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0 (1700-1725).djvu/29

此页尚未校对

有「看冰輪清似鏡」之句,世宗以為類中秋詩,改云「愛 看金蓮明似月。」一清疏謝,以為曲盡情景,不問可知 為元宵作矣。嘗與閣臣費宏等賡唱,張桂忌而阻之, 以為雕蟲小技,不足勞聖慮。然是時館閣大臣皆乏 黼黻之才,不能有光聖學,誠可歎也。

神宗天藻飛翔,留心翰墨,每㩦大令《鴨頭九帖》,虞世 南臨《樂毅論》、米芾《文賦》以自隨。《勸學詩》一章,御書,賜 太監孫隆,刻石吳中者也。帝奉兩宮純孝,內府藏顏 魯公書《孝經》,得之如珙璧,命江陵相裝演題識,珠囊 綈几,未嘗一日去左右。

御製部雜錄

《書經》:「咸有一德,俾萬姓咸曰大哉王言。」孔傳一德之言 故曰「大。」

《揚子》「聖人之言,炳若丹青。」

聖人矢口而成言,肆筆而成書。

《中說子》曰:「大風安不忘危,其霸心之存乎?《秋風》樂極 哀來,其悔志之萌乎?」

《陳江令君集皇太子太學講碑》云:「含毫落紙,動八闋 之歌謠;隻句片言,諧五聲之節奏。雲飛風起,追壓漢 帝之辭;高觀華池,遠跨魏王之什。」

《庚溪詩話》:「漢高帝《大風歌》,不事華藻,而氣概遠大,真 英主也。武帝《秋風》辭,言固雄偉,而終有感慨之語,故 其末年幾至于變。魏文父子,橫槊賦詩,雖遒壯抑揚, 而乏帝王之度。六朝以後,人主言非不工,而纖麗不 逞,無足言也。」

唐文皇既以武功平隋亂,又以文德致太平,于篇詠 尤其所好。如曰:「昔乘匹馬去,今驅萬乘來。」詞氣壯偉, 固人所膾炙。又嘗觀其《過舊宅》詩曰:「新豐停翠輦,譙 邑駐鳴笳。一朝辭此去,四海遂成家。」蓋其詩語與功 烈真相副也。

《石林燕語》:「祥符中,始建龍圖閣,以藏太宗御集。天禧 初,因建天章、壽昌兩閣于後,而以天章藏御集」,虛壽 昌閣未用。慶曆初,改「壽昌」為「寶文,仁宗亦以藏御集。」 二閣皆二帝時所自命也。神宗顯謨閣、哲宗徽猷閣, 皆後追建之,惟太祖、英宗無集,不為閣。

《東萊博議》:「聖人之文,與天地並,綜以元氣之機軸,斲 以陰陽之斧斤,濯以江漢之波瀾,掞以雲漢之黼黻, 日月雷霆,嵩衡岱華,郊墟毓管,來往筆端。」

《容齋隨筆》:「古今作者多矣,惟廣大高明,開闢造化,然 後足以為帝王之文章。」

《問奇類林》。攷伏羲、神農、黃帝皆作《易》。伏羲重封,六十 四卦之名已具。又命子襄為飛龍氏,造為六書。黃帝 時,倉頡第從而衍之耳。干寶《周禮》「太卜掌三《易》之法」, 注云:「伏羲之《易》,小成為先天;神農之《易》,中成為中天; 黃帝之《易》,大成為後天。」則神農、黃帝皆作《易》矣。然未 知何據。或曰:神農曰連山氏,故連山為炎帝之易,所 謂中成也。黃帝曰:「歸藏氏」,故《歸藏》為軒轅之《易》所謂 大成也。《丹鉛》云:「連山藏于蘭臺,《歸藏》藏于大卜。」此語 見于桓譚《新論》,則後漢時《連山》《歸藏》猶存,不可以《藝 文志》不列其目而疑之。至隋世之《連山》《歸藏》,則偽作 上官求賞者耳。

《緗素雜記》《晉書劉邈傳》云:「時孝武帝觴樂之後,多賜 侍臣文辭,詔義有不雅者,邈輒焚毀之,其他侍臣被 詔,或宣揚之,故誦者以此多邈。」又《徐邈傳》云:「帝宴集 酣樂之後,好為手詔詩章,以賜侍臣。或文辭率爾,所 言穢雜,邈輒應時收斂,還省刊削,皆使可觀,經帝重 覽,然後出之。是時侍臣被詔者,或宣揚之,故時議以」 此《多邈》。

《玉海》:仁宗御集百卷、詩二卷為之冠,樂章二卷次之。 洪邁跋孝宗御詩,謂「制作之懿,播之詩章,與天為徒, 闢闔造化。」蓋與舜元首之歌、湯之盤銘、漢祖沛中所 作相為表裏,自橫汾、瓠子以下,不足議也。

《妮古錄》:宋多「右文之主,自真宗而下皆有御集,多至 數百卷。」

《遵聞錄》:聖祖嘗有佳句云:「鳥啼紅樹裏,人在翠微中。」 天下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