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1 (1700-1725).djvu/81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二百五十八卷目錄

 用人部總論四

  丘濬大學衍義補戒濫用之失

  性理會通用人

  春明夢餘錄論資格

  屠隆鴻苞用人

皇極典第二百五十八卷

用人部總論四

丘濬大學衍義補

戒濫用之失

《易解》: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大傳》曰:「負也者,小人 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 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

臣按:人品有君子、小人之別,而其所事亦有君子、小人之異,人君用人當隨其人品而使之各事其事,則君子、小人各止其所而無有非所據而據者矣,非惟君子小人各安其心,而天下之人亦莫不安之矣,上下相安而無暴慢之失,君子而乘君子之器,小人而任小人之事,凡居尊貴之位者皆世所謂君子也,凡任卑賤之事者,皆世所謂小人也。上不慢而下不暴,則孰敢萌非分之望也哉。

《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 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勝其任也。」

臣按:先儒有言,「古之人君必量力度德而後授之官,古之人臣亦必量力度德而後居其任,雖百工、胥吏且猶不可,況大臣乎?為君不明於所擇、為臣不審於自擇,必至於亡身危主、誤國亂天下,皆由於不勝其任之故也。雖然,人臣不審於自擇,一身一家之禍爾,人君不明於所擇則其禍豈止一身一家哉?」 《上以覆》「祖宗千萬年之基業,下以戕生靈千萬人之身命。」 嗚呼!人君之任用大臣,焉,可不量其德,詢其知,度其力,而輕授之尊位,與之大謀,委之大任哉?

《書說命》曰:「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惡德。惟其賢。」

臣按:天下治亂在乎庶官用人惟其賢能,則事得其理、人稱其官而天下於是乎治矣。官不用能,苟己所私昵者亦任之以官,爵不論德而人有惡德者亦𢌿之以爵,不復計其人之稱是官與否,其德之稱是爵與否,則庶事隳而名器濫矣,天下豈有不亂者哉?

《詩曹風候人篇》曰:「彼候人兮,何戈與祋。彼其之子,三 百赤芾。維鵜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臣按:人品有高下,爵位有崇卑,人品之下者居卑位而執賤役,人品之高者居尊位而任大政,宜也。顧乃使卑賤之人衣尊貴之服,居清要之任,豈得為稱哉?

《論語》: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 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臣按:人君任賢退不肖,所舉用者皆正直之士,所舍置者皆枉曲之人,則凡布為紀綱、施為政事者咸順乎人情而不拂其性,而民無有不心服者矣。苟為不然,於其枉者則舉用之,而於其直者反舍置焉,是謂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非但不足以服人心,將由是而馴致於禍亂也不難矣。

漢文帝問上林尉諸禽獸簿,尉不能對。虎圈嗇夫從 旁代尉,對甚悉。詔張釋之拜嗇夫為上林令。釋之前 曰:「陛下以周勃、張相如何如人也?」上曰:「長者。」釋之曰: 「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效此嗇夫喋喋利口捷 給哉!且秦以任刀筆之吏,爭亟疾苛察,相高其敝,徒 文具而無實,不聞其過,陵遲至於土崩。今陛下以嗇 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而靡,爭為口辯而 無其實。夫下之化上,疾如影響,舉錯不可不審也。」帝 曰:「善。」就車召使參乘,徐行,問秦之敝。拜公車令。

臣按:古人論郭之所以亡,以其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文帝一聞釋之之言即不用嗇夫,不徒善釋之之言,而又引之以同車用為公車令,可謂惡惡而能去、善善而能用矣。且釋之欲言嗇夫之辯給,先引周、張之謹訥,其《易》所謂「納約自牖」 者,夫臣於是非但見文帝聽言之易、用人之謹,而又且見漢世去古未遠,而其君臣相與之無間也。後世人君於其臣,有事固未嘗問,問亦不敢答,況敢於未言之先而設問以啟之乎?

文帝嘗夢欲上天不能,有一黃頭郎推上天,顧見其 衣,尻帶後穿,覺而之漸臺,以夢中陰目求推者,郎見 鄧通,其衣後穿,夢中所見也。召問其名姓,姓鄧,名通。 「鄧」猶「登」也。於是賞賜通,官至上大夫。

臣按:高宗夢帝賚傅說,蓋其精誠感通之極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