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5 (1700-1725).djvu/31

此页尚未校对

帝號部總論

《淮南子》。

《本經訓》

「帝者體太一,王者法陰陽,霸者則四時,君者用《六律》。 秉太一者,牢籠天地,彈壓山川,含吐陰陽,伸曳四時, 紀綱八極,經緯六合,覆露照導,普汜無私,蠉飛蠕動, 莫不仰德而生。」「陰陽」者,承天地之和,形萬殊之體,含 氣化物,以成埒類,贏縮卷舒,淪於不測,終始虛滿,轉 于無原。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出入 「有時,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柔,不離其理。六律」 者,生之與殺也,賞之與罰也,予之與奪也,非此無道 也。故謹于權衡準繩,審乎輕重,足以治其境內矣。是 故「體太一者,明于天地之情,通于道德之倫,聰明燿 于日月,精神通于萬物,動靜調于陰陽,喜怒和于四 時,德澤施于方外,名聲傳于後世,法陰陽者,德與天 地參,明與日月並,精與鬼神總,戴圓履方,抱表懷繩, 內能治身,外能得人,發號施令,天下莫不從風,則四 時者,柔而不脆,剛而不」「寬而不肆,肅而不悖,優柔 委從,以養群類,其德含愚而容不肖,無所私愛。用六 律者,伐亂禁暴,進賢而退不肖,扶撥以為正,壞險以 為平,矯枉以為直」,明於禁舍開閉之道,乘時因勢,以 服役人心也。帝者不體陰陽則侵,王者不法四時則 削,霸者不節六律則辱,君者失準繩則廢。故小而行 大,則滔窕而不親;大而行小,則陿隘而不容,貴賤不 失其體,而「天下治」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深察名號》

治天下之端在審辨大,辨大之端在深察名號。名者, 《大理》之首章也。錄其首章之意,以窺其中之事,則是 非可知,逆順自著,其幾通于天地矣。是非之正,取之 逆順;逆順之正,取之名號;名號之正,取之天地,天地 為名號之大義也。古之聖人謞而效天地謂之號;鳴 而命施謂之名。名之為言,鳴與命也;號之為言,謞而 效也。謞而效天地者為號,鳴而命者為名。名號異聲 而同本,皆鳴號而達天意者也。「天不言」,使人發其意; 「弗為」,使人行其中。名則聖人所發天意,不可不深觀 也。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號為天子者,宜視天 如父,事天以孝道也。

深察王號之大意,其中有五科,皇科、方科、厈科、黃科、 往科。合此五科以一言謂之王。王者皇也,王者方也, 王者厈也,王者黃也,王者往也。是故王意不普大皇, 則道不能正直而方;道不能正直而方,則德不能厈 運周遍;德不厈運周遍,則美而不黃;美而不黃,則四 方不能往。四方不能往,則不可全于王。故曰「天覆無 外,地載兼愛,風行令而一其威,雨布施而均其德,王 術之謂也。」

深察君號之大意,其中亦有五科:元科、原科、權科、溫 科、群科。合此五科以一言謂之君。君者元也,君者權 也,君者溫也,君者群也。是故君意不比于元,則動而 失本,動而失本,則所為不立,所為不立則不效于原, 不效于原則自委舍,自委舍則化不行;用權于變,則 失中適之宜,失中適之宜,則道不平,德不溫,道不平, 德不溫則眾不親安,眾不親安則離散不群,離散不 群則不全于君。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為名。名者,聖 人之所以真物也。名之為言真也。故凡百譏有黮黮 者,各反其真,則黮黮者還昭昭耳。欲審曲直,莫如引 繩;欲審是非,莫如引名。名之審于是非也,猶繩之審 于曲直也。詰其名實,觀其離合,則是非之情不可以 相讕已。

冊府元龜

《尊號》

「古者盛德之君。若三皇五帝皆典籍之所述也。夏商 而下降號稱王秦并天下始兼三五而建號然後尊 極之名著矣。歷代而下尊而不易時或因革理非沿 襲踵事增華其流彌盛乃至傾臣子之將順頌君上 之徽美守闕上書備物典策所以極光大之稱流景 鑠之懿也。若乃欽明文思溫恭允塞堯舜之德垂于」 緗素至于濬哲之后據天下之圖受三靈之命億兆 欣戴,中外款附功崇德鉅,仁深澤廣。繇是從人之欲 順帝之則擁神休而尊明號,亦何讓焉。

帝號部藝文一

《上應天神龍皇帝冊文》
唐·李嶠

「維神龍三年歲次丁未九月丙寅朔五日庚子,具官 某及文武群官等,謹昧死再拜稽首奉冊言:『爰是厥 初,肇興司牧,皇矣無極,蒸哉察道。莫不因時適變,改 物殊徽。推五運而陟崇高,步三微而膺曆數。天地人 皇之立稱,始別洪荒;唐虞夏帝之君尊,漸詳文質。姬 水以推輪發號,烈山以斲耒增名。然後仁被德宣,功 昭業遠,歷訪前古,茲為舊式。我大唐受乾坤之睠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