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7 (1700-1725).djvu/55

此页尚未校对

嫌其義異者,正以惻隱者相似故也。是以閔元年,何氏云「復發傳者,嫌繼未踰年君,義異故也。明當隱之如一」 是也。

成公元年

《春秋》: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大全張氏曰:雖無王命,而有父命,故書即位。《傳》例,承國於先君,則得書即位,以別於內,復無所承者。

襄公元年

《春秋》: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穀梁傳》:「繼正即位,正也。」

昭公元年

《春秋》: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大全茅堂胡氏曰:「子野毀而卒穆叔方言昭公有童心,不可立。然則昭公受誰之命乎?其書即位者,有子野之命矣,故穆叔雖不欲而不能止也。」

《穀梁傳》:「繼正即位,正也。」

重發《傳》者,嫌繼子野非正,故明之。

定公元年

《春秋》:「元年春,王。」

公之始年,而不書「正月」,公即位在六月故。凡新君初立,必於歲首元日,朝正於廟,因即改元正位,百官以序,國史因書於策云:「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也。其或國有事,故不得行即位之禮。國史亦書「元年春,王正月」,見此月公應即位,而有故不得。隱、莊、閔、僖四公,元年無事,而空書「春,王正月」,其義也。此年不書正月者,公即位在六月故也。《傳》稱「昭公喪及壞隤」,公子宋先入,則正月之時,定公猶從昭公之喪,在於乾侯,未入魯竟,國內無君,不是即位闕禮,故不須書「正月」也。

《公羊傳》:「定何以無正月?正月者,正即位也。定無正月 者,即位後也。」

雖書「即位」於六月,實當如莊公有正月。今無正月者,昭公出奔國當絕,定公不得繼體奉正,故諱為微辭,使若即位在正月後,故不書正月。

即位何以後?昭公在外,得入不得入,未可知也。曷為 未可知?在季氏也。定、哀多微辭,主人習其讀而問其 傳,則未知己之有罪焉爾。

《穀梁傳》:「不言正月,定無正也。定之無正,何也?昭公之 終,非正終也。」

死在外故。釋曰:「非正終」,案桓公之薨於齊,與乾侯不異。莊公不即位而書正月何?解?以十八年如齊,至即薨,薨而當歲即入,入而莊公繼位,行既殯踰年之禮,但以先君殺而後立,不忍行即位之禮。今昭公前年薨,今年喪入,定公既殯,不居正月之前,欲行即位,非踰年之始。非始非正,故未得即位,不得比之莊公。

「定之始」,非正始也。昭無正終,故定無正始。不言即位, 喪在外也。

《胡傳》:「元年必書正月,謹始也。定何以無正月?昭公薨 于乾侯,不得正其終。定公制在權臣,不得正其始。魯 于是曠年無君,《春秋》欲謹之而不可也。季氏廢太子 衍及務人而立公子宋。宋者,昭公之弟,其主社稷,非 先君所命,而專受之于意如者也,故不書正月,見魯 國無君,定公無正,主人習其讀而問其傳,則未知己」 之有罪焉耳。

大全薛氏曰:「元年書正,以正其始。昭公已卒,定公未克踐祚,是昭公之末世,未得為定公之始年也。」沙隨程氏曰:「定公未立,先書元年,春者,追書也。」汪氏曰:「秦以前皆踰年即位,漢惠以後,即位於先君即世之年,然猶踰年改元。自漢帝禪即位,改元於昭烈崩之次月,厥後皆一年二君而兩建元矣。然《朱子綱目》必大書先」君之年,分注嗣君之改元,以為君臣父子之教,所關甚大,皆取法於《春秋》踰年改元之意。此年雖定公未即位,而追書「元年春」者,以昭公已薨,則是年實嗣君之年,不可不書元年春,亦猶晉建武元年。愍帝既廢,元帝始於三月即晉王位,而《綱目》追書建武元年春正月也。

公即位

《春秋》:「夏六月癸亥,公之喪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

定公不得以正月即位,失其時,故詳而日之。

《公羊傳》:「癸亥,公之喪至自乾侯」,則曷為以戊辰之日, 然後即位?正棺於兩楹之間,然後即位。子沈子曰:「定 君乎國,然後即位。」即位不日,此何以日?錄乎內也。

內事詳錄,善得五日變禮,或說危不得以踰年正月即位,故日「主書」者,重五始也。解云:書日所以得變禮者,癸亥之日,公喪乃至,戊辰之日,然後君即位,象五日殯訖即位之禮,故錄日以明之,言其變而合禮矣。

《穀梁傳》:「殯然後即位也。定無正,見無以正也。踰年不 言即位,是有故公也;言即位,是無故公也。即位,授受 之道也。先君無正終,則後君無正始也。先君有正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