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2 (1700-1725).djvu/57

此页尚未校对

能聳其德,至于神明,以入于河,自河沮亳,于是乎三 年,默以思道。卿士患之,曰:『王言以出令也。若不言,是 無所稟令也』。」武丁于是作《書》曰:「以余正四方,余恐德 之下類,茲故不言。」如是而又使以象夢求四方之賢 聖,得傅說以來,升以為公,而使朝夕規諫曰:「若金,用 女作礪。若津水,用女作舟。若大旱,用女作霖雨。啟乃 心,沃朕心。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若跣不視地,厥足 用傷。」若武丁之神明也,其聖之叡廣也,其知之不疚 也。猶自謂未乂,故三年默以思道。既得道,猶不敢專 制,使以象旁求聖人。既得以為輔,又恐其荒失遺忘, 故使朝夕規誨箴諫,曰:「必交修余無余棄也。」今吾君 或者未及武丁,而惡規諫者,不亦難乎?齊桓、晉文皆 非嗣也,還軫諸侯,不敢淫逸,心類德音,以得有國。近 臣諫,遠臣謗,輿人誦,「以自誥也。是以其入也,四封不 備一同,而至于有畿田,以屬諸侯,至于今為令君,桓 文皆然。君不度憂于二令君,而欲自逸也,無乃不可 乎?《周詩》有之曰:『弗躬弗親,庶民弗信』。臣懼民之不信 君也,故不敢不言。不然,何急其以言取辠也?」王病之 曰:「子復語不糓,雖不能用,吾憖寘之于耳。」對曰:「賴君 之用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其又 以規為瑱也!」遂趨而退歸,杜門不出。七月,乃有《乾谿》 之亂,靈王死之。

吳人入楚,昭王出奔,濟于成臼,見藍尹亹,載其孥。王 曰:「載予。」對曰:「自先王莫隊其國,當君之世而亡之,君 之過也。」遂去王。王歸,又求見王,王欲執之。子西曰:「請 聽其辭,夫有其故。」王使謂之曰:「成臼之役而棄不穀, 今而敢來,何也?」對曰:「昔瓦唯長舊怨,以敗于柏舉,故 君及此。今又效之,無乃不可乎?臣避于成臼,以儆君 也。庶悛而更乎?今之敢見,觀君之德也。」曰:「庶懼而鑒 前惡乎?君若不鑒而長之?君實有國而不受,臣何有 于死?死在司敗矣,唯君圖之!」子西曰:「使復其位,以無 忘前敗。」王乃見之。

《說苑正諫篇》:楚昭王欲之荊臺游,司馬子綦進諫曰: 「荊臺之游,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獵山,下臨 方淮,其樂使人遺老而忘死。人君游者,盡以亡其國, 願大王勿往游焉。」王曰:「荊臺乃吾地也,有地而游之, 子何為絕我游乎?」怒而擊之。於是令尹子西駕安車 四馬,徑於殿下曰:「今日荊臺之游,不可不觀也。」王登 車而拊其背曰:「荊臺之游,與子共樂之矣。」步馬十里, 引轡而止曰:「臣不敢下車,願得有道,大王肯聽之乎?」 王曰:「第言之。」令尹子西曰:「臣聞之,為人臣而忠其君 者,爵祿不足以賞也;為人臣而諛其君者,刑罰不足 以誅也。若司馬子綦者忠臣也,若臣者諛臣也。願大 王殺臣之軀,罰臣之家,而祿司馬子」綦。王曰:「若我能 止聽公子,獨能禁我游耳。後世游之無有極時,奈何?」 令尹子西曰:「欲禁後世易耳。願大王山陵崩,陁為陵 於荊臺,未嘗有持鐘鼓管絃之樂而游於父之墓上 者也。」於是王還車,卒不游荊臺,令罷先置。孔子從魯 聞之曰:「美哉令尹子西!諫之於十里之前,而權之於 百世之後者也。」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 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 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 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 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 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 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 罷其兵。

吳王欲從民飲酒,伍子胥諫曰:「不可。昔白龍下清冷 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龍上訴天帝,天 帝曰:『魚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龍、天帝, 貴畜也;豫且,宋國賤臣也。白龍不化,《豫且》不射,令棄 萬乘之位,而從布衣之士飲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 矣』。」王乃止。

《孔叢子對魏王篇》:齊王行車裂之刑,群臣諍之,弗聽。 子高見于齊王曰:「聞君行車裂之刑,無道之刑也,而 君行之,臣竊以為下吏之過也。」王曰:「『寡人爾,民多犯 法,為法之輕也』。子高曰:『然,此誠君之盛意也。夫人含 五帝之性,有喜怒哀樂,喜怒哀樂,無過其節,節過則 毀于義。民多犯法,以法重無所措手足也。今天下悠 悠,士無定處,有德則住,無德則去,欲規霸王之業,與 眾大國為難,而行酷刑以懼遠近,國內之民將叛,四 方之士不至,此乃亡國之道。君之下吏不具以聞,徒 恐逆主意以為憂,不慮不諫之危亡,其所矜者小,所 喪者大,故曰下吏之過也』。」臣觀之,又非徒不諍而已 也,心知此事之為不可,將有非議在後則因曰:「『君忿 意實,然我諫諍,必有龍逢、比干之禍』。是為虛自居於 忠正之地,而闇推君主,使同於桀紂也。且夫為人臣, 見主非而不諍,以陷主於危亡,罪之大者也;人主疾 臣之弼己,而惡之,資臣以箕子、比干之忠,惑之大者 也。」齊王曰:「謹聞命。」遂除車裂之法焉