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0 (1700-1725).djvu/7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絕之也,故有是命。遼東賊蒲鮮萬奴僭號,改元天泰。

十一月丙辰朔,河北行尚書省侯摯入見。詔河北西 路宣撫副使田琢自濬徙其兵屯陝。戊午,樞密院進 王世安取盱眙、楚州之策,遂以世安為招撫使,與泗 州元帥府所遣人同往淮南計度其事。戊辰,夏人犯 綏德之克戎寨,官軍敗之;犯綏平,又敗之,賞有功將 士及來告捷者。參知政事徒單思忠言:「今陳言者多 掇拾細故,乞不送省,止令近侍局度其可否發遣。」上 曰:「若爾,是塞言路。凡係國家者,豈得不由尚書省乎?」 庚午,上與尚書左丞汝礪商略遣官括田賜軍之利 害,汝礪言不便者數端,乃詔有司罷其令,仍給軍糧 之半,其半給詣實之價。壬申,遣參知政事侯摯祭河 神於宜村。甲戌,移剌塔不也以軍萬人破夏人數萬 於熟羊寨。丙子,詔市民間輓車羸疾牝馬置群牧中, 以圖滋息。知臨洮府陀滿胡土門破夏人八萬於城 下。丁丑,監察御史陳規劾參知政事侯摯,上不允所 言而慰答之。庚辰,上謂宰臣曰:「朕恐括地擾民,罷其 令矣。官荒牧馬地,軍戶願耕者聽,已為民承種者勿 敓。舊例,點檢左右將軍、近侍局官、護衛承應人,秩滿 皆賜匹帛,雖所司為之製造,然不免賦取於民。近亦 罷之,止給寶券。至於朕所服御,亦以官絲付太府監 織之,自今勿復及民也。」大元兵徇彰德府,知府陀滿 斜烈死之。十二月乙酉朔,徙朔州民分屯嵐、石、隰、吉、 絳、解等州。戊子,以軍事免樞密院官朝拜。己丑,侯摯 復行尚書省於河北。庚寅,太白晝見。壬辰,詔免元日 朝賀。乙未,敕贈昭聖皇后三代官爵。太康縣人劉全 時溫、東平府民李寧謀反,伏誅。戊戌,陝西行元帥府 乞益兵,以田琢之眾隸之,仍獎諭以詔。壬寅,詔「林州 刺史唯宏與都提控從坦同經理邊事,諸將功賞次 第便宜行之。」乙巳,大元兵徇大名府。癸丑,皇太孫薨, 以殤,無祭享之制。闕二字勞民。諭宣徽院免元日親王、 公主進酒。甲寅,禮官奏:「正旦宋遣使來賀,不宜輟朝, 不舉樂,服色如常儀。」詔臨洮路兵馬都總管陀蒲胡 土門闕三字階。已下闕

四年春正月癸亥,監察御史田迥秀條陳五事。丙寅, 紅襖賊犯泰安、德、博等州,山東西路行元帥府敗之。 丁卯,諭御史臺曰:「今旦視朝,百官既拜之後,始聞開 封府報衙聲。四方多故之秋,弛慢如此,可乎?中丞福 興號素謹於官事者,當一詰之。」己巳,尚書右丞高汝 礪進左丞。庚午,大元兵收曹州。辛未,參知政事侯摯 進尚書右丞。壬申,太原元帥監軍烏古論德升招其 民降,比者得四千三百三十餘人。癸酉,詔賜故皇太 孫諡曰「沖懷。」更定捕獲偽造寶券者官賞。乙亥,以殿 前都點檢皇子遂王守禮為樞密使,樞密使濮王守 純為平章政事。己卯,立遂王守禮為皇太子。庚辰,詔 免逃戶租。壬午,言者請遣官勸農,至秋成考其績以 甄賞。宰臣言:「民恃農以生,初不待勸,但寬其力,勿奪 其時而已。遣官不過督州縣,計頃畝,嚴期會而已,吏 卒因為姦利,是乃妨農,何名為勸?」上是其言,不遣。二 月甲申朔,日有食之,上不視朝。詔皇太子控制樞密 院事。大元兵圍太原。乙酉,以信武將軍、宣撫副使永 錫簽樞密院事,權尚書右丞。皇太子既總樞務,詔有 司議典禮,以金鑄「撫軍」之寶授太子,啟稟之際用之。 平章政事高琪表乞致仕,不允。召樞密院官問所以 備禦之策。丁亥,以河東南路宣撫使胥鼎為樞密副 使、權尚書左丞,行省於平陽。鼎方抗表求退,詔勉諭 就職,因有是命。行省左丞相僕散端先亦告老,遣太 醫往鎮護視其疾。戊子,宰臣以皇太子既立,服御儀 物悉與已受冊同,今邊事未寧,請少緩冊寶之禮,從 之。戊戌,免親王、公主長春節入賀致禮。己亥,大元兵 攻下霍山諸隘。甲辰,命參知政事李革為修奉太廟 使,禮部尚書張行信提控修奉社稷。權祔肅宗神主 於世祖室,奉始祖以下神主於隨室,祭器「以瓦代銅, 獻官以公服行事,供帳等物並從簡約。」庚戌,詔「凡死 節之臣籍其數,立廟致祭。」壬子,任國公瑋薨,輟朝。是 月,同知觀州軍州事張開復河間府、滄、獻等州,并屬 縣十有三,表請赦旁郡脅從之臣。又請以宣撫司空 名宣敕二百道付之,從權署補,仍以糧繼其軍食。詔 樞密措畫。三月乙卯,以將修太廟,遣李革奏告祖宗 神主於明俊殿。丁巳,曲赦中都、河北等路。議軍戶給 地事。乙丑,延州刺史溫撤可喜上疏言,「皇太子宜選 正人為師保。」丙寅,長春節,宋遣使來賀。己巳,以將修 社稷,遣太子少保張行信預告。滄州經略副使張文 破趙福,復恩州。丙子,曲赦遼東路。己卯,處士王澮以 右諫議大夫復遷中奉大夫、翰林學士,仍賜詔褒諭。 庚辰,復邢州,捷至。夏四月己丑,陝西行省來報,秦州 官軍破妖賊趙用、劉高二之捷,遣官鞫單州防禦使 僕散倬之罪,罷其城單州之役。癸巳,張開奏復清州 等十有一城。詔遷官兩階,賞將士有差。甲午,改賜皇 太子名守緒。詔諭陝西路軍民。丙申,河北行省侯摯 言:「比商販粟渡河,官遮糴其什八,商遂不行,民飢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