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左諫議大夫、知制誥吳通元為泉州司馬,給事 中竇申道州司馬。戊子,以雅王傅李翰為金吾衛大 將軍。翰前為竇參所惡,貶官,至是參敗,上遽召翰,口 授將軍,便令金吾仗上事,翌日除書方下。庚寅,以汴 州長史劉士寧為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時吳湊 行次竇水,聞其有變而還。乙未,貶中書侍郎、平章事 竇參為郴州別駕,竇申景州司戶。尋杖殺申,諸竇皆 貶。以尚書左丞趙憬、兵部侍郎陸贄為中書侍郎、同 中書門下平章事。丁酉,韋皋請「十二而稅」,以給官吏, 從之。丙午,以東都、河南、淮南、江南、嶺南、山南東道兩 稅等物,令戶部侍郎張滂主之;以河內、河東、劎南、山 南西道等財,戶部尚書、判度支班宏主之,一遵《大曆》 故事,如劉晏、韓滉分掌焉。給事中韋夏卿左遷常州 刺史,坐交諸竇也。是月,吐蕃寇雲州。五月乙卯朔,上 御宣政殿受朝。丙辰,初增稅京兆青苖,畝三錢,以給 掌閑彉騎。戊午,以光祿少卿崔穆為黔州觀察使。己 未,大風吹壞廬舍門闕。丙寅,以大理卿王胡為福建 觀察使。戊辰,初令授臺省官者各具舉主於《授官詔》。 「先是,郎官缺,左右丞舉之;御史缺大夫、中丞舉之,詔 書不具所舉。及趙憬、陸贄為相,諫議郎官不宜專於 左右丞,宜令尚書丞郎各舉其可,詔書具所舉官名, 御史亦如之,異日考殿最,以舉主能否。」從之。癸酉,平 盧淄青節度使、檢校司徒、平章事李納卒。癸未,前太 僕少卿劉士幹有罪賜死,劉元佐養子也。六月,吐蕃 寇涇州。秋七月甲寅朔,戶部尚書、判度支、蕭國公班 宏卒。以管桂觀察使齊映為洪州刺史、江西觀察使, 以翰林學士歸崇敬為兵部尚書,致仕。辛巳,大雨。八 月乙丑,以天下水災,分命朝臣宣撫賑貸。河南、河北、 山南、江淮凡四十餘州,大水,漂溺死者二萬餘人。辛 卯,以青州刺史李師古為「鄆州大都督府長史」,平盧 淄青等州節度觀察海運陸運押新羅渤海兩蕃等 使。丁未,詔「以歲凶,罷九月賜宴。」九月丁巳,韋皋攻吐 蕃之維州,獲蕃將論莽熱以獻。貶太子賓客于召江 州別駕,尋卒。乙亥,以太子賓客薛玨為嶺南節度使。 冬十月己亥,追封故皇弟遐為均王。庚戌,復命金吾 置門籍。十一月壬子朔,日有蝕之。己巳,貶右庶子姜 公輔泉州別駕。嚴震奏破吐蕃於芳州。壬申,詔自今 死刑勿決,先杖。十二月庚寅,詔賜遭水縣乏絕戶米 三十萬石。丁未,以給事中李巽為潭州刺史、湖南觀 察使。閏月癸酉,門下省奏:「郵驛條式,應給紙券,除門 下外,諸使諸州不得給往還券,至所詣州府納之,別 給俾還朝。常參官在外除授及分司假寧往來,並給 券。」從之。甲戌,牂牱、室韋、靺鞨皆遣使朝貢。 九年春正月庚辰朔,朝賀畢,上賦《退朝觀仗歸營詩》。 乙酉,劍南東川節度使王叔邕來朝。癸卯,初稅茶歲 得錢四十萬貫,從鹽鐵使張滂所奏。茶之有稅,自此 始也。甲辰,禁賣劍銅器。天下有銅山,任人採取,其銅 官買,除鑄「鏡外,不得鑄造。」二月庚戌朔。先是,宰相以 三節次宴府縣,有供帳之弊,請以宴錢分給,各令諸 司選勝宴會,從之。是日,中和節,宰相宴於曲江亭,諸 司隨便,自是分燕焉。易定留守張昇雲為義武軍節 度使。辛酉,詔復築鹽州城。貞元三年,城為吐蕃所毀, 自是塞外無堡障,犬戎入寇,既成之後,邊患息焉。三 月己亥,以駕部郎中、知制誥張式為虢州刺史。夏四 月辛酉,地震,有聲如雷,河中、關輔尤甚,壞城壁廬舍, 地裂水涌。五月庚申,廢諸州府執刀。甲辰,以義成軍 節度使、檢校右僕射賈耽為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 章事,以尚書左丞盧邁本官同平章事,以鄭州刺史 李融為滑州刺史、義成軍節度使。乙巳,韋皋奏遣軍 出西山,破吐蕃峨和城,定兼城、通鶴軍,凡平堡五十 餘所。是日,以蕃俘器杖來獻。丙戌,以門下侍郎、平章 事董晉為禮部尚書,罷知政事。甲寅,加韋皋檢校右 僕射。以司農少卿裴延齡為戶部侍郎、判度支。庚申, 以給事中李衡為戶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秋,七 月乙未,敕「縣令以四考為限,無替者宜至五考。」庚子, 以信州刺史孫公器為邕管經略使。故事,宰相秉筆 決事,每人十日一易,至是,賈耽、趙憬、陸贄、盧邁同平 章政事。百寮有所關白,更相讓而不言,始詔令旬日 秉筆,後詔每日更秉筆。劎南西川羌女國王楊立志、 哥鄰王董臥庭、白狗王羅陀忩、弱水王董避和、逋租 王弟《鄧告知》、南水王姪《尚悉曩》等六國君王自來朝 貢。六國初附吐蕃。韋皋出西山討吐蕃,故六蠻內附, 各授官敕遣之。八月庚戌,太廟、中書令、西平郡王李 晟薨,贈太師,廢朝五日。己巳,皇太子長男廣陵王淳 納妃郭氏。九月己卯,罷九日宴,以太師晟喪也。冬十 月己酉,侍中馬燧對於延英,燧足疾,詔令不拜,行仆 於地,命宦者扶持之。上謂之曰:「前日卿與太尉晟俱 來,今公獨至。」因歔欷泣下。及燧退,上送及階。癸酉,環 王國獻犀牛,上令見於太廟。十一月乙酉,日南至,上 親郊圓丘。是日,還宮,御丹鳳樓,制曰:「朕以寡德,祗膺 大寶,勵精理道,十有五年。夙夜惟寅,罔敢自逸。小大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6 (1700-1725).djvu/58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