍。辛亥,寇鳳翔, 李晟出師禦之,一夕而退。冬十月壬午,奏「關內、河中、 河南等道,秋夏兩稅青苗等錢,悉折納粟麥,兼加估 收糴以便民。從之。是月,李晟破吐蕃摧沙堡。十一月 甲午,冊淑妃王氏為皇后。乙未,兩浙節度使韓滉來 朝。丁酉,冊皇后王氏。是日后崩,諡曰昭德。辛丑,吐蕃 陷鹽州。壬寅,劉元佐、曲環、鄂岳盧元卿並來朝。十二 月丁巳,以韓滉兼度支、諸道鹽鐵轉運使。吐蕃陷夏 州,又陷銀州。庚申,以給事中、同平章事崔造為右庶 子。貶尚書右丞、度支元琇為雷州司戶。為韓滉誣奏, 人以為非罪,諫官屢論之。辛未,鳳翔李晟來朝。壬申, 京城畿內榷酒,每㪷榷錢一百五十文,蠲酒戶差役, 從度支奏也。

「三年春正月丙戌朔。」壬寅,以左僕射張延賞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乙巳,禮部侍郎薛播卒。辛亥,以戶部侍 郎李諫為鄂岳觀察使。壬子,以兵部侍郎柳渾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劉滋守本官,罷知政事。中書舍人、平 章事薺映貶夔州刺史。戊寅,度支鹽鐵轉運使、鎮海 軍節度、浙江東西道觀察等使、檢校左僕射、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晉國公韓滉卒,贈太傅。以果州刺史白 志真為潤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西觀察使、宣州刺 史皇甫政為越州刺史、浙東觀察使。三月庚寅,詔「今 年朝集使宜停。」丙午,鳳翔隴右元帥副兵馬使吳詵 為福建觀察使,鳳翔都虞候邢君牙為鳳翔尹、本府 團練使。丁未,制「鳳翔隴右涇原四鎮」、北庭管內兵馬 副元帥、鳳翔隴右道節度使、奉天靖難功臣、司徒、兼 中書令、鳳翔尹、上柱國、西平郡王、食實封一千五百 戶李晟可太尉兼中書令。庚戌,以晟甥元帥兵馬使 王佖為右威衛上將軍。辛亥,河東馬燧來朝。時蕃相 尚結贊使大將論《頰熱》卑辭厚意告馬燧請兩國同 盟和好。上疑其不誠,不允。故燧自將論頰熱入朝,盛 言蕃相請盟,可以保信,上乃從之,許盟於平涼。夏,四 月庚申,詔:「蕃寇雖退,疆理猶虞,安邊之策,必有良算。 宜令常參官各陳邊事,隨所見封進以聞。」入蕃使崔 翰奏,於蕃中誘問給役者,求《蕃國人馬真數》,云:凡五 萬九千餘人,馬八萬六千匹,可戰者僅三萬人,餘悉 老幼。庚午,御麟德殿,試《定難樂曲》,馬燧所獻。五月丁 亥,以侍中渾瑊為吐蕃清水會盟使,兵部尚書崔漢 衡副之。瑊與駱元光率師二萬往會盟所。丁酉,以左 丞暢悅為湖南觀察使。戊戌,左右神策、左右龍武各 加將軍一員。丙午,以嶺南節度使杜祐為尚書右丞, 以容管經略使李復為廣州刺史、嶺南節度使。蕃相 尚結贊請改會盟之所於原州之土梨樹。神策將馬 有麟奏:「土梨地多險阨,恐蕃軍隱伏,不如平涼川,其 地坦平,又近涇州。」乃改盟於平涼川。十月,東都、河南、 江陵、汴州、揚州大水,漂民廬舍。閏月乙卯,以國子司 業裴冑為潭州刺史、湖南觀察使。戊午,陜虢李泌獻 瑞麥,一莖五穗。庚申,詔省「州縣官員,上州留上佐錄 事參軍、司戶、司士各一員,中州上佐錄事參軍、司戶、 司兵各一員,下州上佐、錄事、司戶各一員,京兆、河南 兩府司錄、判司及四赤丞、簿、尉量留一半,諸赤畿縣 留令、丞、尉各一員。」時宰相張延賞請減官收俸料以 助軍討吐蕃故也。壬戌,日有黑暈,自辰及申方散。癸 亥,以荊南節度使、檢校戶部尚書、嗣曹王皋為襄州 刺史、山南東道節度、襄鄧郢安隨唐等州觀察使;以 山南東道節度使樊澤為江陵尹、荊南節度使。辛未, 侍中渾瑊與吐蕃宰相尚結贊同盟於平涼,為蕃兵 所劫,堿狼狽遁而獲免,崔漢衡已下將吏陷沒者六 十餘人。癸酉,遣使齎書以讓結贊,蕃界不受。戊寅,枉 矢墜於虛危。辛巳,以少府監盧嶽為陝虢觀察使。是 月,太白晝見,凡四十餘日。六月丙戌,以檢校司徒、侍 中馬燧為司徒、兼侍中,以贊吐蕃之盟失策而罷兵 柄也。以陝虢觀察使李泌為中書侍郎、平章事,以左 龍武將軍李自良為檢校工部尚書、太原尹、河東節 度使。乙巳,浙西觀察使白志真卒。是月,吐蕃驅鹽、夏 二州居民,焚其州城而去。七月甲寅,渾瑊自盟所來, 素服待罪,釋之。乙卯,詔:「朕頃緣興師備邊,資用不給, 遂權議減官,以務集事。近聞授官者,皆已隨牒之任, 扶老攜幼,盡室而行,俸祿未請,歸還無所。衣冠之弊, 流寓何依?其先敕所減官員,並依仍舊。初既減員,內 外咨怨。張延賞」、李泌初入相,乃諷諫官論之,故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