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0 (1700-1725).djvu/10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爐山,俯瞰大江,江北曰武湖,湖之東曰「陽邏堡」,其南

岸即滸黃洲。宋以大舟扼江渡,帝遣兵奪二大舟。是 夜,遣木魯花赤張文謙等具舟楫。乙巳,遲明,至江岸, 風雨晦冥,諸將皆以為未可渡,帝不從。遂申敕將帥, 揚旗伐鼓,三道並進,天為開霽,與宋師接戰者三,殺 獲甚眾。逕達南岸,軍士有擅入民家者,以軍法從事, 凡所俘獲悉縱之。丁未,遣王沖道、李宗傑、訾郊招諭 鄂城,比至東門,矢下如雨,沖道墜馬,為敵所獲,宗傑、 郊奔還,帝駐滸黃洲。己酉,抵鄂,屯兵教場。庚戌,圍鄂。 壬子,登城東北壓雲亭,立望樓,高可五丈,望見城中 出兵,趣兵迎擊,生擒二人云「賈似道率兵救鄂,事起 倉卒,皆非精銳。」遂命官取逃民棄糧,聚之軍中,為攻 取計。戊午,順天萬戶張柔兵至,大將拔突兒等以舟 師趣岳州,遇宋將呂文德自重慶來,拔都兒等迎戰, 文德乘夜入鄂,城守愈堅。冬十月辛未朔,移駐烏龜 山。甲戌,拔突兒還自岳。十一月丙辰,移駐牛頭山。兀 良合帶略地諸蠻,由交趾歷邕、桂抵潭州,聞帝在鄂, 遣使來告。時先朝諸臣阿藍荅兒、渾都海、脫火思、脫 里赤等,謀立阿里不哥。阿里不哥者,睿宗第七子,帝 之弟也。於是阿藍荅兒發兵於漢北諸部,脫里赤括 兵於漢南諸州,而阿藍荅兒乘傳調兵,去開平僅百 餘里。皇后聞之,使人謂之曰:「發兵大事,太祖皇帝曾 孫真金在此,何故不令知之?」阿藍荅兒不能答。繼又 聞脫里赤亦至燕,后即遣脫歡愛莫干馳至軍前密 報,請速還。丁卯,發牛頭山,聲言趣臨安,留大將拔突 兒帥諸軍圍鄂。閏月庚午朔,還駐青山磯。辛未,臨江 岸,遣張文謙還,諭諸將曰:「遲六日當去鄂」,退保滸黃 洲,命文謙發降民二萬北歸。宋。賈似道遣宋京請和, 命趙璧等語之曰:「汝以生靈之故,來請和好,其意甚 善。然我奉命南征,豈能中止。果有事大之心,當請於 朝。」是日,大軍北還。己丑,至燕。脫里赤方括民兵,民甚 苦之。帝詰其由,托以憲宗臨終之命。帝察其包藏禍 心,所集兵皆縱之,人心大悅。是冬,駐燕京近郊。 中統元年春三月戊辰朔,車駕至開平,親王合丹、阿 只吉率西道諸王,塔察兒、也先哥、忽剌、忽兒、爪都率 東道諸王皆來會,與諸大臣勸進,帝三讓,諸王、大臣 固請。辛卯,帝即皇帝位,以禡禡、趙璧、董文炳為燕京 路宣慰使。陜西宣撫使廉希憲言:「高麗國王嘗遣其 世子倎入覲,會憲宗將兵攻宋,倎留三年不遣。今聞 其父已死,若立倎遣歸國,彼必懷德於我,是不煩兵 而得一國也。」帝是其言,改館倎,以兵衛送之,仍赦其 境內。夏四月戊戌朔,立中書省,以王文統為平章政 事,張文謙為左丞。以八春、廉希憲、商挺為陝西、四川 等路宣撫使,趙良弼參議司事,粘合南合、張啟元為 西京等處宣撫使。己亥,詔諭高麗國王王倎,仍歸所 俘民及其逃戶,禁邊將勿擅掠。辛丑,以即位詔天下, 詔曰:「朕惟祖宗肇造區宇,奄有四方,武功迭興,文治 多缺,五十餘年於此矣。蓋時有先後,事有緩急,天下 大業,非一聖一朝所能兼備也。先皇帝即位之初,風 飛雷厲,將大有為,憂國愛民之心,雖切於己,尊賢使 能之道,未得其人。方董夔門之師,遽遺鼎湖之泣,豈 期遺恨,竟勿克終。肆予沖人,渡江之後,蓋將深入焉。 乃聞」國中重以僉軍之擾,黎民驚駭,若不能一朝居 者。予為此懼,驛騎馳歸。目前之急雖紓,境外之兵未 戢,乃會群議,以集良規。不意宗盟,輒先推戴,左右萬 里,名王巨臣,不召而來者有之,不謀而同者皆是。咸 謂國家之大統,不可久曠,神人之重寄,不可暫虛。求 之今日太祖嫡孫之中,先皇母弟之列,以「賢以長,止 予一人。今雖征伐之間,每存仁愛之念,博施濟眾,實 可為天下主。天道助順,人謨與能,祖訓傳國,大典於 是乎在,孰敢不從。朕峻辭固讓,至於再三,祈懇益堅, 誓以死請。於是俯徇輿情,勉登大寶。自惟寡昧,屬時 多艱,若涉淵冰,罔知攸濟。爰當臨御之始,宜新弘遠 之規,祖述變通,正在今日,務施實德,不尚虛文,雖承 平未易遽臻,而饑渴所當先務。嗚呼!曆數攸歸,欽應 上天之命,勳親斯託,敢忘列祖之規?體極建元,與民 更始,朕所不逮。更賴我遠近宗族、中外文武,同心協 力,獻可替否之助也。誕告多方,體予至意。」丁未,以翰 林侍讀學士郝經為國信使,翰林待制、河源禮部郎 中劉人傑副之,使於宋。丙辰,收輯中外官吏,宣扎牌 面。遣帖木兒、李舜欽等行部考課各路諸色工匠,置 急遞鋪。乙丑,徵諸道兵六千五百人赴京師宿衛,置 互市於漣水軍。禁私商不得越境,犯者死。是月,阿里 不哥僣號於和林城西按坦河,召賈居貞、張儆、王煥、 完顏愈乘傳赴闕。五月戊辰朔,詔燕帖木兒、忙古帶 節度黃河以西諸軍。丙戌,建元中統,詔曰:「祖宗以神 武定四方,淳德御群下。朝廷草創,未遑潤色之文;政 事變通,漸有綱維之目。朕獲纘舊服,載擴丕圖,稽列 聖之洪規,講前代之定制。建元表歲,示人君萬世之 傳;紀時書王,見天下一家之義;法《春秋》之正始,體大 《易》之乾元。炳煥皇猷,權輿治道。可自庚申年五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