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5 (1700-1725).djvu/18

此页尚未校对

上尊號,不允。二月癸卯,三上表,不允。」

按《揮麈後錄》:「開寶九年正月,上應天廣運一統太平 聖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帝以汾晉未平,不欲 號一統,詔罷之。至三月,晉王群臣復上應天廣運立 極居尊聖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卒不受。」

太宗太平興國三年上尊號曰應運統天聖明文武皇帝

按《宋史太宗本紀》:「太平興國三年八月甲戌,群臣請 上尊號曰應運統天聖明文武皇帝,許之。十一月丙 申,祀天地於圜丘,大赦,御乾元殿受尊號。」

太平興國六年,加上尊號曰《應運統天睿文英武大 聖至明廣孝皇帝》。

按《宋史太宗本紀》,「六年冬十月癸酉,群臣三奉表上 尊號曰應運統天睿文英武大聖至明廣孝皇帝,許 之。十一月辛亥,祀天地於圜丘,大赦,御乾元殿受尊 號,內外文武加恩。」

雍熙元年群臣表上尊號不許

按《宋史太宗本紀》,雍熙元年九月「壬戌,群臣表三上 尊號曰『應運統天睿文英武大聖至仁明德廣孝皇 帝,不許。宰相叩頭固請,終不許』。」

端拱二年上尊號曰法天崇道文武皇帝詔去文武二字

按《宋史太宗本紀》,端拱二年十二月「庚申,詔令四方 所上表祇稱皇帝,群臣請復尊號,不許。辛酉,上法天 崇道文武皇帝詔去『文武』二字,餘許之。」

按《揮麈後錄》:端拱二年十二月庚申,詔自前所上尊 號並宜省去,今後四方所上表只稱皇帝。宰相呂蒙 正等固以為不可,上曰:「『皇帝』二字本難兼稱,朕欲稱 王,但嫌與諸王同耳。」宰相又上表請改上尊號為法 天崇道文武皇帝,後詔省去「文武」二字。

淳化元年受法天崇道文武皇帝尊號

按《宋史太宗本紀》,「淳化元年春正月戊寅朔,減京畿 繫囚流罪以下一等,改元,內外文武官並加勳階爵 邑,中書舍人、大將軍以上各賜一子官,賜鰥寡孤獨 錢,除逋負,受尊號。」

按《揮麈後錄》:「淳化元年三月,上法天崇道文武皇帝。 淳化三年,群臣請加上尊號,不許。」

按《宋史太宗本紀》:淳化三年九月乙卯,群臣上尊號 曰「法天崇道明聖仁孝文武皇帝,凡五表,終不許。」

至道元年群臣請加上尊號不許

按《宋史太宗本紀》:至道元年十二月「甲戌,群臣奉表 加上尊號曰『法天崇道上聖至仁皇帝,凡五上,不許』。」

真宗咸平二年上尊號曰崇文廣武聖明仁孝皇帝按宋史真宗本紀咸平二年八月乙卯群臣上尊號曰崇文廣武聖明仁孝皇帝丁巳大宴崇德殿始作

樂十一月丙戌,「御朝元殿受尊號冊。丁亥,賜群臣帶 服、鞍馬、器幣有差。」

咸平五年八月,群臣三表上尊號,不允。

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按《揮麈後錄》:「咸平五年八月,上崇文廣武應道章德 聖明仁孝皇帝。」

景德二年九月癸亥群臣三表上尊號不允

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按《揮麈後錄》:「景德二年九月,上崇文廣武應乾尊道 聖明仁孝皇帝。」

大中祥符元年六月辛亥群臣表上尊號曰崇文廣武儀天尊道寶應章感聖明仁孝皇帝

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大中祥符三年。八月丁卯。群臣五表上尊號。不許 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按《揮麈後錄》:「大中祥符三年七月,上崇文廣武儀天 尊道寶應章感欽明上聖至德仁孝皇帝。」

大中祥符五年閏十月丙子,群臣上尊號曰「崇文廣 武感天尊道應真佑德上聖欽明仁孝皇帝。」

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大中祥符九年八月壬辰,群臣請受尊號冊寶,表五 上,從之。

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天禧元年春正月辛亥御天安殿受冊號

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按《揮麈後錄》:「天禧元年正月,上崇文廣武感天尊道 應真佑德上聖欽明仁孝皇帝。」

天禧三年,又受尊號。

按《宋史真宗本紀》:三年秋七月壬申,群臣表上尊號 曰「體元御極感天尊道應真寶運文德武功上聖欽 明仁孝皇帝。」十一月丁丑,御天安殿,受尊號冊。

乾興元年二月癸卯上尊號曰應天尊道欽明仁孝皇帝

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仁宗天聖二年十一月丁酉百官上尊號曰聖文睿武仁明孝德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