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7 (1700-1725).djvu/92

此頁尚未校對
考證

按:《漢書成帝本紀》:「河平四年夏六月,山陽火生石中。」

改元為《陽朔》《陽朔》元年三月赦天下。

應劭曰:「時陰盛陽微,故改元曰陽朔,欲陽之蘇息也。」師古曰:「應說非也。朔,始也,以火生石中,言陽氣之始。」

陽朔五年改為鴻嘉元年共四年

按:《漢書成帝本紀》「鴻嘉元年。」改元月日不載

鴻嘉五年改為永始元年共四年

按:《漢書成帝本紀》,「永始元年。」改元月日不載

永始五年改為元延元年共四年

按:《漢書成帝本紀》:「元延元年。」改元月日不載

元延五年改為綏和元年共二年

按:《漢書成帝本紀》,「綏和元年。」改元月日不載

綏和二年四月哀帝即位改明年為建平元年共四年按漢書哀帝本紀綏和二年四月丙午即皇帝位建平元年改元月日不載

哀帝建平二年六月改為太初元年八月詔除之

按《漢書哀帝本紀》,建平二年夏六月,待詔夏賀良等 言,「赤精子之讖,漢家歷運中衰,當再受命,宜改元易 號。」詔曰:「漢興二百載,歷數開元,皇天降非材之佑,漢 國再獲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基事之元 命,必與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為太初 元年,號曰陳聖劉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為度。」八 月,詔曰:「待詔夏賀良等建言改元易號,增益漏刻,可 以永安國家。朕過聽賀良等言,冀為海內獲福,卒亡 嘉應。皆違經背古,不合時宜。六月甲子制書,非赦令 也,皆蠲除之。」賀良等反道惑眾,下有司。皆伏辜。 建平五年,改為元壽元年。共二年

按:《漢書哀帝本紀》:「元壽元年。」改元月日不載

元壽二年九月平帝即位改明年為元始元年共五年按漢書平帝本紀元壽二年九月辛酉即皇帝位元始元年改元月日不載

平帝元始五年十二月孺子嬰即位安漢公莽居攝改明年為居攝元年共二年

按《漢書王莽傳》:「元始五年十二月,平帝崩,莽選廣戚 侯子嬰,年二歲,託以為卜相,最吉。是月,前煇光、謝囂 奏,武功長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圓下方,有丹書著石, 文曰:『告安漢公莽為皇帝』。莽使群公以白太后,太后 曰:『此誣罔天下,不可施行』。」太保舜謂太后:「『事已如此, 無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又莽非敢有他,但欲居攝 以重其權,填服天下耳。」太后聽許。舜等即共令太后 下詔曰:「蓋聞天生眾民,不能相治,為之立君以統理 之。君年幼稚,必寄託而居攝焉,然後能奉天施而成 地化,群生茂育。《書》不云乎:『天工人其代之』。其令安漢 公居攝踐祚,如周公故事。」明年,改元曰居攝。

孺子嬰居攝三年改為初始元年一年

按《漢書王莽傳》:「居攝三年十一月甲子,莽上奏太后 曰:『陞下至聖,遭家不造,遇漢十三世三七之阸,承天 威命,詔臣莽居攝,受孺子之託,任天下之寄。臣莽兢 兢業業,懼於不稱。宗室廣饒侯劉京上書言:七月中, 齊郡臨淄縣昌興亭長辛當一暮數夢曰:『吾天公使 也。天公使我告亭長曰:『攝皇帝當為真』。即不信,吾此 亭中當有新井』』。」晨起視亭中,誠有新井,入地且百尺。 十一月壬子,直建冬,至巴郡石牛。戊午,雍石文皆到 於未央宮之前殿。臣與太保安陽侯舜等視天風起, 塵冥。風止,得銅符帛圖於石前,文曰:「天告帝符,獻者 封侯。」承天命,用神。令騎都尉崔發等視,說及前孝哀 皇帝建平二年六月甲子,下詔書,更為太初元將元 年。案其本事,甘忠可、夏賀良讖書臧蘭臺。臣莽以為 元將元年者,大將居攝改元之文也,於今信矣。《尚書· 康誥》:「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此周公居攝稱王 之文也。《春秋》隱公不言即位,攝也。此二經周公、孔子 所定,蓋為後法。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臣莽敢不承用。臣請共事神祇宗廟,奏言「太皇太后、 孝平皇后皆稱假皇帝。其號令天下,天下奏言事毋 言攝。」以居攝三年為初始元年,漏刻以百二十為度, 用應天命。臣莽夙夜養育,隆就孺子,令與周之成王 比德宣明太皇太后威德於萬方,期於富而教之。孺 子加元服,復子明辟,如周公故事。奏可。

後漢

光武帝中興即皇帝位建元為建武元年共三十一年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建武元年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禋于六宗望于群神其祝文曰皇天上

「帝,后土神祇,眷顧降命,屬秀黎元,為人父母,秀不敢 當。」群下百辟,不謀同辭,咸曰:「王莽篡位,秀發憤興兵, 破王尋、王邑於昆陽,誅王郎、銅馬於河北,平定天下, 海內蒙恩,上當天地之心,下為元元所歸。《讖記》曰:『劉 秀發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秀猶固辭,至於再, 至於三。群下僉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於 是建元為建武,大赦天下。

「建武三十二年」改為「中元元年。」共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