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4 (1700-1725).djvu/69

此页尚未校对

樂乎?當高祖提秦之民於千萬丈不測深淵中,置之 於平地,若示之以三王之政,革之以三王之化,鼓之 以三王之號令,明之以三王之律度,民有不肯從之, 乃曰:「不如在千萬丈不測深淵中之樂邪?」吾未之信 也。當乎天下初定也,民未有富兼貧,民未有彊凌弱, 民未有眾吞寡,民未「有大并小,因定之經界,因為之 井田。民有爭乎國未有巡行之費,國未有兵眾之動, 國未有土木之耗,因為之什一之法,因立之中正之 道。」國闕用乎封建以域之,射鄉以仁之,庠序以教之, 養老以厚之。秦之民不為漢之民,為三王之民也。民 不見漢之政,見三王之政也。伊尹俾其君不及堯、舜, 其心媿恥,若撻於市。湯去堯舜數百年矣,而又承桀 之大亂,其時固亦澆漓矣,且能以堯舜致其君。曹參、 陸賈、叔孫通乃獨不能以三王之道事於漢,使漢不 及三王,誠可罪也。或曰:「漢之輔政者,前有蕭、張,中有 平、勃,後有霍光、魏相公孫、博陽侯韋賢父子,而獨責 於賈與通暨曹相國,不亦偏乎?」曰:「《易》之《革》曰:『天地革 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君子以治曆 明時」,《鼎》曰「『君子以正位凝命』。當高祖定天下,乃革去 故鼎取新之日也。曹參、陸賈、叔孫通,正當君子以治 曆明時,正位凝命之際也。」會其時,乘其際,不能創制 度、明律令,以垂萬世法,適當其罪也。至於後世,法令 已定矣,條章已著矣,制度「已行矣,朝廷循之已慣習 矣,而遽更之,得無亂乎?富者已連田兼地矣,彊已凌 弱矣,眾已吞寡矣,大已并小矣,而遽正之以經界,居 之以井田,民肯從乎?後嗣奢縱日作,土木不息,內畜 嬪侍,外耽畋遊,殫天下之力猶供億不足,而遽行中 正之道,取什一之賦,罷關市,開山澤,國其不乏乎?」故 晁錯請削國地而被誅,仲舒請限民田而不用,霍光 魏相公孫韋賢博陽侯,雖有其才,豈復能為漢家革 制度乎?適不當其時也。故吾罪曹參、陸賈、叔孫通也。

《武王論》
蘇軾

武王克殷,以殷遺民封紂子。武庚祿父使其弟管叔 鮮、蔡叔度相祿父治殷。武王崩,祿父與管、蔡作亂,成 王命周公誅之,而立微子於宋。蘇子曰:武王非聖人 也。昔者孔子蓋罪湯武,顧自以為殷之子孫而周人 也,故不敢然,數致意焉。曰:「大哉,巍巍乎堯舜也,禹吾 無間。然。」其不足於湯武也亦明矣。曰:「武盡美矣,未盡」 善也。又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 謂至德也已矣。伯夷、叔齊之於武王也,蓋謂之弒君。 至恥之不食其粟,而孔氏與之,其罪武王也甚矣。此 孔子之家法也。世之君子,苟自孔子,必守此法,國之 存亡,民之死生,將於是乎在,其孰敢不嚴?而孟軻始 亂之曰:「吾聞武王誅獨夫紂,未聞弒」君也。自是學者 以湯、武為聖人之正,若當然者,皆孔氏之罪人也。使 當時有良史如董狐者,南巢之事必以叛書,牧野之 事必以弒書,而湯、武,仁人也,必將為法受惡。周公作 《無逸》曰:「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茲四 人迪哲。」上不及湯,下不及武王,亦以是哉!文王之時, 諸侯不求而自至,是以受命稱王,行天子之事。周之 王不王,不計紂之存亡也。使文王在,必不伐紂,紂不 見伐而以考終,或死於亂。殷人立君以事周,命為二 王後以祀殷,君臣之道,豈不兩全也哉?武王觀兵於 孟津而歸,紂若不改過,則殷人改立君。武王之待殷, 亦若是而已矣。天下無主,有聖人者出而天下歸之, 聖人「所不得辭也。而以兵取之,而放之,而殺之,可乎?」 漢末大亂,豪傑並起,荀文若聖人之徒也,以為非曹 操莫與定海內,故起而佐之,所以與操謀者,皆王者 之事也。文若豈教操反者哉?以仁義救天下,天下既 平,神器自至,將不得已而受之,不至不取也。此文王 之道,文若之心也。及操謀九錫,則文若死之。故吾嘗 以文若為聖人之徒者,以其才似張子房而道似伯 夷也。殺其父,封其子。其子非人也,則可,使其子而果 人也,則必死之。楚人將殺令尹子南,子南之子棄疾 為王馭士,王泣而告之。既而殺子南。其徒曰:「行乎?」曰: 「吾與殺吾父,行將焉入?」「然則臣王乎?」曰:「棄父事讎,吾 弗忍也。」遂縊而死。武王親以黃鉞斬紂,使武庚受封 而不叛,豈復人也哉!故武庚之必叛,不待智者而後 知也。武王之封武庚,蓋亦不得已焉耳。殷有天下六 百年,賢聖之君六七作,紂雖無道,其故家遺俗未盡 滅也。三分天下有其二,殷不伐周,而周伐之,誅其君, 滅其社稷,諸侯必有不悅者,故封武庚以慰之,此豈 武王之意哉?故曰:「武王非聖人也。」

《平王論》
前人

蘇子曰:「周之失計,未有如東遷之謬也。自平王至於 亡,非有大無道者也。頾王之神聖,諸侯服享,然終以 不振,則東遷之過也。昔武王克商,遷九鼎於洛邑,成 王、周公復增營之。周公既沒,蓋君陳、畢公更居焉,以 重王室而已,非有意於遷也。周公欲葬成周,而成王 葬之畢,此豈有意於遷哉?今夫富民之家,所以遺其 子孫者,田宅而已。不幸而有敗,至於乞假以生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