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1 (1700-1725).djvu/72

此页尚未校对

澠殊味,其有得者,亦萬代之一遇也。是以吳用宰嚭, 致戮于子胥;魯退仲尼,委政于季氏。秦誅白起,以舉 應侯;趙信郭開,而殺李牧;卞和獻玉,反遇楚刑;北郭 吹竽,濫食齊祿。若斯之類,實繁有徒。然則所是不必 真,所非不必偽也。故真偽之際,有數術焉,不可不察 也。何者?夫眾之所譽者,不可必謂其善也;眾之所毀 者,不可必謂其惡也;「我之所親者,不可必謂其賢也; 我之所疏者,不可必謂其鄙也。」何以明言?昔堯理洪 水,伯鯀為眾所舉而洪水莫除;魏伐中山,樂羊為眾 所慢而中山卒拔;鄧通延夢于漢主,而非傅說之才; 屈原見逐於楚王,而無共工之罪。此則眾議不必是, 獨見未為得也。是故明主疇咨在位,詳省已慮,先難 而後易,考著以究微,使夫登用者不愧其賞,有罪者 不逃其責,然後可為當矣。然則良馬驗之於馳驟則 駑駿可分,不藉《孫陽》之舉也;柔刃徵之於斷割則利 鈍可見,不勞《風胡》之談也。苟有難知之人,試之以任 事,則真偽自辯,以塞天下之訟也。故先王之用人也, 遠使之而觀其忠節,近使之而察其敬勤,令之以謀, 可識其智慮;煩之以務,足見其材能。雜之以居,視以 貞濫;委之以利,詳以貪廉;困窮要之以仁,危難思之 以信。尋其行而探其性,聽其辭而別其情。盡呂尚之 《八徵》,驗皋陶之九德。然後素絲皆染,白璧投泥而不 渝;黃葉並彫,青松凌霜而獨秀。則偽者去而真者得 矣。故孔子曰:「眾善者必察焉,眾惡者必察焉。其是之 謂乎!」

冊府元龜

委任

王者臨制海內壹齊天下內外之任眾職並建授受 之際必得其人,然後委而用之斯古今不易之道也。 是以任賢不貳,載厥《禹謨》垂拱仰成,著於《周誥》。爰自 兩漢迄於今世,曷嘗不登用髦俊疇咨毗賴。或機務 藂委訪以大計;或輿駕順動,付以居留抱兼才者因 之省官辭衰恥者俾之彊起裁處關決,既許以便益 登擢署悉係其《論擬》。故有心比金石,材稱楨幹,居以 稱股肱之寄,出以增方面之重。自非稟「克忠」之操,契 「同德」之美者,其孰能與於此乎?

任賢

夫致千里者必資乎!絕足,構廣廈者必擇乎!宏材是 知端扆嚮明材成萬務致治之具非賢罔濟其親信 也,喻之心膂其委仗也,譬之翰翮及有德冠群萃才 推俊傑智謀可以備贊佐操履可以著表式忠勇質 直各負其能或素聞名稱待以不次,或因緣彙薦任 其所長察言觀行罔有虛授小大之器咸適厥用繇 是尊爵以榮之厚祿以寵之推心責成周旋是賴。《書》 曰:「任賢勿二」不亦宜乎!

司馬光迃書===求用:===

或曰士不好富貴則為士者不得其用刑賞不行矣 迃叟曰小人有才必求用於世以利其身不賞不勸 不刑不懲君子有才亦求用于世以行其道勸不待 賞懲不待刑自古亂臣賊子未有不出于好富貴者 也為上者亦何利哉

何垣《西疇常言》:

《用人》。

使人當用其所長而略其所短,則無棄才;事上當度 己量力以肅共王命,則無敗事。責人以其所不能,是 「使馬代耕」也;強己才之所不逮,是「行舟于陸也。」 虞朝九官,各因能任職而終身不易,後世庸才,不量 能否而俾更九職之事,以此責治,不亦難乎?而況鮮 同寅協恭之誠,無率作興事之志。蓋由朝除夕改之 不常,考績黜陟之法廢也。

朝廷需賢以為用,常患乎欲用而無才。人才修飭以 待用,每阨于無路以自進。蓋賢否之不辨,則銓曹資 格病之也。奔競者得志,則廟堂聽察不廣也。上下相 求,兩不相值,欲賢才不遐遺,官職無曠弛,得乎? 州縣置學,以教養人才,美意也。設教官之科,而許人 求試,是使人之好為人師也。師嚴然後道尊,顧未能 無患失之念,惡在其為尊乎?

君子小人,亙相指為朋黨,辨之不蚤,則君子常被誣 而小人常得志也。先儒有言曰:「君子至公引類,小人 徇私立黨。」善夫為國者知所以扶植善類而不為惡 黨所傾,其庶幾矣。

「何代不生賢,雖戰國之世未嘗無也,而曷為不能致 治?魯之使樂正子為政也,用未必專也。宋使薛居州, 在王所也,愛莫助之也。滕將行王政而選擇使畢戰 也。國褊小而無得展布也,甚至居位而言不見用,在 下而上不見知,如齊之蚳蛙、孔距心者,若之何而能 致治哉?故君臣相得,古今所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