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4 (1700-1725).djvu/88

此页尚未校对

也。期王不王者,霸王也。」

觀微子:舜禹之未受禪也,初無得天下之心也;其既 受禪也,初無利天下之心也。憂以天下而不以身,此 所以出乎萬物之表而介然無累,故曰「巍巍。」

《玉堂鑑綱》:胡一桂曰:「三皇之號,昉於《周禮》,外史掌三 皇五帝之書,而不指其名。其次則見於秦博士,有天 皇、地皇、人皇之議。秦去古未遠,三皇之稱,此或庶幾。 漢孔安國《序書》,以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三墳》,少昊、 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五典,不知何本。蓋《孔子家語》 自伏羲下皆稱曰帝。《易大傳》《春秋內外傳》有黃帝、炎」 帝之稱,《月令》有「帝太昊帝炎帝、帝黃帝」,亦足以表先 秦,未嘗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也。至宋五峰胡氏 直斷以孔子《易大傳》以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為五帝, 不信傳而信經,其論始定。然三皇之號不可泯也,則 亦以天皇、地皇、人皇言之。蓋混沌初開,先有天而後 有地,則氣化而人生焉。《皇極經世書》以《元經會》所謂 「天開於子,地闢於丑,人生於寅。」至寅始為開物之初 意。三皇之號,由此而稱也。

又曰:「唐虞之時,泰和之景象也。禹啟之世,亨通之嘉 會也。夏商之末造,其天時肅殺之秋乎!湯武適當其 時,革命之舉,不容不順乎天而應乎人矣。是故天之 道生於春,長於夏,肅殺於秋,謂肅殺非天之道不可 也。聖人之道,揖遜於唐虞,家傳於夏禹,放伐於商周, 謂放伐非聖人之道亦不可。聖人初何嘗容心於其」 間哉?「與時偕行」而已。「布昭聖武」之湯,即「克寬克仁」之 主;「我武惟揚」之武,即「作民父母」之元。后曾謂湯、武果 有異於堯、舜、禹之道哉?觀四時則知天,觀天則知聖 人矣。

趙弼曰:「《外紀》載伏羲人首蛇身,神農人身牛首」,夫羲、 農二聖,乃繼天立極之君,開物成務之祖,顧乃有此 怪異之貌乎?《史》載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四年,神農在 位一百四十年,當時天下諸侯北面而朝,咸遵其制 度,稟其命令也。豈有蛇身牛首之怪異,坐天位之上, 主宰天下,此不足信也明矣。

《日知錄》:《史記·周本紀》:「厲王出奔於彘,厲王太子靜匿 召公之家。周公、召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共和十四 年,厲王死於彘,二相乃共立太子靜為王。」以二相為 共和,非也。《汲冢紀年》:「厲王十二年,出奔彘。十三年,共 伯和攝行天子事,號曰共和。二十六年,王陟於彘。周 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為王,共伯和歸其國。」此即《左 氏》「王子朝」所謂「諸侯釋位,以間王政」者也。但其言共 伯歸國者未合。古者無天子之世,朝覲訟獄必有所 歸。《呂氏春秋》言:共伯和修其行,好賢仁,周厲之難,天 子曠絕,而天下皆來請矣。按:此則天下朝乎共伯,非 共伯至周而攝行天子事也。共伯不以有天下為心, 而周公、召公亦未嘗奉周之社稷而「屬之他人,故周 人無易姓之嫌,共伯無僭王之議。蓋其秉道以終,得 全神養性之術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