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0 (1700-1725).djvu/87

此页尚未校对

物無不遂其成者。是果孰為之哉?曰陰與陽而已。人 知天道之妙若是,而不知吾之所謂仁義者即天之 陰陽也。昔者聖人繫《易》,蓋並言之以見夫人之與天, 其本則一。自夫汨之以私,亂之以欲,於是乎與天不 相似矣。盍亦反其本而觀之,怵惕於情之所可矜,顙 泚於事之所可愧,此固有之良心,而非由外鑠者也。 吾能存之使勿失,養之亡以害,則天理渾然,隨感輒 應,於其當愛者,憫惻施焉,非吾愛之也;仁發乎中而 不能不愛也,於其當惡者懲艾加焉,非吾惡之也,義 動乎中而不能不惡也。吾之愛惡以天下之人。故雖 寬而寬之名不聞。雖嚴而嚴之跡不立。以之治人。其 庶矣乎。

「嘗觀古今之變,大抵盛衰強弱之分,不在兵力而在 國勢,不在財用而在人心。」誠使國勢奠安,人心豫附, 運掉伸縮,惟所欲為,以之治財則財可豐,以之治兵 則兵可強。其機易回而其事易察也。惟吾之所恃者 國勢也,而操持不定,無以遏其趨;吾之所恃者人心 也,而繫屬不加,無以保其固。百度搶攘,眾志渙散,天 下之患,方悵然未知底止之地,雖兵財之畫,日計月 究何益哉!

或者患國勢未張而欲振以威刑,患財用未豐而欲 益以聚斂。謂誠信不如權譎,謂忠厚不如刻深,有一 於茲,皆伐國之斧斨,蠹民之螟螣也。

鶴山魏氏曰:「自三代以還,王政不明,而天下無善治。 寥寥千百載間,豈無明君令辟,修立法度,講明政刑, 欲以挈其國於久安長治之域者哉?然撐東而西傾, 捉衿而肘,見治之形,常浮於亂之意,則亦未明乎紀 綱而已矣。」

魯齋許氏曰:「革人之非,不可革其事,要當先革其心。 其心既革,其事有不言而自革者也。」

「為天下國家有大規模。規模既定,循其序而行之,使 無過焉,無不及焉,則治功可期。否則心疑目眩,變易 紛更,日計有餘而歲計不足,未見其可也。昔子產處 衰周之列國,孔明用西蜀之一隅,且有定論而終身 由之。況堂堂天下,可無一定之論而妄為之哉!」古今 立國規模雖各不同,然其大要在得天下心。得天下 「心無他,愛與公而已矣。」愛則民心順,公則民心服,既 順且服,於為治也何有?然開創之始,重臣挾功而難 制,有以害吾公;小民雜屬而未一,有以梗吾愛。於此 為計,其亦難矣。自非英睿之君,賢良之佐,未易處也。 勢雖難制,必求其所以制;眾所未一,必求其所以一。 前慮卻顧,因時順理,予之奪之,進之「退之,內主甚堅, 日戛月摩,周旋曲折,必使吾之愛、吾之公,達於天下 而後已。至是則紀綱法度,施行有地,天下雖大,可不 勞而理也。然其先後之序,緩急之宜,密有定則,可以 意會而不可以言傳也,是之謂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