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7 (1700-1725).djvu/101

此页尚未校对

月丙寅,烏古來貢。是月,自將南伐。九月壬辰,閱諸道 兵於漁陽西棗林淀。是月,趙延壽與晉張彥澤戰於 定州,敗之。十一月戊子朔,進圍鎮州。丙申,先遣候騎 報晉兵至,遣精兵斷河橋,晉兵退保武強。南院大王 迪輦、將軍高模翰分兵由瀛州間道以進,杜重威遣 其將節度使梁漢璋率眾來拒,與戰,大敗之,殺梁漢 璋。杜重威。張彥澤引兵據中渡橋。趙延壽以步卒前 擊,高彥溫以騎兵乘之,追奔逐北,殭屍數萬,斬其將 王清、宋彥筠墮水死。重威等退保中渡寨,義武軍節 度使李殷以城降。遂進兵夾滹沱而營,去中渡寨三 里,分兵圍之。「夜則列」騎環守,晝則出兵抄掠。復命大 內惕隱耶律朔骨里及趙延壽分兵圍守,自將騎卒 夜渡河,出其後,攻下欒城,降騎卒數千,分遣將士據 其要害。下令軍中「預備軍食,三日不得舉煙火,但獲 晉人,即黥而縱之,諸饋運見者,皆棄而走。」於是晉兵 內外隔絕,食盡勢窮。十二月丙寅,杜重威、李守貞、張 彥澤等率所部二十萬眾來降。上擁數萬騎,臨大阜 立馬以受之。授重威守太傳、鄴都留守,守貞天平軍 節度使,餘各領舊職,分降卒之半付重威,半以隸趙 延壽。命御史大夫解里、監軍傳桂兒、張彥澤持詔入 汴,諭晉帝母李氏,以安其意,且召桑維翰、景延廣先 來,留騎兵千人守魏,自率大軍而南。壬申,解里等至 汴,晉帝重貴素服拜命,輿母李氏奉表請罪。初,重貴 絕和好,維翰數諫止之,不從。至是彥澤殺維翰,紿言 自經死。詔收葬之,復其田園地宅,仍厚恤其家。甲戌, 彥澤遷重貴及其母若妻於開封府署,以控鶴指揮 使李榮督兵衛之。壬午,次赤岡。重貴舉族出封丘門, 槁索牽羊以待。上不忍臨視,命改館封禪寺。晉百官 縞衣紗帽,俯伏待罪。上曰:「其主負恩,其臣何罪!」命領 職如故。即授安叔千金吾衛上將軍。叔千出班獨立, 上曰:「汝邢州之請,朕所不忘。」乃加鎮國軍節度使,蓋 在邢嘗密請內附也。將軍康祥執景延廣來獻,詔以 牙籌數其罪凡八縶,送都道自殺。

大同元年春正月丁亥朔,備法駕入汴,御崇元殿受 百官賀。戊子,以樞密副使劉敏權知開封府,殺秦繼 旻、李彥紳及鄭州防禦使楊承勳,以其弟承信為平 盧軍節度使,襲父爵。初,楊光遠在青州求內附其子, 承勳不聽,殺其判官丘濤及弟承祚等自歸於晉,故 誅之。己丑,以張彥澤擅徙重貴開封,殺桑維翰,縱兵 「大掠,不道,斬於市。」晉人臠食之。辛卯,降重貴為崇祿 大夫、檢校太尉,封負義侯。癸巳,以張礪為平章事,晉 李崧為樞密使,馮道為太傅,和凝為翰林學士,趙瑩 為太子太保,劉煦守太保,馮玉為太子少保。癸卯,遣 趙瑩、馮玉、李彥韜將三百騎送負義侯及其母李氏。 妃、氏、妻馮氏、弟重睿、子延煦、延寶等於黃龍府 安置。仍以其宮女五十人、內宦三人、東西班五十人、 醫官一人、控鶴四人、庖丁七人、茶酒司三人、儀鸞三 人、健卒十人從之。二月丁巳朔,建國號大遼,大赦,改 元大同。升鎮州為中京。以趙延壽為大丞相兼政事 令,樞密使、中京留守,中外官僚將士爵賞有差。辛未, 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自立為帝,國號漢。詔以 耿崇美為昭義軍節度使,高唐英為昭德軍節度使, 崔廷勳為河陽軍節度使,分據要地。三月丙戌朔,以 蕭翰為宣武軍節度使,賜將吏爵賞有差。壬寅,晉諸 司僚吏、嬪御、宦寺、方技、百工、圖籍、曆象、石經、銅人、明 堂刻漏、太常樂譜、諸宮縣鹵簿法物及鎧仗,悉送上 京。磁州帥梁暉以相州降漢。己酉,命高唐英討之。夏, 四月,丙辰朔,發自汴州,以馮道、李崧、和凝、李澣、徐台 符、張礪等從行。次赤岡,夜有聲如雷,起於御幄,大星 復隕於旗鼓前。乙丑,濟黎陽渡,顧謂侍臣曰:「朕此行 有三失:縱兵掠芻粟,一也;括民私財,二也;不遽遣諸 節度還鎮,三也。」皇太弟遣使問軍前事,上報曰:「初以 兵二十萬降杜重威、張彥澤,下鎮州。及入汴,視其官 屬,具員者省之,當其才者任之。司屬雖存,官吏廢墮, 猶雛飛之後,徒有空巢,久經離亂,一至於此。所在盜 賊屯結,土功不息,餽餉非時,民不堪命。河東尚未歸 命,西路酋帥亦相黨附。夙夜以思制之之術,惟推心 庶僚,和協軍情,撫綏百姓,三者而已。今所歸順凡七 十六處,得戶一百九萬百一十八。非汴州炎熱,水土 難居,止得一年太平,可指掌而致。且改鎮州為中京, 以備巡幸。欲伐河東,姑俟別圖。」其概如此。戊辰,次高 邑,不豫。丁丑,崩於欒城,年四十六。是歲九月壬子朔, 葬於鳳山,陵曰懷陵,廟號太宗。統和二十六年七月, 上尊諡《孝武皇帝》。《重熙》三十一年九月,增諡《孝武惠 文皇帝》。

贊曰:太宗甫定多方,遠近向化,建國號,備典章。至於 釐庶政,閱名實,錄囚徒,教耕織,配鰥寡。求直言之士, 得郎君海思,即擢宣徽。嘉唐張敬達忠於其君,卒以 禮葬。輟游豫而納三剋之請,憫士卒而下休養之令。 親征晉國,重貴面縛。斯可謂威德兼弘,英略間見者 矣。入汴之後,無幾微之驕,有三失之訓。傳稱鄭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