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1 (1700-1725).djvu/12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雖不高而忠實有守,次也;有才而難保,可借以集事,

又其次也。懷邪觀望,隨勢改變,此小人,終不可用。」 徽宗嘗夢有題亭樹壁間數語者,覺不曉所謂。及江 公望對所論列,多與夢合,上歎賞之,閱之甚久,且曰: 「聞卿德望儒雅,置之諫列,斷之朕心,不出大臣也。」退 朝,上甚喜,以公與夢合,可以大任也。

《見聞搜玉》:伊川先生每進講,常於文義外反復推明, 歸之人主。一日當講《顏子》,不改其樂章,講既畢,乃復 言曰:「顏子,王佐之才也,而簞食瓢飲;季氏,魯國之蠹 也,而富於周公。魯君用舍如此,非後世之鑒乎?」聞者 嘆服。

《宋史王淮傳》:淳熙八年,淮拜右丞相兼樞密院事。成 都闕帥,上加訪問,淮以留正對。上曰:「『非閩人乎』?淮曰: 『立賢無方。湯之執中也,必曰閩有章子厚、呂惠卿,不 有曾公亮、蘇頌、蔡襄乎?必曰江浙多名臣,不有丁謂、 王欽若乎』?上稱善。」

《貴耳集》:壽皇欲除知閣,張說簽書樞密院,在朝諸公 力爭,獨石湖不答,或者皆疑之。忽一日,壽皇語及張 說,石湖奏云:「知閣如州郡典客,不應使典客,便與知 州、通判同列,何以令眾庶見?」壽皇感悟,遂寢此除。 孝宗萬機餘暇,留神棋局,詔國手趙鄂供奉,由是遭 際,官至武功大夫、浙西路鈐,因郊祀乞奏補,懇祈甚 至。聖語云:「降旨不妨,恐外庭不肯放行。」久之,云:「卿與 後省官員有相識否?」趙云:「葛中書,臣之恩家,試與他 說看。」趙往見葛,具陳上言,答曰:「爾是我家裏人,非不 要相周全,有礙祖宗格法。技術官無奏薦之理,縱降 旨來,定當繳了。」後供奉間,從容奏曰:「向蒙聖旨,令臣 去見葛中書。」具說,堅執不從。壽皇曰:「秀才難與他說 話,莫要引他。」趙之請乃止。

錢參政良臣之妻弟章,其姓者,自南康守回,忽進擬 浙東倉,孝皇忽云:「執政妻黨便得好官。」參政李彥穎 奏云:「章守南康有聲,諸臺列薦,以此除激勵作郡者。」 章某見乞祠,孝皇云:「且與祠。」章由是不復起。

莫濟宰錢塘,春暮有一老兵醉入縣,咆哮無禮,不問 其從來,杖而去之,即德壽宮幕士也。大璫奏知,高廟 大怒,宣諭孝宗,莫濟即日罷。一年後偶常州闕守,宰 執奏欲得有風力之人,可以整頓凋弊。孝宗云:「朕有 一人,向曾打德壽宮幕士者,莫濟也。」即知常州。莫纔 作邑,及年而得郡。孝宗不次用人如此。

《齊東野語》:丁婁明之子常任明州,倅以舊學之故,力 附曾覿。其後魏王出判明州,尤昵近之。既而入奏,與 之求貼職,上批答云:「朕於貼職無所愛,第爵祿天下 之公器,不可私也。」未幾,臺臣論罷之。

《宋史理宗本紀》:紹定六年十一月戊辰,禮部郎中洪 咨夔進對,「今日急務,進君子,退小人,如真德秀、魏了 翁,當聚之於朝。」帝是其言,命咨夔洎王遂同為監察 御史。

《金史熙宗本紀》:天眷二年六月己未,上從容謂侍臣 曰:「朕每閱《貞觀政要》,見其君臣議論,大可規法。」翰林 學士韓昉對曰:「皆由太宗溫言訪問房、杜輩,竭忠盡 誠,其書雖簡,足以為法。」上曰:「太宗固一代賢君,明皇 何如?」昉曰:「唐自太宗以來,惟明皇、憲宗可數。明皇所 謂有始而無終者,初以艱危得位,用姚崇、宋璟惟正 是行,故能成開元之治。末年怠於萬機,委政李林甫, 奸諛是用,以致天寶之亂。苟能慎終如始,則貞觀之 風不難追矣。」上稱善。又曰:「周成王何如」主昉對曰:「古 之賢君。」上曰:「成王雖賢,亦周公輔佐之力。後世疑周 公殺其兄。以朕觀之,為社稷大計,亦不當非也。」 《世宗本紀》:大定二年正月庚午,上謂宰相曰:「進賢退 不肖,宰相之職也。有才能高於己者,或懼其分權,往 往不肯引置同列,朕甚不取。卿等毋以此為心。」 六年十一月癸丑,上謂宰臣曰:「朝官當慎選其人,庶 可激勵其餘。若不當,則啟覬覦之心。卿等必知人才 優劣,舉實才用之。」

七年十月丁巳,上謂宰臣曰:「海陵不辨人才優劣,惟 徇己欲,多所升擢。朕即位以來,以此為戒,止取實才 用之。近聞蠡州同知移剌延壽在官污濫,詢其出身, 乃正隆時鷹房子。如鷹房廚人之類,可典城牧民耶? 自今如此局分,不得任以臨民職任。」

二十七年二月己丑,諭宰執曰:「近侍局官須選忠直 練達之人用之。朕雖不聽讒言,使佞人在側,將恐積 漸,聽從之矣。」

二十八年八月甲申,上謂宰臣曰:「用人之道,當自其 壯年心力精強時用之。若拘以資格,則往往至於耄 老,此不思之甚也。阿魯罕使其早用,朝廷必得補助 之力,惜其已衰老矣。凡有可用之材,汝等宜早思之。」 十月乙酉,尚書省擬除授而拘以資格,上曰:「日月資 考,所以待庸常之人,若才行過人,豈可拘以常例?國 家事務,皆須得人,汝等不能隨才委使,所以事多不 治。朕固不知用人之術,汝等但務循資守格,不思進 用才能,豈以才能見用,將奪己之祿位乎?不然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