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9 (1700-1725).djvu/10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二百三十三卷目錄

 聖學部總論

  易經乾卦

  書經虞書大禹謨 商書仲虺之誥 說命下

  詩經周頌敬之

  禮記學記

  賈誼新書修政語

  後漢書樊準傳

  朱子大全集行宮便殿奏劄

  真德秀大學衍義堯舜禹湯文武之學 商高宗周成王之學 漢高文武

  宣之學 漢光武明帝唐三宗之學 漢魏陳隋唐數君之學

  性理大全聖學

皇極典第二百三十三卷

聖學部總論

易經

《乾卦》

《文言》曰:「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

程傳聖人在下,雖巳顯而未得位,則「進德修業」而已。

書經

《虞書大禹謨》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蔡傳人心易私而難公,故危;道心難明而易昧,故微。惟能精以察之,而不雜形氣之私;一以守之,而純乎義理之正,道心常為之主,而人心聽命焉,則危者安,微者著,動靜云為,自無過不及之差,而信能執其中矣。

《商書仲虺之誥》

予聞曰:「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好問則裕, 自用則小。

蔡傳言「隆師好問」,則德尊業廣,自賢自用者,反是謂之自得。師者,真知己之不足,人之有餘,委心聽順而無拂逆之謂也。

《說命下》

《說》曰:「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于古訓乃有獲。事不 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

大全呂氏曰:學問之博,貴有實用,非徒為觀美也。大而建立大經,經綸大義,彌綸大化,至于贊天地化育,皆所謂建事也。此所謂有用之學,否則所聞雖多,亦奚以為? 陳氏《雅言》曰:「求多聞者,建事之本;而學古訓者,明理之要。」

「惟學遜志,務時敏」,厥修乃來。允懷于茲,道積于厥躬。

蔡傳「遜其志如有所不能,敏于學如有所不及,虛以受人,勤以勵己」,則其所修如泉始達,源源乎其來矣。大全呂氏曰:「為學之初,先要虛心下氣,方能受天下之善,若氣高,則便與為學工夫相背。」

惟斆學半念,終始典于學,厥德修罔覺。

蔡傳言教人居學之半,蓋「道積厥躬者體之立,斆學于人者用之行。兼體用,合內外,而後聖學可全也。

監于先王成憲,其永無愆。」

蔡傳言德雖造于罔覺,而法必監于先王。先王成法,子孫之所當守者也。《孟子》言「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亦此意。大全陳氏經曰:「自遜志」至「典學」,乃學之次序;「監先王成憲」,乃學之準的。

詩經

《周頌敬之》

「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陟降 厥士,日監在茲。維予小子,不聰敬止。日就月將,學有 緝熙于光明。」

朱註成王《受群臣之戒》而述其言。大全慶源輔氏曰:「不聰,知有所不及之事;不敬,行有所未至之事。日就,就事上言,『月將就大本上言。成王自知其知與行皆有所未至,故欲勉學問,庶幾日于事上有所就,月于本上有所將,繼續不已,以至于光明也』。」

禮記

《學記》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 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 乎?」

陳註化民成俗,必如唐虞之於變時雍乃為至耳。然則舍學何以哉?此乃大學之道明德新民之事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 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其此之謂乎。

陳註《建國君民》謂建立邦國以君長其民也。「教學為先」,以立教立學為先務也。

賈誼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