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9 (1700-1725).djvu/2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銀三萬兩,會子十萬貫,太上云:「此無用錢處,不須得。」

上再三奏請,止受三分之一。未初,雪大下,正是臘前, 太上官家大喜云:「今年正欠些雪,可謂及時。」太上云: 「雪卻甚好,但恐長安有貧者。」上奏云:「已令有司比去 年倍數支散矣。」太上亦命提舉官於本宮支撥官會, 照朝廷數目發下臨安府,支散貧民一次。又移至明 遠樓,張燈進酒。節使吳琚進喜雪《水龍吟》詞云:「紫皇 高宴仙臺,雙成戲擊璚苞碎。何人為把,銀河水翦,甲 兵都洗。玉樣乾坤,八荒同色,了無塵翳。喜冰消太液, 暖融鳷鵲,端門曉、班初退。聖主憂民深意。轉鴻鈞、滿 天和氣。太平有象,三宮二聖,萬年千歲。雙玉杯深,五 雲樓迥,不妨頻醉。細看來、不是飛花,片片是、豐年瑞。」 太上大喜,賜鍍金酒器二百兩,細色緞匹、復古殿香 羔兒「酒等」,太后命本宮歌板色歌此曲進酒,太上盡 醉。一更後,宣轎兒入便門,上親扶上輦還宮。

《貴耳集》:德壽丁亥降聖,遇丙午慶八十壽皇,講行慶 禮,上尊號,周益公當國,差官撰冊文。讀冊,擬楊誠齋、 尤延之各撰一本,預先進呈。益公與誠齋鄉人借此 欲除誠齋一侍從,為潤筆冊文,壽皇披閱至再,即宣 諭益公:「楊之文太聱牙,在御前讀時生受,不若用尤 之文溫潤。」益公又思所以處誠齋,奏為讀冊官。壽皇 云:「楊江西人,聲音不清,不若移作奉冊。」壽皇過內奏 冊寶儀節,及行禮官讀至楊某,德壽作色曰:「楊某尚 在這裡,如何不去?」壽皇奏云:「不曉聖意。」德壽曰:「楊某 殿冊內比朕作晉元帝,甚道理?」楊即日除江東漕。誠 齋由是薄憾益公。

《三朝野史》:四月初八日,謂太后憲崇節。初九日度宗 乾會節。賈似道命司封郎中黃蛻作致語,中有一聯 云:「聖母神子,萬壽無疆,亦萬壽無疆;昨日今朝,一佛 出世,又一佛出世。」滿朝搢紳皆喜之。

《玉海》:陳良祐因會慶節摭唐太宗事百二十條,議其 當否,目曰《會慶萬年》。《金鑑錄》上之。

《教坊記》:「聖壽樂舞衣雜皆各繡一大窠,皆隨其衣製, 純縵衫下纔及帶,若短汗衫者以籠之,所以藏繡窠 也。」

《金史路伯達傳》:「伯達為尚書禮部員外郎,兼翰林修 撰,敕與張行簡進讀陳言文字。先是,右丞相襄奏移 賀天壽節于九月一日,伯達論列,以其非時。平章政 事張汝霖、右丞劉璋及臺諫亦皆言其不可。下尚書 省議,伯達曰:『上始即政,當行正信之道。今易生辰,非 正以始,四方非信。且賀非其時,是輕禮重物也』。」 《明寶訓》:「洪武二年九月己酉,太祖聖誕日,朝罷,退御 便殿,謂侍臣曰:『朕昔喪親,適值艱難之際。今富有天 下,不能為一朝之養,此終身之痛也。朕昨夢見吾親, 聚處之歡,一如平生。蓋父母子孫,本同一氣,精神所 格,有感必應,孰謂幽明異途耶』?侍臣曰:『此陛下孝誠 感通,形諸夢寐,非偶然也』。」

明《昭代典則》:洪武五年九月,聖壽前一日,中書右丞 相汪廣洋率百官請行慶賀禮。上曰:「朕已令罷此禮, 卿等其體朕懷,勿賀。」時高麗國王王顓遣同知密直 司事成揆進表稱賀,并遣版圖判書林完賀皇太子 千秋節,貢金、銀、龍盞、龜、貝、玳瑁之屬。詔中書諭其王 繼,今聖壽節、千秋節俱免慶賀禮。自是,每歲聖節之 日,齋居素食,不受朝賀。

《名山藏典謨記》:洪武十三年六月,群臣請今年天壽 聖節受百官朝賀,不許。又請「制曰:『父母劬勞,昊天罔 極,當生之日,痛心無已,所以奉祀靜居,無敢歌歡。卿 等數云天下太平』,及朕年高,固請稱賀。今不違群情, 毋致過奢,惟儀是肅。在外諸司五品以上者聽表賀, 明歲為始。」

《大政紀》:「永樂九年四月丁未,萬壽聖節,上御奉天殿 受朝賀,宴文武群臣及外國朝使。」

《名山藏典謨記》:「永樂二十年四月癸卯,萬壽節,禮部 請賀。上曰:『朕不獲祗拜宗廟,兼念從征士卒之苦,何 樂於心』。」

二十二年四月壬戌,萬壽聖節,車駕次赤城,禮部請 賀。上曰:「朕方勞于師」,

嘉靖十六年七月,免萬壽節賀。禮部固請。上曰:「天戒 謹身未葺,內奉先方修建。先靈未妥,聖母暫居宮城, 外宮未就,且病未愈也。朕歲歲生辰,卿等體朕意毋 賀。」

三十二年七月,禮部為二王請入賀萬壽。上曰:「未命 攝祭,其待明秋!」自是,萬壽節,禮部為二王請賀,皆不 許。建生辰醮于雷壇。上諭禮部:「朕丕承父天母地洪 眷大道。帝師匡扶內宄,殛滅外寇;平寧,恩祐加隆。茲 月下旬及八月初旬高元等壇修《景慶》等儀,其毋違 怠,以為民先!」

《永陵編年史》:「嘉靖三十三年,吏部選郎楊載鳴以行 取疏上。時安慶府推郭來朝當給由,并奉聖壽表入 京,道聞行取報,即棄表歸。巡按劾其不敬,因及任內 貪暴狀。帝謂選郎欺蔽為奸,謫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