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4 (1700-1725).djvu/107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一百六十九卷目錄

 帝統部藝文

  正統論二首     宋歐陽修

  魏論            前人

  梁論            前人

  正統論三首       蘇軾

  論正閏           周密

  正統辨         元陶宗儀

  正統論二首     明方孝孺

皇極典第一百六十九卷

帝統部藝文按正閏迄無定說茲部所採概入藝文不立總論祇各存其說以備參考

《正統論上》
宋·歐陽修

《傳》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統。」正者所以正天 下之不正也;統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由不正與 不一,然後正統之論作。堯舜之相傳,三代之相代,或 以至公,或以大義,皆得天下之正,合天下於一。是以 君子不論也。其帝王之理得,而始終之分明故也。及 後世之亂,僭偽興而盜竊作,由是有居其正而不能 合天下於一者,周平王之有吳、徐是也。有合天下於 一而不得居其正者,前世謂秦為「閏」是也。由是正統 之論興焉。自漢而下至於西晉,又推而下之為宋、齊、 梁、陳。自唐而上至於後魏,又推而上之則為劉漢、石 趙、苻秦。其帝王之理舛,而始終之際不明,由是學者 疑焉,而是非又多不公。自周之亡,迄於顯德,實千有 二百一十六年之間,或理或亂,或取或傳,或分或合, 其理不能一概。大抵其可疑之際有三:「周秦之際也, 東晉、後魏之際也,五代之際也。」秦親得周而一天下, 其跡無異禹湯,而論者黜之,其可疑者一也;以東晉 承西晉則無終,以隋承後魏則無始,其可疑者二也。 五代之所以得國者雖異,然同歸於賊亂也。而前世 議者,獨以梁為偽,其可疑者三也。夫論者何?為疑者 設也。堯、舜、三代之始終,較然著乎萬世而不疑,固不 待論而明也。後世之有天下者,帝王之理或舛,而始 終之際不明,則不可以不疑。故曰:「由不正與不一,然 後《正統》之論作也。」然而論者眾矣,其是非予奪所持 者各異,使後世莫知夫所從者,何哉?蓋於其可疑之 際,又挾自私之心,而溺於非聖之學也。自西晉之滅, 而南為東晉、宋、齊、梁、陳,北為後魏、北齊、後周。隋私東 晉者曰「隋得陳,然後天下一」,則推其統曰晉、宋、齊、梁、 陳。隋私後魏者曰「統必有所受」,則推其統曰「唐受之 隋,隋受之後周,後周受之後魏。」至其甚相戾也,則為 《南史》者詆北,為《北史》者詆南,此自私之偏說也。自古 王者之興,必有盛德以受天命,或其功澤被於生民, 或累世積漸而成王業,豈偏名於一德哉?至於湯、武 之起,所以救弊拯民,蓋有不得已者,而曰「五行之運 有休王,一以彼衰,一以此勝」,此曆官術家之事,而謂 帝王之興必乘五運者,繆妄之說也,不知其出於何 人。蓋自孔子歿,周益衰亂,先王之道不明,而人人異 學,肆其怪奇放蕩之說,後之學者不能卓然奮力而 誅絕之,反從而附益其說,以相固結。故自秦推五勝, 以水德自名,由漢以來,有國者未始不由於此說,此 所謂溺於非聖之學也。惟天下之至公大義,可以祛 人之疑,而使人不得遂其私。夫心無所私。疑得其決。 則是非之異論息而正統明。所謂「非聖人之說」者。可 置而勿論也。

《正統論下》

「凡為正統之論者,皆欲相承而不絕,至其斷而不屬, 則猥以假人而續之,是以其論曲而不通也。」夫居天 下之正,合天下於一,斯正統矣;堯、舜、夏、商、周、秦、漢、唐 是也。始雖不得其正,卒能合天下於一。夫一天下而 居正,則是天下之君矣,斯謂之正統可矣,晉、隋是也。 天下大亂,其上無君,僭竊並興,正統無屬。當是之時, 奮然而起,並爭乎天下,有功者強,有德者王,威澤皆 被於生民,號令皆加乎當世,幸而以大并小,以強兼 弱,遂合天下於一,則大且強者,謂之「正統」,猶有說焉。 不幸而兩立不能相并,考其跡則皆正,較其義則均 焉,則正統者將安予奪乎?東晉、後魏是也。其或終始 不得其正,又不能合天下於一,則可「謂之正統乎?」魏 及五代是也。然則有不幸而丁其時,則正統有時而 絕也。故正統之序,上自堯、舜,歷夏、商、周、秦、漢而絕。晉 得之而又絕,隋、唐得之而又絕。自堯、舜以來,三絕而 復續。惟有絕而有續,然後是非公、予奪當而正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