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4 (1700-1725).djvu/86

此页尚未校对

帝紀部雜錄

《述異記》:「南海中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昉按:盤 古氏,天地萬物之祖也,然則生物始於盤古。

《嬾真子成湯既沒》,太甲元年注云:「太甲,太丁之子,湯 之孫也。太丁未立而卒,及湯沒而太甲立,稱元年,惟 元祀十有二年。乙丑,伊尹祠於先王。」注云:「成湯崩,踰 月,太甲即位,奠殯而告。」據此文意,則成湯之後,中間 別無君也。然《孟子》云:「湯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 四年,太甲顛覆湯之典刑,伊尹放之於桐。」據此,則中 間又有兩君矣。《史記》:「湯崩,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 太丁之弟外丙,是為帝外丙。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 丙之弟仲壬,是為帝仲壬。帝仲壬即位四年,崩,伊尹 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湯適長孫也。」以此考之, 然則《書》所謂「成湯既沒,太甲元年」者,蓋為伊尹欲明 言成湯之德以訓嗣王,故須先言成湯既沒,非謂中 間無二君也。而《注》誤認此語,遂失之。當以《孟子》《史記》 為正。

鄭樵《通志》:「按鄭元曰:『周公避居之初,是武王崩後三 年,成王生十三年矣。居東二年,成王年十四矣。迎周 公返而居攝,成王年十五矣。七年致政,成王年二十 一矣。故金縢註云:『文王十五生,武王九十七而終。終 時武王八十三矣,於文王受命為七年,後六年伐紂, 後二年有疾瘳後二年崩,崩年九十三矣。周公以武 王崩後三年出,五年秋復返居攝,四年作《康誥》,五年 作《召誥》,七年作《洛誥》伐紂』』」,至此十六年也。作《康誥》時, 成王年十八,《洛誥》時年二十一也,即政時年二十二。 然則成王以文王終,明年生也。又按王肅《金縢》注云: 「文王十五而生,武王九十七而終。」時受命九年,武王 八十三矣。十三年伐紂,明年有疾,時年八十八矣。九 十三而崩,以冬十二月,其明年稱元年。周公攝政,遭 流言,作《大誥》而《東征》;二年克武庚,殺管叔,三年而歸。 制禮作樂,出入四年,至六年而成。七年營洛邑,作《康 誥》《召誥》《洛誥》,致政成王。然則文王崩之年,成王已三 歲,武王八十一而生成王。武王崩時,成王已十三,周 公攝政七年而致政,成王年二十也。明年即政,年二 十一也。又按《尚書大傳》敘周公居攝曰:一年救亂,二 年克商,三年踐奄,四年建侯於衛,五年營成周,六年 制禮作樂,七年致政。又按《左傳》曰:「成王定鼎於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汲冢紀年》曰:「西周二百五十七 年,通東周遍,合七百之數。」《三統歷》西周三百五十二 年,并東周八百餘年。

朱子《古史餘論》《舜紀》所論三事,其一許由者是已,然 當全載史遷本語,以該卞、隨、務光之流,不當但斥一 許由而已也。然太史公又言箕山之上有許由冢,則 又明其實有是人,亦當世之高士,但無堯讓之事耳。 此其曲折之意,蘇子亦有所未及也。其一,瞽象殺舜, 蓋不可知其有無,今但當知舜之負罪引慝號泣,怨 「慕,象憂亦憂,象喜亦喜,與夫小杖則受,大杖則走,父 母欲使之,未嘗不在側,欲求殺之,則不可得而已耳」, 不必深辯瞽象殺舜之有無也。其一舜、禹避朱、均而 天下歸之,則蘇子慮其避之足以致天下之逆,至益 避啟而天下歸啟,則蘇子又議其避之為不度而無 恥。於是凡《孟子》史遷之所傳者,皆以為誕妄而不之 信,今固未暇質其有無。然蘇子之所以為說者,類皆 以世俗不誠之心度聖賢,則不可以不之辯也。聖賢 之心,淡然無欲,豈有取天下之意哉?顧辭讓之發,則 有根於所性而不能已者,苟非所據,則雖巵酒豆肉 猶知避之,況乎秉權據重,而天下有歸己之勢,則亦 安能無所惕然於中,「而不遠引以避之哉?避之而彼 不吾釋,則不獲已而受之,何病於逆?避之而幸其見 舍,則固得吾本心之所欲,而又何恥焉?惟不避而強 取之,乃為逆;偃然當之而彼不吾歸,乃可恥耳。」如蘇 子之言,則是凡世之為辭讓者,皆陰欲取之,而陽為 遜避,是以其言反於事實,至於如此,而不自知其非 也。舜、禹之事,世固不以為疑,今不復論。至《益》之事,則 亦有不能無惑於其說者。殊不知若太甲賢而伊尹 告歸,成王冠而周公還政,宣王有志而共和罷,此類 多矣。當行而行,當止而止,而又何恥焉?蘇子蓋賢共 伯而尚何疑於益哉?若曰「受人之寄則當遂有之,而 不可歸,歸之則為不度而無恥」,則是王莽、曹操、司馬 懿父子之心,而楊堅夫婦所謂騎虎之勢也,乃欲以 是而語聖賢之事,其亦誤矣。

《宜齋野乘》:《說苑》載鮑白令之對始皇曰:「天下官則讓 賢,家則世繼。」故曰:「五帝以天下為官,三王以天下為 家。」今觀《帝王世紀》云:「黃帝次妃女節生少昊。」則少昊 乃黃帝子也。是傳位於子自黃帝始,而非起於夏禹。 《家語五帝德》及《書序》注《史顓帝紀》并《通曆》皆云:顓帝 為昌意子,則亦黃帝孫也。是少昊傳位於姪。《史記》《家 語》皆云:「帝嚳祖元囂,父蟜極。」又《高辛紀》注、《書序》注與 《帝王世紀》載嚳為黃帝曾孫,則顓帝傳位於從姪。《大 戴禮》并《史記》云:「帝嚳下妃生摯」,則高辛又傳位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