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5 (1700-1725).djvu/10

此页尚未校对

皇帝、

按:《唐書德宗本紀》云云。

興元元年詔去聖神文武尊號

按《唐書德宗本紀》:興元元年正月癸酉,去「聖神文武 號。」

按《舊唐書德宗本紀》,「興元元年春正月癸酉朔,上在 奉天行宮受朝賀,詔曰:立政興化,必在推誠,忘己濟 人,不吝改過。朕嗣服丕搆,君臨萬邦,失守宗祧,越在 草莽。不念率德,誠莫追於既往,永言思咎,期有復於 將來。明徵其義,以示天下。小子懼德不嗣,罔敢怠荒。 然以長於深宮之中,暗於經國之務,積習易溺,居安 忘危,不知稼穡之艱難,不恤征戍之勞苦,致澤靡下 究,情不上通」,事既壅隔,人懷疑阻。猶昧省己,遂用興 戎,徵師四方,轉餉千里,賦車籍馬,遠近騷然。行齎居 送,眾庶勞止,力役不息,田萊多荒,暴令峻於誅求,疲 民空於「杼軸,轉死溝壑,離去鄉里,邑里丘墟,人煙斷 絕。天譴於上而朕不寤,人怨於下而」朕不知,馴致亂 階,變起都邑。賊臣乘釁,肆逆滔天,曾莫愧畏,敢行陵 偪。萬品失序,九廟震驚,上累於祖宗,下負於蒸庶,痛 心靦面,罪實在予,永言愧悼,若墜泉谷。賴天地降祐, 神祇協謀,將相竭誠,爪牙宣力,群盜斯屏。皇維載張, 將弘遠圖,必布新,令朕晨興夕惕,惟省前非。乃者公 卿百寮,用加虛美,以《聖神文武》之號,被《蒙暗》寡昧之 躬,固辭不獲,俯遂群議。昨因內省,良所瞿然。自今已 後,中外書奏,不得言《聖神文武》之號。

貞元五年百寮請復尊號不許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貞元五年十 月,百寮累上表請復徽號。詔曰:「三省來章,彌用兢惕, 載崇大號,何以當之?前者示懷,蓋非沖讓,尚勞敦請, 豈所宜然。卿等博達古今,列於朝右,思弘獻贊,共致 太和,豈以虛名,重予不德。再三循復,增恧於懷。想悉 深衷,勿更陳請。」

貞元六年,百寮僧道請上《貞元聖神文武皇帝》尊號, 不許。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德宗本紀》,貞元 六年冬十月己亥,文武百寮、京城道俗,抗表請上徽 號。詔曰:「朕以春夏亢旱,粟麥不登,朕精誠祈禱,獲降 甘雨,既致豐穰,告謝郊廟。朕倘因禋祀而受徽號,是 有為為之,勿煩固請也。」

順宗永貞元年八月憲宗即位十二月群臣請上尊號不許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順宗永貞元 年八月,禪位於憲宗。十二月辛酉,宰臣文武百寮等 請上太上皇及皇帝尊號表曰:「臣聞帝堯之禪虞舜 也,業歸于異代;漢祖之尊太上也,禮循乎虛名。未有 履尊極而捨萬乘之榮,奉晨昏而傳七廟之重。斯則 堯圖非遠,漢道未全。倬然冠洪名而超古昔者,孰若 今之盛也?」伏惟皇帝陛下誕受聖姿,欽膺寶曆,自天 生德,與神合契。近者太上皇恭默在疚,禪授未行,萬 國注心,思堯言以致理,群生屬望,渴聖人之利見。陛 下忠感於天地,孝達於神明,成堯舜之內禪,固邦家 之景命。功莫盛於配天,孝莫大於寧親,讓莫高於傳 聖。故太上皇釋天下之負,所以成其讓;「陛下受宗祧 之寄,所以保其功。惟文王為無憂,惟武王為善繼。夏 祀永固,周命惟新。巍巍蕩蕩,固無德而稱矣。」又聞皇 帝之道,必體於至公;稱號所加,不私於為己。將體元 以立政,必紀年以垂號。伏願肇茲獻歲,允極鴻名,發 揮元功,眧示景化,則太上皇之德,可表于徽冊;陛下 之孝,克施於寰海。然後「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仰東海 者知聖化之深,躋南山者願聖人之壽。臣等不勝大 願,請上太上尊號曰應乾聖壽太上皇,請上陛下尊 號曰文武大聖孝德皇帝。因三正之慶會,鼓萬國之 歡心,奉寶冊以薦鴻徽,率群臣而朝上日。然後退自 問寢,列茲充庭,先陳教孝之儀,方受慶君之禮,斯實 邦家之耿光也,古今之絕典也。雖朝賀有次,已稟於 綸言;而徽號所尊,益勤于俞詔,兆人懇願,罔不顒然。」 憲宗詔答曰:「太上皇至道光於唐虞,至仁合於天地。 卿等虔述休德,祗獻鴻名,循省再三,允符朕志。朕獲 守寶位,丕承睿訓,雖嚴恭寅畏,不敢怠遑,而澤未洽 於群生,理未臻於皇極,遽言徽號,何以當之?雖嘉乃 誠,難遂來請。其《上獻太上皇尊號》,宜依所奏。」

憲宗元和元年群臣請上尊號不許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元和元年十 二月甲戌,宰臣及百僚表請上尊號曰文武聖德皇 帝,不許。」

元和三年。正月癸巳。群臣上尊號曰睿聖文武皇帝 按《唐書憲宗本紀》云云。

元和十四年,加上尊號曰《元和聖文神武法天應道 皇帝》。

按《唐書憲宗本紀》:元和十四年七月「己丑,群臣上尊 號曰元和聖文神武法天應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