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4 (1700-1725).djvu/13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諸侯。及聖德既隆,萬國宗戴,稱號隨本,不復更立。唯

商人屢徙,改號曰殷,然猶兼行,不廢始基之號。故《詩》 云:「殷商之旅」,此其義也。國家雖統北方廣漠之土,逮 於陛下,應運龍飛,雖曰舊邦,受命維新。以是登國之 初,改代曰魏,慕容永亦奉進魏土。夫魏者大名,州之 上國,斯乃革命之徵驗,利「見之元符也。臣愚以為宜 號為魏道。」武從之。於是稱魏。

北齊

文宣帝受魏禪仍魏封號曰齊

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魏武定八年三月辛酉,進封 齊王。夏五月戊午,即皇帝位於南郊,柴燎告天曰:「魏 帝以卜世告終,上靈厭德,欽若昊天,允歸大命,以禪 於臣洋。敬簡元辰,升壇受禪,肆類上帝,以答萬國之 心,永隆嘉祚,保祐有齊,以被於無窮之祚。」

北周

孝閔帝受魏禪仍魏封號曰周

按《周書孝閔帝本紀》,魏恭帝三年十二月丁亥,魏帝 詔以岐陽之地封帝為周公,庚子,禪位於帝。元年「春 正月辛丑,即天王位。戊申,詔曰:『上天有命,革魏於周。 致予一人,受茲大號』。」

文帝受周禪仍周封號曰隋

按:《隋書文帝本紀》:「周大象二年五月,靜帝即位,九月, 封高祖為隋國公。大定元年二月,周帝禪位於隋。」

高祖受隋禪仍周封號曰唐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按《玉堂鑑綱》,「帝祖虎仕西 魏有功,封隴西公。父昺,於周世封唐公,淵襲爵,隋末 起兵,受恭帝禪,國號唐。」

中宗嗣聖七年太后臨朝稱制改國號曰周即武后天授元年

按《唐書武后本紀》,后專寵與政。高宗崩,皇太子即位, 尊后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光宅元年二月戊午,廢皇 帝為廬陵王幽之。天授元年九月壬午,改國號周。 按《通鑑綱目》:「嗣聖七年,侍御史傅游藝上表,請改國 號曰周,賜皇帝姓武氏。太后不許,擢游藝為給事中。 於是百官宗戚百姓合六萬餘人俱上表如游藝所 請」,太后可之,御則天樓赦天下,以《唐》為「周。」

神龍元年中宗復即帝位復國號曰唐

按《唐書中宗本紀》:「中宗即皇帝位,皇太后臨朝稱制。 嗣聖元年正月,廢居於均州,又遷於房州。聖曆二年, 復為皇太子。太后老且病。神龍元年正月,張柬之等 以羽林兵討亂,甲辰,皇太子監國。丙午,復於位。二月 甲寅,復國號唐。」

後梁

太祖開平元年建國號曰梁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紀》:「開平元年夏四月甲子,皇帝 即位,國號梁。」

後唐

莊宗同光元年即皇帝位仍國號曰唐

按,《五代史唐莊宗本紀》:「同光元年夏四月己巳,皇帝 即位,國號唐。」

按《通鑑綱目》:唐莊宗同光四年夏四月,有司議即位 禮,李紹真、孔循以為唐運已盡,宜自建國號。監國問 左右:「何謂國號?」對曰:「先帝賜姓於唐,為唐復讎,故稱 唐。今梁朝之人不欲殿下稱唐耳。」監國曰:「吾年十三, 事獻祖,獻祖以吾宗屬,視吾猶子,又事武皇。先帝垂 五十年,經綸攻戰,未嘗不預。武皇之基業,則吾之基 業也,先帝之天下則吾之天下也,安有同家而異國 乎?」李琪曰:「若改國號,則先帝遂為路人,梓宮安所托 乎?不惟殿下不忘三世舊君,吾曹為人臣者能自安 乎?前代以旁支入繼多矣,宜用嗣子柩前即位之禮。」 眾從之。監國服斬衰於柩前即位,百官縞素。既而御 袞冕受冊,百官吉服稱賀。

後晉

高祖天福元年建國號曰晉

按《五代史晉高祖本紀》:「天福元年十一月丁酉,皇帝 即位,國號晉。」

按《遼史太宗本紀》:天顯十一年冬十月甲子,封敬瑭 為晉王。丁卯,召至賜坐,上從容語之曰:「吾三千里舉 兵而來,一戰而勝,殆天意也。觀汝雄偉弘大,宜受茲 南土,世為我舊輔。」遂命有司設壇晉陽,備禮冊命。十 一月丁酉,冊敬瑭為大晉。

後漢

高祖建國號曰漢

按《五代史漢高祖本紀》。不載按《遼史太宗本紀》。「大 同元年二月辛未,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自立 為帝,國號漢。」

按《通鑑綱目》:「漢高祖天福十二年,晉主知遠入大梁, 諸鎮多降,始改國號曰漢,仍稱天福年曰。余未忘晉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