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9 (1700-1725).djvu/8

此页尚未校对

斥者,唯李綱罪在不赦,更不放還,蓋用黃潛善計罪 綱以謝金人。置江寧府榷貨務、都茶場。丁卯,百官入 見,應迪功郎以上並赴朝參。戊辰,出米十萬斛,即杭、 秀、常、湖州、平江府損直,以糶濟東北流寓之人。金人 焚揚州。己巳,用御史中丞張澂言,罷黃潛善、汪伯彥。 以戶部尚書葉夢得為尚書左丞,澂為右丞。庚午,詔 平江、鎮江府、常、湖、杭、越州具寓居京朝官已上姓名, 以備簡拔。分命浙西監司等官募土豪守千秋垂腳、 襄陽諸嶺,以扼宣、常諸州險要。金人去揚州。辛未,詔 「御營使司唯掌行在五軍,凡邊防經制,並歸三省、樞 密。」金人過高郵軍,守臣趙士瑗棄城走潰兵。宋進犯 泰州,守臣曾班遁。壬申,罷軍期司掊斂民財者。呂頤 浩遣將陳彥渡江襲金餘兵復揚州。癸酉,靳賽犯通 州。韓世忠小校李在叛,據高郵。甲戌,黃潛善、汪伯彥 並落職。乙亥,召朱勝非赴行在,留張浚駐平江。贈陳 東、歐陽澈承事郎官有服親一人恤其家。召馬伸赴 行在,卒,贈直龍圖閣。丙子,詔士民直言時政得失。是 月,以王庶為陝西節制使、知京兆府、節制司都統制; 曲端為鄜延經略使、知延安府。張用據確山,號「《張莽》 蕩。」三月己卯朔,日中有黑子。庚辰,以朱勝非為尚書 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辛巳,葉夢得罷。以盧益為尚書 左丞,未拜,復罷為資政殿學士。御營都統制王淵同 簽書樞密院事。呂頤浩為江南東路安撫制置使、知 江寧府。壬午,詔王淵免進呈書,押本院文字。扈從統 制苗傅忿玉淵驟得君,劉正彥怨招降劇盜而賞薄。 帝在揚州,閹宦用事恣橫,諸將多疾之。癸未,傅、正彥 等叛,勒兵向闕,殺王淵及內侍康履以下百餘人。帝 登樓,以傅為慶遠軍承宣使、御營使司都統制,正彥 渭州觀察使、副都統制。傅等迫帝遜位於皇子魏國 公,請隆祐太后垂簾同聽政。是夕,帝移御顯寧寺。甲 申,尊帝為睿聖仁孝皇帝,以顯寧寺為「睿聖宮」,大赦。 以張澂兼中書侍郎,韓世忠為御營使司提舉一行 事務,前軍統制張俊為秦鳳副總管,分其眾隸諸軍。 丁亥,以東京留守杜充為資政殿大學士、節制京東 西路殿前副都指揮使,東京副留守郭仲荀進昭化 軍節度使。分竄內侍。藍珪、高邈、張去為、張旦、曾擇、陳 永錫於嶺南諸州,擇已行,傅追還,殺之。呂頤浩至江 寧。戊子,以端明殿學士,王孝迪為中書侍郎,盧益為 尚書左丞。張俊部眾八千至平江,張浚諭以決策起 兵問罪,約呂頤浩、劉光世招韓世忠來會。己丑,改元 《明受》。張浚奏乞睿聖皇帝親總要務。庚寅,百官始朝 睿聖宮。以苗傅為武當軍節度使,劉正彥為武成軍 節度使,劉光世為太尉,淮南制置使范瓊為慶遠軍 節度,湖北制置使楊惟忠加少保,張浚為禮部尚書, 及呂頤浩並赴行在。傅等以御營中軍統制吳湛、主 管步軍司,黃潛善、汪伯彥並分司衡、永州居住;王孝 迪、盧益為大金國信使。進士黃大本、吳時敏為先期 告請使。置行在都茶場。呂頤浩奏請睿聖皇帝復大 位。金人陷鄜州。癸巳,張浚命節制司參議官辛道宗 措置海舶,遣布衣馮轓持書說傅正彥。甲午,有司請 尊太后為太皇太后,不許。呂頤浩率勤王兵萬人發 江寧。乙未,再貶黃潛善鎮東軍節度副使、英州安置。 劉光世部兵會呂頤浩於丹陽。丙申,韓世忠自鹽城 收散卒至平江。張俊假兵二千,戊戌,赴行在。辛丑,傅 等以世忠為定國軍節度使,張俊為武寧軍節度使, 知鳳翔府張浚責黃州團練副使、郴州安置,俊等皆 不受。傅等遣軍駐臨平,拒勤王兵。壬寅,日中黑子沒。 盧益罷。呂頤浩至平江水,賊邵青入泗州。癸卯,太后 詔:「睿聖皇帝宜稱皇太弟,天下兵馬大元帥康」王皇 帝稱皇太姪,監國。賜傅正彥鐵券。呂頤浩、張浚傳檄 中外,討傅正彥,執黃大本下獄。乙巳,太后降旨,「睿聖 皇帝處分兵馬重事。張俊率兵發平江,劉光世繼之。」 丙午,張浚同知樞密院事,翰林學士李邴、御史中丞 鄭玨並同簽書樞密院事。呂頤浩、張浚發平江。丁未, 次吳江,奏乞建炎皇帝還即尊位。朱勝非召傅、正彥 至都堂議復辟,傅等遂朝睿聖宮。金人陷京東諸郡, 劉洪道棄青州去。撻懶以劉豫知東平府,節制河南 州郡。趙立復徐州。夏四月戊申朔,太后下詔還政,皇 帝復大位。帝還宮,與太后御前殿垂簾,詔尊太后為 隆祐皇太后。己酉,詔訪求太祖神主,以苗傅為淮西 制置使,劉正彥副之。庚戌,復《紀年》、「建炎。」命張浚知樞 密院事,苗傅、劉正彥並檢校少保。呂頤浩、張浚軍次 臨平,苗翊、馬柔吉拒戰不勝,傅、正彥引兵二千夜遁。 辛亥,皇太后撤簾,呂頤浩等入見。傅犯冨陽、新城二 縣,遣統制王德、喬仲福追擊之。癸未,朱勝非、顏岐、王 孝迪、張澂、路允迪俱罷,以呂頤浩為尚書右僕射兼 中書侍郎,李邴、尚書右丞,鄭玨簽書樞密院事。甲寅, 以劉光世為太尉,御營副使韓世忠為武勝軍節度 使,御前左軍都統制張俊為鎮西軍節度使、御前右 軍都統制。勤王所僚屬將佐,進官有差。主管殿前司 王元、《左言》並責官,英、賀州安置。樞密都承旨馬瑗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