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9 (1700-1725).djvu/31

此页尚未校对

事上之心

《太甲上》:「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書曰:『先王顧諟 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社稷宗廟,罔不祗肅。天監 厥德,用集大命,撫綏萬方』。」

蔡傳伊尹言:「湯常目在是天之明命,以奉天地神祗、社稷宗廟,無不敬肅,故天視其德,用集大命,撫安萬邦。」

王惟庸罔念,聞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 旦,旁求俊彥,啟迪後人。」

蔡傳先王於昧爽之時,洗濯澡雪,大明其德,坐以待旦而行之。

《太甲中》,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協于下,惟明 后先王子惠困窮,民服厥命,罔有不悅,並其有邦厥 鄰。乃曰:『徯我后,后來無罰』。」

蔡傳此言「湯德」所以協下者。

《微子之命》,「乃祖成湯,克齊聖廣淵。皇天眷佑,誕受厥 命。撫民以寬,除其邪虐,功加于時,德垂後裔。」

蔡傳「齊」則無不敬,聖則無不通。「廣」,言其大,「淵」,言其深也。大全呂氏曰:「齊聖廣淵,當於此識湯之全體。湯克寬克仁,代虐以寬,則其開六百年基業,正在於寬。」

按《呂氏春秋異用》篇:「湯見祝網者置四面,其祝曰:『從 天墜者,從地出者,從四面來者,皆離吾網』。湯曰:『嘻!盡 之矣。非桀,其孰為此也』?湯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 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 其犯命者』。」漢南之國聞之,曰:「湯之德及禽獸矣。」四十 國歸之。

按《淮南子修務訓》:「湯夙興夜寐,以致聰明。輕賦薄斂, 以寬民氓。布德施惠,以振困窮。弔死問疾,以養孤孀。 百姓親附,政令流行。」

按《帝王世紀》:湯自伐桀後,大旱七年,殷史卜曰:「當以 人禱。」湯曰:「吾所為請雨者民也,若必以人禱,吾請自 當。」遂齋戒,翦髮斷爪,以己為牲,禱於桑林之社,大雨 方數千里。

按《通鑑前編》:「湯以身禱於桑林之野,祝曰:『無以予一 人之不敏,傷民之命』。」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與?民失 職與?宮室崇與?女謁盛與,苞苴行與,讒夫昌與?言未 已,大雨方數千里。」

帝太甲

按《書經太甲》中: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 嗣王歸于亳。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 不類,欲敗度,縱敗禮,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猶可違; 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師保之訓,弗克于厥初。尚賴 匡救之德,圖惟厥終。」

蔡傳《太甲》「昔之迷,今之復,昔之晦,今之明。」如日月昏食,一復其舊,而光采炫燿,萬景俱新。

中宗太戊

按《書經無逸》:周公曰:「我聞曰:昔在殷王中宗,嚴恭寅 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寧。肆中宗之享國,七 十有五年。」

按《通鑑前編》:太戊立伊陟為相。亳有祥桑榖,共生於 朝,一暮大拱。太戊懼,問於伊陟。伊陟曰:「臣聞妖不勝 德,帝之政其有缺與?帝其修德。」太戊從之,大修先王 之德。三日而祥桑枯死,殷道復興,諸侯咸歸之。

高宗武丁

按《書經·無逸》:「其在高宗時,舊勞于外,爰暨小人。作其 即位,乃或亮陰,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 寧,嘉靖殷邦。至于小大,無時或怨。」肆高宗之享國五 十有九年。

帝祖甲

按《書經無逸》:「其在祖甲,不義惟王,舊為小人作。其即 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鰥寡。」肆祖 甲之享國三十有三年。

武王

按《書經泰誓》上:「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百姓 有過,在予一人。」 《泰誓下》:「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 無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無良。」

大全林氏曰:「聖人至誠畏懼之心充實於中,則發於言,自然如此,非有一毫作偽于其間也。」

按《禮記·文王世子》:文王有疾,武王不說,冠帶而養。文 王一飯亦一飯,文王再飯亦再飯,旬有二日乃間。 按《尚書大傳》:紂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 間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聞之,愛人者兼其屋上之 烏;不愛人者,及其咠餘。何如』?」武王曰:「不可。」召公曰:「臣 聞之,有罪者殺,無罪者活。咸劉厥敵,毋使有餘烈,何 如?」武王曰:「不可。」周公曰:「臣聞之,各安其宅,各田其田, 毋故毋私。惟仁之親,何如武王曠乎?若天下之已定。」 遂入殷,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發鉅橋之粟,散鹿 臺之財,歸頃宮之女。而民知方曰:「王之于仁人也,死 者封其墓,況于生者乎?王之于賢人也,亡者表其閭, 況于在者乎?王之于財也,聚者散之,況」于《復籍》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