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1 (1700-1725).djvu/129

此页尚未校对

用,所以保全。」上曰:「功臣固貴保全,而大才不可廢置。 伊尹相湯,伐桀為商;阿衡、閎夭、散宜生之徒相武王 伐紂,未嘗不見用於當時。參陵、平勃,輔安漢室,皆高」 帝之舊臣,況天生賢才以為世用,彼誠有公輔之器, 國家推誠心倚任之,固無不保全者矣。以其為功臣, 置而弗用,亦過矣。我朝於將臣,擇其德望才幹者分 掌五府,而軍國大政悉決於朝廷,彼得效用,而大權 出於上,用人之意,亦可謂兼盡矣。

宣德四年二月,上與侍臣論夢卜求賢之說。上歎曰: 「君臣遇合,豈偶然哉!高宗恭默思道,渴想賢輔,而說 築傅巖,不能自達,一旦得於夢寐間,誠千載奇遇。由 此觀之,人君誠心求賢,固無不得之理。文王因田獵 遇太公,亦猶此也。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物 皆有相感之理,況一代君臣乎!蓋天祐國家,必生賢」 輔。高宗求賢之心,蓋有格於天矣。又曰:「有高宗之心 然後可以夢卜,有傅說之賢然後可以為相。」若漢文 以夢得鄧通,光武以讖用王梁,豈不誤哉!

六年二月,敕賜少師蹇義、少傅楊士奇、楊榮等御製 《招隱歌》。敕曰:「朕惟賢者致治之具。肆即位以來,屢詔 有司舉德行才智之士,將與共圖治道。然林泉巖谷 必有遠隱而不輕出者,朕夙夜念之,不能已也。夫枉 己求售,非志士之本心,而潔身獨善,豈聖賢之中道? 故嘗作《招隱之歌》,欲使幽遠之賢皆明朕志,庶幾翻」 然有奮起者。蓋昔人嘗賦《招隱》矣,彼其有激,欲與俱 去,遯世遺人,一己之私,朕之所懷,天下之公,題雖同 而志則異,觀者亦諒予之志焉耳。卿等為國重臣,同 朕忻戚,宴樂之暇,持示觀之。夫舉賢為國,人臣之忠, 其必有以勉副斯意,勿徒視為空言可也。

《溶溪雜記》:「我朝賢相,以三楊為首,然亦賴朝廷委遇 而成之。正統初,英宗以幼君臨御,張太后在上,有擁 佑之功,凡事專任三楊,百司奉事必命中使咨議,然 後裁決。中官王振一日以事至閣,楊少師士奇有所 議擬,振輒可否其間,公憤懣而歸,三日不朝。太后遣 使來問,楊少師榮語其故,太后震怒,詔鞭振,遣人押」 至閣中謝罪,且戒之曰:「再爾,必殺無赦!」用是數年,朝 綱整飭,海內晏安。其後太后賓天,《三楊》亦先後下世, 振始弄權,天下遂多事矣。

《英宗實錄》:「正統三年五月,書天下文武方面官姓名 於文華殿。」上諭行在吏部、兵部臣曰:「庶官賢不肖難 知,使淑慝混淆莫辨,將孰與為善?爾等朝夕在左右, 朕熟知之,在外者或知有未盡。先朝嘗命書其姓名 於武英殿南廊,或於奉天門西序,以備觀覽。爾等其 書中都留守司、各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姓名,揭於文」 華殿,候儒臣進講之暇,因以考其賢否而加黜陟焉。 《大政紀》:天順元年九月,上召李賢謂曰:「先生有文書 整理,每日當來。若其餘總兵等官,無事不必來。」蓋賢 自再入閣,立意退避,必待宣召然後往。上覺其意,故 召諭之。上自此親信賢,凡左右薦人,必召賢問其何 如,賢以為可者即用之,不應者不用。

弘治十八年二月,上召尚書劉大夏議太平事。上言: 「天下何時得太平?朕幾時欲得如古之帝王?」對曰:「求 治不宜太急,但凡用人行政有疑者,即召內閣并執 政大臣面議,停當行去,自然順理,便是太平。」上曰:「大 學士劉健嘗欲薦劉宇才堪大用。以朕觀之,此小人 也,豈可用哉!以是而言,內閣亦未可盡託。」

《古穰雜錄》:吏部侍郎員缺,上召李賢曰:「吏部侍郎,天 下人物權衡,非他部比。必得其人,先生以為誰可?」賢 曰:「以在朝觀之,無如禮部二人可擇一用之。」上復問 其優劣,賢曰:「鄒幹為人端謹,但規模稍狹,姚夔表裏 相稱,有大臣之量。」上曰:「然。」遂用之。命下,士類皆悅。 《永陵編年史》:嘉靖四年春正月,吏部侍郎胡世寧服 闋,自言衰病不能赴闕,先陳治道急務,以效愚忠,在 慎內臣,恤饑民。又云:「席書以達禮受知,擢居禮部,此 因材受任,無足為異。而言官宜於內外郎官選其忠 直公慎、識治道者任之,勿誤用匪人。」世寧居憂,嘗獻 《大禮議》,有當上心者,故嘉納之。起為兵部侍郎。

用人部雜錄

《國語·胥臣對晉文公》曰:「戚施直鎛籧篨蒙璆侏儒,扶 盧矇。」修聲聾聵,司火,僮昏,嚚瘖僬僥,官師所不材 也,以實裔土。《直鎛》,直主擊鎛。鎛,鍾也。璆,玉磬也。不 能俛,故使之戴磬。扶,緣也。盧,矛戟之柲,緣之以為戲 矇。「無目於音聲審;聾聵耳無聞於視則審。」 《管子權修》篇:「一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 人。一樹一穫者,穀也;一樹十穫者,木也;一樹百穫者, 人也。我苟種之如神,用之舉事如神,唯王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