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1 (1700-1725).djvu/122

此页尚未校对

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 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 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 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又有群臣當遷者,太祖 素惡其人不與,普堅以為請,太祖怒曰:『朕固不為遷 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且刑賞,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豈得以喜怒專 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隨之。太祖入宮,普立於宮門,久 之不去,竟得俞允。

《東軒筆錄》:太祖嘗與趙中令普議事,有所不合。太祖 曰:「安得宰相如桑維翰者與之謀乎?」普對曰:「使維翰 在,陛下亦不用。蓋維翰愛錢。」太祖曰:「苟用其長,亦當 護其短。措大眼孔小,賜與十萬貫,則塞破屋子矣。」 《王文正筆錄》:太祖皇帝以神武定天下,儒學之士初 未甚進用,及卜郊肆,類備法駕,乘大輅,翰林學士盧 多遜攝太僕卿,升輅執綏,且備顧問。上因歎儀物之 盛,詢政理之要。多遜占對詳敏,動皆稱旨。他日,上謂 左右曰:「作宰相須用儒者。」盧後果大用,蓋兆于此。 太祖嘗遣曹彬下江南,許以平定之日,授之相印。洎 凱旋之日,恩禮愈厚,絕無前命。彬等曲宴從容,陳敘 及之。上曰:「非忘之也,顧河東未下耳。卿等官位甚重, 豈可更親此事邪!」比彬等宴退,其家各賜金十萬貫, 其重爵勸功如此。

沈倫以明經事太祖,潛躍中,伐蜀凱旋,奏事稱旨,遂 有意於大用。其後命倫為相,趙普執奏以為不可。上 曰:「如倫者,忠孝謹飭,雖守散錢亦可。」普無以對,翌日 制下。

《五朝名臣言行錄》:王著既貶官,內署闕人,太祖謂范 質等曰:「王著昨以酒失,既貶官,深嚴之地,當選慎重 之士以處之。」質等對以前朝學士惟竇儀清介謹厚, 然亦自翰林遷端明,今又官為尚書,難於復召。上曰: 「禁中非此人不可,卿當諭朕意,令勉赴所職。」即日再 入翰林為學士。

太祖幸西都,張齊賢以布衣獻策,太祖召至便坐,令 面陳其事。文定以手畫地,條陳十策:一下并汾,二富 民,三封建,四敦孝悌,五舉賢,六太學,七藉田,八選良 吏,九懲姦,十卹刑。內四說稱旨,文定堅執其六說皆 善。太祖怒,令武士拽出。及車駕還京,語太宗曰:「我幸 西都,唯得一張齊賢耳,我不欲爵之以官,異時汝可 收之為相。」至太宗即位,放進士榜,決欲置於高等,而 有司偶失掄選,在第三甲之末,太宗不悅。及注官,有 旨一榜盡與京官通判。文定釋褐將作監丞,通判衡 州,不十年果為相。

《王文正筆錄》:彌德超起自冗列,為諸司使。雍熙中,因 奏事稱旨,驟加委遇。時侍中曹公彬勳望特隆,德超 陰以計中傷,誣其不軌。太宗疑之,拜德超樞密副使。 不數月,屬趙公普再秉鈞軸,因為辨雪保證,事狀明 白,上乃大悟,即時竄逐德超,而待彬如初。自是數日, 上頗不懌,從容謂普等曰:「朕以聽斷不明,幾誤大事。 夙夜循省,內愧于心。」普對曰:「陛下知德超才幹而任 用之,察曹彬無罪而昭雪之,有勞者進,有罪者誅,物 無遁情,事至立斷,此所以彰陛下之聖明也,雖堯舜 何以過是哉!」上於是釋然曰:「善。」

《石林燕語》:寇萊公性豪侈,所臨鎮燕會常至三十醆, 必盛張樂,尤喜柘枝舞,用二十四人,每舞連數醆方 畢,或謂之柘枝顛。始罷樞密副使,知青州,太宗眷之 未衰,數問左右:寇準在青州樂否如是一再。有揣帝 意欲復用者,即曰:「陛下思準不少忘,聞準日置酒縱 飲,未知亦思陛下否?」上雖少解,然明年卒,召為參知 政事。祖宗用人之果,不使細故讒人得乘間如此。 賢奕、章聖嘗謂兩府欲擇一人為馬步軍指揮使,寇 萊公方議其事,吏有以文籍進者,公問其故,曰:「例簿 也。」公叱曰:「朝廷欲用一牙官,尚須檢例耶?安用我輩 哉?壞國政者,正此耳。」

《五朝名臣言行錄》:真宗初即位,李沆為相,帝推敬沆, 嘗問治道所宜先,沆曰:「不用浮薄新進喜事之人,此 最為先。」帝問其人,曰:「如梅詢、曾致堯等是也。」帝深然 之,故終帝世數人皆不盡用。

王文正《筆錄》:太常博士李戡,素有文稱。祥符末,守壽 春,驛奏時務,深稱上旨,宣諭執政曰:「若斯人尚未進 用,不為不遺賢也。」驛召歸闕。比至,上屢歎以為見晚。 執政將以言動之職,俾近清光,及引對之際,上虛懷 前席,以俟其啟沃。而戡語不及他,首以牙儈為言。先 帝默然。翌日諭之執政曰:「以斯材而賦斯職,知人固」 未易也。

《讀書鏡》:李昉為相,有求進用者,雖知其材可取,必正 色拒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顏溫語待之。子弟 問故,答曰:「用賢,人主之事。我若受其請,是市私恩也。 故峻絕之,使恩歸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無美 辭,此取怨之道也。」

《澠水燕談錄》:「真宗嘗諭宰臣,一外補郎官,稱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