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1 (1700-1725).djvu/127

此页尚未校对

知人之明也。」群臣皆曰:「臣等豈敢蔽賢,才識不逮耳。」 《張覺傳》:覺子僅言,侍世宗讀書,世宗即位,除內藏庫 副使。僅言雖舊臣,出入左右,然世宗終不假以權任。 尚書省奏宮苑司直長黎倫在職十六年,請與遷敘。 上曰:「此朕之家臣,質直人也,今已老矣。如勸農使張 僅言,亦朕舊臣,純實,頗解事,凡朝廷議論,內外除授, 未嘗得干預。朕觀自古人君,為讒謟蒙蔽者多矣,朕 雖不及古人,然近習憸言,未嘗入耳。」宰臣曰:「誠如聖 訓,此國家之福也。」

《劉煥傳》:「煥轉同知北京留守事。世宗幸上京,所過州 郡,大發民夫治橋梁馳道,以希恩賞。煥所部惟平治 端好而已。上嘉其意,遷遼東路轉運使。」

《黃久約傳》:久約遷太常卿,仍兼諫職,時郡縣多闕官, 久約言:世豈乏材,閡於資格故也。明詔每責大臣以 守格法而滯人材,乞斷自宸衷而力行之。世宗曰:「此 事宰相不屬意,而使諫臣言之。」歟即日授刺史者數 人。久約又言:「宜令親王以下職官遞相推舉。世宗曰: 『薦舉人材,惟宰相當為耳。他官品雖高,豈能皆有知』」 人之哲。方今縣令最闕,宜令刺史以上舉可為縣令 者,朕將察其實能而用之。

《章宗本紀》:大定二十九年春正月癸巳,即皇帝位。十 一月癸亥,上謂宰臣曰:「今之用人太拘資歷。循資之 法,起于唐代,如此何以得人」平章政事汝霖對曰:「不 拘資格,所以待非常之材。」上曰:「崔祐甫為相未踰年, 薦八百人,豈皆非常之材歟?」

《元史伯顏傳》:伯顏,蒙古八鄰部人。父曉古台,從宗王 旭烈兀開西域。伯顏長於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 奏事,世祖見其貌偉,聽其言厲,曰:「非諸侯王臣也,其 留事朕。」與謀國事,恆出廷臣右,世祖益賢之,敕以中 書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若曰為伯顏婦,不慚爾氏 矣。拜光祿大夫、中書右丞相。諸曹白事,有難決者,徐 以一二語決之。眾服曰:「真宰輔也。」

《張思明傳》:思明穎悟過人,讀書日記千言。至元十九 年,由侍儀司舍人辟御史臺掾,又辟尚書省掾。左丞 相阿合馬既死,世祖追咎其奸欺,命尚書簿問遺孽。 一日,召右丞何榮祖、左丞馬紹盡輸其贓以入,思明 抱牘從,日已昏,命讀之,自昏達曙,帝聽忘疲,曰:「讀人 吐音,大似侍儀舍人。」右丞對曰:「正由舍人選為掾。」帝 奇之,曰:「斯人可用。」明日,擢為大都路治中。

《阿魯渾薩里傳》:至元二十一年,擢朝列大夫、左侍儀 奉御,勸帝治天下必用儒術,宜招致山澤道藝之士, 以備任使。帝嘉納之,遣使求賢,置集賢館以待之。 《程鉅夫傳》:至元二十四年,以鉅夫為御史中丞。臺臣 言鉅夫南人,且年少。帝大怒曰:汝未用南人,何以知 南人不可用?自今省部臺院必參用南人。遂以鉅夫 仍為集賢直學士,拜侍御史,行御史臺事。

《武宗本紀》:大德十一年五月甲申,皇帝即位於上都。 六月,鐵木兒不花、憨剌合兒等言:「舊制,樞密院銓調 軍官,公議以聞。比者近侍自擇名分,從內降旨,恐壞 世祖定制,且誤國事。在成宗時,嘗有旨,輒奏樞密事 者,許本院再陳。臣等以為自今用人,宜一遵世祖成 憲。」帝曰:「其遵前制,餘人勿輒有請。」又言:「軍官與民官 不同,父子兄弟,許其相襲,此世祖定制。比者近侍有 輒以萬戶、千戶之職請於上者,內降聖旨,臣等未敢 奉行。」帝曰:「其依例行之。」

《仁宗本紀》:至大四年三月庚寅,即皇帝位。七月丁卯, 完澤、李孟等言,「方今進用儒者,而老成日以凋謝。四 方儒士成才者,請擢任國學、翰林、祕書、太常或儒學 提舉等職,俾學者有所激勸。」帝曰:「卿言是也。自今勿 限資級,果才而賢,雖白身亦用之。」

《英宗本紀》:延祐七年三月庚寅,帝即位。五月己丑,中 書省臣請禁擅奏除拜。帝曰:「然。恐朕遺忘,或乘間奏 請,濫賜爵名,汝等當復以聞。」

至治三年春正月,拜住言:「前集賢侍講學士趙居信、 直學士吳澄皆有德老儒,請徵用之。」帝喜曰:「卿言適 副朕心,更當搜訪山林隱逸之士。」遂以居信為翰林 學士承旨,澄為學士。

《泳化類編》:洪武戊申夏,黜御史論劾不實者。時陶安 為江西參政,有御史言安隱微之過。太祖曰:「朕素知 安,豈宜有此?且爾何由知之?」對曰:「臣聞之道路。」太祖 曰:「御史但取道路之言以毀譽人,以此為盡職乎?」命 黜其人。中書省臣進曰:「御史職當言路,言之有失,乞 容之。」太祖曰:「不然。夫植嘉禾者必去蟫蠹,長良苖者 必芟稂莠;任正大者,必絕邪人。凡邪人之事君,必先 結以小信,然後逞其大詐。此人嘗有言,朕不疑而聽 之,故今日乃為此妄言。夫去小人,當如撲火,及其未 盛而撲之,則易為力,不然則害滋大。」竟黜之。

《大政紀》:洪武元年十一月,遣文原吉、詹同、魏觀、吳輔、 趙壽等分行天下,訪求賢才。上諭之曰:「天生人材,必 為世用。然人之材器有不同:明銳者質或剽輕;敦厚 者性或迂緩,辯給者行或不逮;沉默者德或有餘。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