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1 (1700-1725).djvu/115

此页尚未校对

有如不可諱,將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公孫 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王嘿然。王且去, 痤屏人言曰:『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王許 諾而去。公孫痤召鞅謝曰:「『今者王問可以為相者,我 言若王色不許我,我方先君後臣』。因謂王:即弗用鞅, 當殺之。王許我,汝可疾去矣,且見禽。」鞅曰:「彼王不能 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殺臣乎?」卒不去。惠 王既去,而謂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 聽公孫鞅也,豈不悖哉!」公叔既死,公孫鞅聞秦孝公 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業,東復侵地,迺遂西 入秦,因孝公寵臣景監以求見孝公,孝公用衛鞅。 《新序·雜事篇》:燕易王時,國大亂,齊閔王興師伐燕,屠 燕國,載其寶器而歸。易王死,及燕國復,太子立為燕 王,是為燕昭王。昭王賢,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謂 郭隗曰:「齊因孤國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 不足以報,然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醜,孤之願 也。先生視可者,得身事之。」隗曰:「臣聞古之人君,有以 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 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反 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用死馬?捐五百金』。」 涓人對曰:「死馬且市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 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期年,千里馬至者二。 今王誠欲必致士,請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於隗者 乎?豈遠千里哉?」於是昭王為隗築宮而師之。樂毅自 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走燕。燕王弔死 問孤,與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國殷富,士卒樂軼 輕戰,於是遂以樂毅為上將軍,與秦、楚、三晉合謀以 伐齊。《樂毅》之筴,得賢之功也。

《戰國策》:秦假道韓魏以攻齊,齊威王使章子將而應 之,與秦交和而舍使者數相往來,章子為變其徽章 以雜秦軍。候者言章子以齊入秦,威王不應。頃之間, 候者復言章子以齊兵降秦,威王不應,而此者三。有 司請曰:「言章子之敗者,異人而同辭,王何不發將而 擊之?」王曰:「此不叛寡人明矣,曷為而擊之?」頃間,言齊 兵大勝,秦兵大敗。於是秦王稱西藩之臣以謝於齊。 左右曰:「何以知之?」曰:「章子之母啟,得罪其父,其父殺 之,而埋馬棧之下。吾使章子將也,勉之曰:『夫子之強, 全兵而還,必更葬將軍之母』。」對曰:「臣非不能更葬先 妾也,臣之母啟得罪臣之父,臣之父未教而死,夫不 得父之教而更葬母,是欺死父也,故」不敢。夫為人子 而不欺死父,豈為人臣而欺生君哉。

先生王斗造門而欲見齊宣王。宣王使謁者延入,王 斗曰:「斗趨見王為好勢,王趨見斗為好士,於王何如?」 使者復還報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請從。」宣王因趨而 迎之於門,與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廟,守社稷,聞先 生直言正諫不諱。」王斗對曰:「王聞之過,斗生於亂世, 事亂君,焉敢直言正諫?」宣王忿然作色,不說。有間,王 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天 子授籍,立為太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說曰:「寡人愚陋, 守齊國,唯恐夫抎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先君好馬, 王亦好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 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而王不好士。」宣王曰: 「當今之世無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無騏驎、騄耳,王 之駟已備矣;世無東郭俊、盧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 矣;世無毛嬙、西施,王宮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 無士?」王曰:「寡人憂國愛民,固願得士以治之。」王斗曰: 「王之憂國愛民,不若王愛尺縠也。」王曰:「何謂也?」王斗 曰:「王使人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為能 之也。今王治齊,非左右便辟無使也,臣故曰不如愛 尺縠也。」宣王謝曰:「寡人有罪國家。」於是舉士五人任 官,齊國大治。

韓宣王謂樛留曰:「吾欲兩用公仲、公叔,其可乎?」對曰: 「不可。晉用六卿而國分,簡公用田成、監止而簡公弒; 魏兩用犀首、張儀而西河之外亡。今王兩用之,其多 力者內樹其黨,其寡力者藉外權。群臣或內樹其黨 以擅其主,或外為交以裂其地,則王之國必危矣。」 《韓子外儲》說如耳說衛嗣公,衛嗣公說而太息。左右 曰:「『公何為不相也』?公曰:『夫馬似鹿者,而題之千金,然 而有百金之馬,而無一金之鹿者,馬為人用,而鹿不 為人用也。今如耳,萬乘之相也,外有大國之意,其心 不在衛,雖辯智,亦不為寡人用。吾是以不相也』。」 《新序雜事》篇:「孟嘗君問於白圭曰:『魏文侯名過於桓 公,而功不及五伯,何也』?白圭對曰:『魏文侯師子夏,友 田子方,敬段干木,此名之所以過於桓公也。卜相則 曰:『成與黃孰可』?此功之所以不及五伯也。以私愛妨 公舉,在職者不堪其事,故功廢。然而名號顯榮者,三 士翊之也。如相三士,則王功成,豈特霸哉』?」

《韓詩外傳》:客有說春申君者曰:「湯以七十里,文王百 里,皆兼天下,一海內。今夫孫子者,天下之賢人也,君 藉之百里之勢,臣竊以為不便於君,若何?」春申君曰: 「善。」於是使人謝孫子,去而之趙,趙以為上卿。客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