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1 (1700-1725).djvu/5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如何也

繫辭上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 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 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 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大全柴氏中行曰:六三「以不正小人」,據非其位,故有此象。人據非其義之所當有,則啟謀利者攘奪之心也。

繫辭下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 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勝其任也。」

大全融堂錢氏曰:「古之人君,必量力度德而後授之官,古之人臣,亦必量力度德而後居其任。為君不明于所擇,為臣不審于自擇,以至亡身危主、誤國亂天下,皆由不勝任之故,可不戒哉!」

書經

虞書大禹謨

《益》曰:「任賢勿貳,去邪勿疑。」

蔡傳任賢以小人間之,謂之「貳」;「去邪」不能果斷,謂之「疑。」

皋陶謨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謨明弼諧。」禹曰:「俞,如何?」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敘九族,庶明勵翼,邇可 遠在茲?」禹拜昌言曰:「俞。」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 曰:「吁!咸若時,惟帝其難之。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 惠,黎民懷之。能哲而惠,何憂乎驩兜,何遷乎有苗?何 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蔡傳「知人」,智之事;「安民」,仁之事也。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載采 采』。」禹曰:「何?」皋陶曰:「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 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彰厥有常,吉哉!」

蔡傳載,行,采,事也。總言其人有德,必言其行某事某事為可信驗也。彰,著也。成德著之於身,而又始終有常,其吉士矣哉。

《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嚴,祇敬六德,亮采有邦, 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師師,百工惟時。 撫于五辰,庶績其凝。

蔡傳「浚明、亮、采」,皆言家邦政事明治之義也。九德有其三,必日宣而充廣之,而使之益以著。九德有其六,尤必日嚴而祇敬之,而使之益以謹。翕,合也。德之多寡雖不同,人君惟能合而受之,布而用之,如此則九德之人咸事其事,大而千人之浚,小而百人之乂,皆在官使師。師,相師法也。言百僚皆相師法,而百工皆及時以趨事也。撫,順也。五辰,四時也。言百工趨時而眾工皆成也。大全朱子曰:「《九德》之目,蓋言取人不可求備,官人當以等耳。」

「《無教》逸欲有邦。」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無曠。庶官 天工,人其代之。

蔡傳曠,廢也。言不可用非才而使庶官曠廢厥職也。「天工」,天之工也。人君代天理物,庶官所治無非天事,苟一職之或曠,則天工廢矣。可不深戒哉!

商書咸有一德

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臣為上為德,為下為民,其 難其慎,惟和,惟一。

蔡傳難者難于任用。《慎》者慎于聽察。所以防小人也。《和》者可否相濟。《一》者終始如一。所以任君子也。

說命中

「惟治亂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惡德,惟 其賢。」

蔡傳庶官,治亂之原也。庶官得其人則治,不得其人則亂。六卿百執事,所謂官也;公卿大夫士,所謂爵也。官以任事,故曰能;爵以命德,故曰賢。惟賢惟能,所以治也;私昵惡德,所以亂也。

周書立政

蔡傳吳氏曰:此《書》戒成王以任用賢才之道,而其旨意則又上戒成王專擇百官有司之長,如所謂「常伯」、「常任」、「準人」等云者。

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 「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周公曰:「嗚呼,休茲 知恤鮮哉!」

蔡傳王左右之臣,有牧民之長,曰常伯;有任事之公卿,曰常任;有守法之有司,曰準人。三事之外,掌服器者曰綴衣;執射御者曰虎賁:皆任用之所當謹者。於是周公歎息言曰:「美矣此官,然知憂恤者鮮矣。」

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競,籲俊,尊上帝,迪知忱 恂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稽首,后矣。」曰: 「宅乃事,宅乃牧,宅乃準,茲惟后矣。」謀面用丕訓德,則 乃宅人,茲乃三宅無義民。

蔡傳古之人有行此道者,惟有夏之君,當王室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